這些職場毒技巧,讓我的公司破產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這些職場毒技巧,讓我的公司破產了 職場 第1張

其實,雞湯都是好的,營養身心,問題在於需要看每個人的體質,中醫有雲:虛不受補,又講究辨證施藥,所以喝雞湯也要得法。

無論是參加培訓,請咨詢公司,還是向先進企業學習,對待先進經驗,不少主管習慣於拿來就用,甚至於為了簡化來用,完全不考慮背景、實力等等因素,最終這些管理真經,反而害了自己害了團隊。

01

管理真經一:優勝劣汰,末位淘汰。

這個聽著很正確,有助於激勵員工,鼓勵了優秀,淘汰了不合格員工,並且簡化了不合格員工的評價方式,只要是末位,直接淘汰即可。

操作簡單,效果良好,看似是主管績效考核、崗位升降的法寶。

但實際了?看一下實際情況如何:

一是成為主管排擠非自己派系或者解雇得罪自己員工的借口。

某公司的市場部老張業績優秀,敢於直言,無意中得罪了主管。

主管強行把一些偏遠片區劃給了老張,到了年終,借口老張績效排在末位,將老張劃到了專門安置轉崗人員的後勤部門。老張一氣之下,辭職,公司也流失了不少優質客戶。

二是陷於平衡關係之中,主管和團隊成員都因為排序苦不堪言。

某公司,每季度要按照績效要求自我打分,主管打分,考核小組打分。但升級是有名額限制,有的部門一個升級名額都沒有,連續兩個季度末位,就會降薪,連續一年末位,就會被開除。

但實際上末位不一定不合適崗位要求,有的是因為任務分配、任務難度等等不同。考評結果出來以後,排在末位的一定會主動找主管談心;主管有的為避免給員工造成影響,盡量要避免連續排在末位的情況出現。

實際上該公司的主管和考評小組,處理的好的,提前和員工溝通好,然後把住重要環節:先排好順序,再打分;處理不好的,只知道悶頭打分,按分排序,考評結果一公布,員工內部分化,末位員工打上門來,鬧得雞飛狗跳。

無論好與不好,公司上下都對績效考核產生了反感、厭惡,可誰也不願意去反應,因為制度披著競爭的外衣,又是打著公平的旗號,有一些屬於人情人心的事情,和公司主管也無法開口。

時間長了,造成了各部門內部矛盾重重,效率低下。再加上部門間升降級的不平衡,部門間慢慢產生了隔閡。

三是因為末位淘汰,鬧上了法庭,因為其忽略崗位的特點,企業往往是處於劣勢。

這些職場毒技巧,讓我的公司破產了 職場 第2張

末位淘汰的不合理在於:淘汰的員工,不是因為無法承擔崗位工作,不是因為違反了公司法律法規,只是僅僅因為排名,而排名受限於很多因素,如前兩條的例子。

並且一味的末位淘汰,會造成用工成本升高,因為始終要用優秀的員工,而不是合適的員工,形成「大馬拉小車」,優秀的員工訴求必然高,排在第一的自然有升職加薪的需求,但企業位置有限,當滿足不了「大馬」的要求,「大馬」就成為了不穩定因素。

所以看似公平的「優勝劣汰,末位淘汰」,反而造成了嚴重的內耗。

正確的做法是什麼?是否升降,主要是根據企業的經營狀況,按崗位能力要求與業績完成情況來評價,基本原則是:

能崗相適,「大馬拉大車,小馬拉小車」,業績優秀能力突出的升職到更高要求的崗位,做更大的貢獻,拿更高的薪酬;業績合格能力適應的留職,業績差能力差的降級或調崗直至被裁。

02

管理真經二:薪酬設計,基本薪水+績效薪水,提高績效薪水占比,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

這個聽著更正確,體現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

但實際了?看一下實際是如何做的:

一是薪水總額不變,只是改變了比例,換湯不換藥。

原來基本薪水:績效薪水=4:3,現在基本薪水:績效薪水=3:4,實際沒有改變,績效完成的不好,還可以降低薪酬發放。

就如「朝三暮四」所講,早晨給猴子三個棗,晚上給猴子四個棗,猴子不滿意;改為早晨給猴子四個棗,晚上給猴子三個棗,猴子很高興。

真的把員工當猴耍了,其實員工不傻,這樣做,只是在員工心中產生了對企業的排斥。

二是績效部分過高,基本薪水無法保障員工甚至主管的基本生活需求。

某體制內企業,考察外企回來後,覺得外企的薪酬設計很先進,決定仿照推行,比例如下:

員工,基本薪水:績效薪水=6:4;拿年薪的主管,基本薪水:績效薪水=5:5。

此制度一執行,造成離職率上升,對於入職新畢業學生,每個月沒調整前稅後收入5000,沒調整之前基本可以拿到,調整之後,很難拿到40%的績效薪水,只能拿到3000,無法保障生活。

