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本文授權轉載自看理想公眾號(ID: ikanlixiang)
「看理想,用文學與藝術,關懷時代的心智生活與公共價值。」
所有人都教你怎麼成功,但是有人教過你應該怎麼失敗麼?
而現在還真的出現了一個專門教人如何失敗的博物館——位於瑞典的「失敗博物館」。
失敗博物館收集了超過100個失敗產品,失敗博物館館長、臨床心理學博士
Samuel West建立這個博物館的原因是,他已經聽夠了千篇一律的成功故事:「成功的故事都是相似的,失敗的故事各有各的精彩。」
他希望這個博物館能喚起公眾對失敗的討論,讓更多人重新認識失敗這件事。
從微軟、Google,到高露潔、可口可樂,每一個公司都做出過影響世界的革命性產品,也留下過許多毫無用處、沒人買帳、徹底失敗的產品。
人滿為患的失敗博物館
而Samuel West想讓參觀者從這些極具娛樂性的失敗產品中明白:每一項技術革新都意味著冒險,但不是每一次冒險都能獲得好的結果。
失敗博物館的12件著名展品
01
平衡車
Self Balancing Scooters
在平衡車剛剛面世的時候,科技界的人士給予這個發明很大期待,許多人認為平衡車將革新人類的交通方式,讓便攜的通勤工具成為可能。
不幸的是,並沒有太多人願意花幾千塊錢成為一個只能在平地上快速行走的、隨時可能一頭栽下去的飛行極客。
02
哈雷摩托香水
在九十年代,傳奇摩托車品牌Harley-Davidson試圖抓住它的品牌死忠粉完成品牌轉型。
於是他們推出了這款香水,名叫「Hot Road」(熱辣公路),里面有木質香調和煙草的味道。
充滿了狂野氣息的廣告圖
但是在推出了哈雷摩托香水之後,連哈雷摩托最堅實的粉絲群都顯得不怎麼買帳——與香氛產品的低迷相比,同期推出的哈雷摩托冰酒器簡直算得上是銷售額爆棚。
後來,哈雷摩托公司終於想明白了它的擁躉,也就是廣大美利堅直男們並不會為自己購買這樣的香水,也就此打消了進軍香水市場的想法。
03
新可樂
1985年,可口可樂公司推出了創新產品「新可樂」(New Coke)——採用了比原版可樂更甜的配方,並停止生產原版可樂,試圖完成可樂口味的迭代。
在產品上市之後,可口可樂公司收到了超過40萬個投訴電話和投訴信件。因為原版可樂已經足夠甜了,加糖之後的版本讓許多嗜甜的人都無法接受。可口可樂公司不得不在幾個月之後宣布重啟原版可樂的生產線。
在1992年,改革之心不死的可口可樂公司又發布了換湯不換藥的新產品「可樂Ⅱ」(CokeⅡ),而可樂Ⅱ也沒有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於2002年正式停產。
04
Kin phone
微軟曾花費多年時間、砸了超過10億美元用於研發在2010年上市的Kin phone。
這款手機主要面向對社交網路有著狂熱愛好的年輕人,但它並不是一個智能機——你不能用它下載APP、上視頻網站或者玩遊戲。
甚至,就算是社交功能都十分有限:這台手機僅支持上傳照片到Myspace,連Twitter都不在它的支持範圍之內。
在上市兩個月之後,Kin phone被正式宣告停產,曾有傳言說這兩個月內Kin phone只售出了不到500台。
05
女士專用圓珠筆
2011年,著名圓珠筆生產商比克公司(BIC)推出了一款主打女性市場、名為「女士專用筆(Bic for Her)」的產品。
這款圓珠筆雖然筆芯還是藍黑兩色,但是擁有亮閃閃的、非常粉嫩的外殼,並號稱更加契合女士的手掌形狀,售價是普通圓珠筆的兩倍。
這款產品在發售之初銷量低迷、無人問津,後來有記者發現「女士專用筆」的英國亞馬遜銷售頁面下面,竟然充滿了女士們對這款產品長達數頁、精彩紛呈的嘲諷發言,從而展開了專題報導,「女士專用筆」就此在國際上一炮而紅,成為後人談及女性權益時必講的經典反面案例。
06
倔強的SONY錄像機
1975年,SONY公司推出了那個年代的革命性錄像機Betamax。但是盡管Betamax有著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和全新的制式,還是被JVC公司同期推出的VHS錄像機占領了市場。
相比Betamax的專業性,VHS錄像機有著更輕便的機身、更便宜的價格和更長的播放時間,成為了更多消費者的首選。
在1984年,40家公司聯合起來支持VHS格式。而同時,支持Betamax的只有12家。
Betamax的失敗已經成為一種經典的市場銷售案例。有一個口語化的用語 “to Betamax” 表示這種情形:一種具獨占性的科技,在對手格式允許多家廠商合作的情況下遭遇壓倒性的失敗。
雖然Betamax在八十年代初期就基本被市場所淘汰,SONY公司直到2002年還在堅持生產這款機器,而其配套的錄像帶直到2016年才被宣布停產。
07
發推專用機
如果你在2009年想要擁有一個能且只能隨時隨地發推的手機,可以考慮一下由Peek公司推出的Twitter Peek手機,也就是傳說中的發推專用機。
這款手機售價100美元,除此之外用戶還需要每個月繳納8美元的移動互聯網使用費。
你可以用Twitter Peek隨時隨地閱讀推文——而且在主頁看不到完整的140字正文,只能看到20字的預覽、查看推特上的圖片、點擊進入純文本格式的網站或者管理粉絲。