對於年薪主管,低一些的,沒調整前稅後收入月16000,調整之後,因為屬於年薪,每月只能拿到基本薪水部分,只能拿到8000。

而作為主管,年齡大致在30到40歲之間,刨去房貸、孩子報班、家庭開銷,一線城市根本不夠。

迫於生活保障,很多人不得不跳槽,而內部又缺乏對離職率的監管,企業的業務每況愈下。

三是一刀切,不考慮崗位特點,全員推行基本薪水+績效薪水,提高績效占比,對部分崗位產生了負面作用。

某公司,實施後,市場部業績有所上升,辦公室、經營部等部門指標不好確認,最終確定為一是與當期負責工作項目掛鉤,二是與公司營收指標掛鉤。

辦公室與經營部等管理部門意見很大,項目承攬、產品生產與銷售,他們並沒有這個職能,也無法決定這些指標,反而要有牽連。

收入只要降了,大家怨聲載道,帶著怨氣工作,嚴重影響了內部的辦功效率,形成了部門間互相指責、扯皮以及推諉。

正確的做法是什麼?按照企業內部組織架構與業務的特點,特別是薪酬的水平,來決定是否採用績效薪水,是否提高績效薪水的占比,基本原則應該是:

業務變動較大,受員工主動性影響大的崗位偏向績效收入;業務成熟,受員工主動性影響小的偏向固定收入。

03

管理真經三:讓主管做選擇題,而不是問答題!延伸出來的還有:讓主管做判斷題,而不是選擇題!

又是看的很美好,該做法,強調的是員工工作的主動性與周密性,能否站到主管的位置考慮問題,能否把問題考慮清楚,體現了員工的素質。

但實際了?看一下實際是如何做的:

一是成為主管懶政與推卸責任的理由。

有了任務讓下屬做,有了難題讓下屬解;出了問題,下屬的餿主意,完不成任務,下屬不得力。

某公司,決定開拓華南市場,市場部岑部長,叫來兩名助理,問該如何做?

李助理說派出精兵強將,多跑跑潛在客戶;趙助理考慮現有的市場維護,建議派出一名新來員工,先摸摸市場情況。

岑部長,讓兩名助理,分別按著自己的思路去完成工作。到了年底,部門述職時,開拓華南市場未見成效,一些老客戶出現了流失,岑部長把責任推給了兩名助理,進行了考核。

兩名助理很是不服氣,但是沒說什麼,從此,部門班子彼此間工作配合越來越困難。

二是逼得上進員工越級匯報,普通員工能拖就拖。

主管的簡單操作,不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資源,又推卸責任,員工不得不採取相應對策。

上面例子中,李助理從此在岑部長交待工作後,華南市場的開拓工作,除了和岑部長匯報,直接與主管市場的周副總匯報,提出協調趙助理的員工配合工作,並請周副總出面幫助與華南市場的重要客戶洽談。

從此,華南市場開發工作,周副總經常直接安排趙助理,而岑部長安排給趙助理的工作,經常被耽誤和忽略。

而趙助理,對於岑部長的工作,從此不發表意見,布置的工作,明確了內容和時間就完成,沒明確的就不做。

市場部的工作陷入了被動。

三是造成工作成本增加,資源浪費,效率低下,有的甚至出現方向性錯誤。

下屬為了讓主管滿意,給出兩個以上的方案,做出大量的準備工作,考慮主管有可能要問到什麼,反復思考,內部多次討論,多方征求意見,籌備工作做很長時間。

某公司計劃兼並一家上市公司,班子對於可行性拿不準,要求戰略部拿出方案。

戰略部郭部長為了拿出讓班子滿意的方案,聯繫證券公司、關係客戶以及產業園等關係,對多家公司進行了考察,涵蓋了上下遊與同類型公司,並對兼並流程進行了多次考察。

一個月過後,董事長問方案如何,戰略部郭部長說考察剛結束,起草匯報方案,簡要匯報了正在做的工作。

董事長聽完後,認為郭部長方案雖然很周全,但是有問題,兼並工作並不想大張旗鼓的開展,這樣操作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前期班子已經有兩到三家意向公司,直接考察,有意向後,再往下操作。

郭部長覺得自己很委屈。

正確的做法是什麼?不要動不動的要方案,要選擇題,要判斷題,管理要是如此簡單,是個人都能當主管,而不是優秀的人才能當主管。

主管的位置,決定了主管要承擔方向,承擔帶領,承擔壓力的責任和義務,決定了比普通員工有更多的權力和資源,所以需要自己思考和拍板的必須給出決策。

而員工,在自己的權力和職責範圍內,想方設法把工作完成好,就是優秀員工;想讓員工具備主管的素質,那就給員工機會,感受到主管掌握的資源和權力,經過鍛煉,自然就會具備主管的視野。

有句話說的好:屁股決定腦袋,想讓員工具備主管的素質,很簡單,讓他屁股坐到主管的位置,來接受考驗!

結語

很多管理真經看的很美好,因為你參加培訓,假如培訓師不讓你看到結果的美好,你就不會掏錢了;而交流中,介紹的企業經驗看著不那麼美好,就談不上先進經驗,你就不會去交流了。

管理真經的美好,是美好在大道理上,但要落到自己企業、自己部門,在執行過程中,不理解怎麼來的,往往容易走偏了,用個比喻來說:

你學到的真經,只是唐僧取回來的真經,他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你卻不知道,而你的九九八十一難很可能和唐僧經歷的不一樣。

所以管理真經雖然看的很美好,但最終需要經歷過自己的磨難,轉化為自己的管理真經,才是真正有用的真經!

否則,你只有看著他成了佛,但你卻依然是一介凡夫俗子!

這些職場毒技巧,讓我的公司破產了 職場 第3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