Peek公司的CEO認為有一部分人群不願意花太多錢去買一個智慧型手機,但是依然有隨時隨地發推的需求,這部分人就是Twitter Peek手機的目標人群。
但是這部分人到底有多少呢?市場的回答是:「幾乎沒有」。在2012年,Twitter Peek手機最終宣布全線停產。
08
高露潔速凍食品
在80年代,高露潔曾經推出過一款速凍晚餐,鼓勵人們先吃一頓高露潔牌的晚餐,然後再用同品牌的牙刷刷牙。
Samuel West簡單地總結了這次失敗案例:「失敗的品牌拓展。」
09
Google眼鏡
Google眼鏡一度被認為是一個和會和iPhone手機一樣開啟新時代的科技裝置,但是當科技愛好者和記者們把這個產品搶購回家之後,就發現一切只是美好的願景。
現在看來,在2012年就推出Google眼鏡是在過於草率——在很多beta版本的測試數據還沒來得及反饋、很多應有的功能也還沒來得及加上的情況下,Google公司就發售了這款產品。
而這個舉動也直接導致了巨大的反噬:網上惡評如潮,許多用戶都評論Google眼鏡為「這個時代最差的電子產品」,這使得Google公司不得不在2015年停止了Google眼鏡的生產。
10
牛頓平板電腦
牛頓平板電腦(The Newton MessagePad)是蘋果公司生產的世界上第一個掌上電腦。
在1993年它剛剛上市的時候,蘋果公司宣稱它擁有堪稱完美的手寫識別技術——後來被證明這句誇獎實在是過譽了。
大多數時候,這台價值700美元的掌上電腦都完全看不懂你在寫什麼,想要記錄辦公內容,還是5美元的筆記本來得更靠譜一點。
由於牛頓平板電腦的銷量實在是慘不忍睹,在1997年,喬布斯重回蘋果之後做的一個重大舉措就是徹底地謀殺掉了這款性價比超低的產品。
但這款異常粗糙的掌上電腦卻為 iPhone、iPad 的誕生埋下了伏筆。
11
掃描……貓?
這個光是外形就讓人一頭霧水的失敗產品叫做CueCat,是在2000年左右上市的、可以連接電腦的條形碼掃描器。
它的理念是希望通過掃描條碼(比如雜誌內頁的條形碼)從而做到無需輸入網址就可以跳轉到一個網站上。
雖然現在的二維碼技術里面能多多少少看到這個產品的影子,但是當時大部分消費者都覺得這款產品毫無用處。
12
電擊面罩
這款電擊面罩(The Rejuvenique facial mask)可能是最早的家用美容儀器之一,它的原理是在面罩內側的金屬點上產生微小的電流,電流會讓佩戴者臉部肌肉收縮,起到緊致提亮的效果。
這個面罩一開始是作為美容儀器發售的,但是因為它涉嫌影響人體正常功能,被認為應該歸類為醫療器材,還收到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警告信。
不過,就算沒有這封警告信,也很難想像當時會有人願意購買如此可怕的美容儀器。
Samuel West說過:「世界上有 80%~90% 的創新產品都以失敗告終,從此,人們再也看不見它們的蹤影,也不會再談起它們了。如果說這些失敗的創新產品還有什麼價值,那就是我們可以向它們學習。」
失敗博物館的意義可能就是讓我們能夠大膽地展示出自己的失敗,並引導大眾用更加積極和健康的心態來面對那些失敗的產品。
而這個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心理學家Rebecca Ribbing在一次ted演講上這樣解釋建立失敗博物館的初衷:
現在的整個社會都太執著於成功這件事,我們把「成功」看做一個人的終極目標,並認為失敗是一件羞於啟齒的事情。
為什麼很多時候,失敗都是一個諱莫如深的話題?因為人們對失敗的下意識反應就是尷尬、後悔、遮掩。
但是我們又有多少幾率能把所有事情一次性做對呢?大眾的認知里是不是過分拔高了成功又過於貶低了失敗?失敗就是完全沒有意義的一件事了嗎?
在過去的很多年里,失敗的意義被世界所誤解,失敗博物館則倡導人們重新認識並欣賞失敗——不只是絕望和沮喪,更是絕佳的學習機會。
失敗博物館的留言牆
這個時代,太多人在強調進取和冒險精神,但是很少有人教大家應該如何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從而取得進步。
這個世界上,人們有太多種方式失敗,其中的一些方式是如此富有意義、值得紀念,以至於失敗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希望來參觀的遊客能夠了解這些失敗產品的詳細信息和失敗的前因後果,從而懂得失敗是一切事物進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件事,不值得恐懼,也不值得難過。
要知道,失敗才是這個世界的常態,認清失敗的價值,也不枉你白白失敗一次。
今天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不在於技能,而在於心性【聯想之星Think King】
這11個足以改變生活的想法,讓1000萬讀者為之點讚【聯想之星Think 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