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只有中國沒有沒落?或許這個「圓」正是答案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本文由了望智庫(zhczyj)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ID:tsinghuaiccs),作者:文揚,歡迎您關注他們!

改革開放時期與中國以往的歷史發展脈絡到底有著怎樣的關係?改革開放的能量源泉究竟來自哪里?

庫叔今天就推薦一篇演講,供各位讀者參考分析。

英國地理學家、地緣政治學家哈·麥金德在其著作《歷史的地理樞紐》里有這樣一句話:

「一個特定時刻的歷史進程,不論是政治、社會或人類活動的其他方面,不僅是環境,而且也是以前所有取得動量的產物。」

這句話和我今天的主題非常貼合。改革開放40年的經濟起飛,也可視為是漫長中華歷史的延長線上一個新的階段。雖然體現為一個成功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過程,但也是特定的歷史和自然環境孕育而成的一個結果。我想解釋的是,改革開放的短短四十年可以在5000年的歷史當中尋找它最初的動量——對今天一直都有所貢獻的動量。就像麥金德所說的,每一個歷史進程總是不斷貢獻著一些動量、動能,最後終於在這40年里,把歷史上這些有利的因素都調動起來了。

1

「北宋圓」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只有中國沒有沒落?或許這個「圓」正是答案 歷史 第1張

圖1 人口與GDP變形圖

圖1是依據人口和GDP畫的中國地圖變形圖,在這兩個圖里我畫了兩個圓圈,北部從河北省的中部切過去,西北部從山西省中部切過來,南部沿黔滇邊界向南,與北宋時期的邊界非常一致,因為北宋與遼邊界在北部就是今天的白溝到山西朔州雁門關這一線。今天,我們來關注這個圓,看看為什麼這個圓形區域這麼特殊。

這個圓圈,是中國最肥沃的土地,而且,從中國最早的國家版圖形成之後,這一格局一直延續至今。

秦最早分天下36郡,郡設守、尉、監,到秦末期有48個郡,版圖往北到遼西一帶,往南還比歷史好多時期更大一些;魏晉南北朝早期、西晉版圖也是這一塊;北宋的版圖就是一個非常圓的一個版圖,都與圖1的圓圈非常一致。明朝早期版圖是比較大的,後來像東北這些地方都丟了,在一段時間里也是一個近乎圓形的版圖。這個圓形區域,我有一個命名,叫「北宋圓」。

這個「北宋圓」實際上是從圓心的部分逐步擴大而成的。周成王時有一句話「餘其宅茲中國」,當時理解的「中國」是一個地理文化的中心,不是政治體的概念。《周禮·王制》:

「凡四海之內九州,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國三十,七十里之國六十,五十里之國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國…」

就表現出圓形。而《禹貢》的

「令天子之國以外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綏服…五百里要服…五百里荒服…」,

就是一圈一圈往外的地理概念。這種地理和文化觀念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是找不到的。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只有中國沒有沒落?或許這個「圓」正是答案 歷史 第2張

圖2 2014年NASA衛星圖示

圖2是2014年NASA衛星拍攝的圖片,最初是為了測量碳排放,也體現了植物表面對光的反射。從這張圖也可以看出我們的這個近乎圓形的區域。歐洲的顏色比較淡,它是很晚才開始有了連續農業。再往南近乎黃色的地方,由於氣候問題等各方面問題,不是一個適合連續農業的區域,所以沒有發展出連續發展的農業文明。這張衛星圖片說明,直到今天人們仍然能夠辨識出這個圓形區域——我們可以一直追溯到文明發生之前,從植物的分布看到中國這一塊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區域。

2

「天下」型定居文明與「天治主義」


孔飛力在《中國現代國家的起源》書中有一個重要的發問:在何種意義上,中國現代國家的形成是一種「中國的過程」?有一種理論,總是說我們的現代化是一個被西方1840年船堅炮利給打出來的,大家按照刺激-反應的模式來理解。其做到在很多學者,包括美國一些漢學家,越來越傾向於其實本身存在著一個中國自己的過程。賈·戴蒙德在《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書中提到,

「現代中國的最肥沃地區於公元前221年第一次在政治上統一起來,並從那時以來的大部分時間里一直維持著這個局面。」

他也觀察到中國有一個最肥沃的地區,從秦朝時形成的最早的國家版圖之後一直維持這個局面直到現在。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只有中國沒有沒落?或許這個「圓」正是答案 歷史 第3張

圖3 亞歐大陸農業帶分布圖

圖3解釋了中國從黃河中下遊發展起來的連續農業帶,然後到南方,A\B是先後的意思。在印度和地中海地區都有不同面積的連續農業地帶,但沒有像我們這樣一個連片的、面積很大的區域,而是分散的,一些小塊的區域,而「轉農」的意思是很晚才開始的農業革命。整個歐亞大陸中心地帶主要是遊牧文明,而不是定居文明,再往北邊就是凍土帶,西伯利亞森林地帶,中國的東北也是很晚才開始有連續文明農業的。

1915年英國地理學家詹姆斯·費爾格里夫(James Firegrieve)寫過一本書叫《地理與世界霸權》(Geography and World Power)他用等比例尺對比了黃河、渭河流域和埃及尼羅河,從比較中可以看出黃河中下遊一帶的面積之大。黃泛區的面積也很大,黃河的多次改道也製造了一片非常肥沃的區域。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只有中國沒有沒落?或許這個「圓」正是答案 歷史 第4張

圖4 地中海重要的農業區域(公元1-2世紀)

如圖4,地中海連續的農業地帶大概可以分成10塊,合起來不到80萬平方公里,而中國在秦朝的時候已經有300多萬平方公里了。周朝時,北部已到遼寧西部,西邊到甘肅東部一帶,面積有兩百萬平方公里,是整個地中海其他幾個連續農業地帶的數倍。春秋時期,中國已湧現出了諸子百家,歐洲才剛有簡單的哈爾施塔特文明。戰國至秦漢時期,中國進入文明的第一個高峰,歐洲進入「拉坦諾文明」時期,但是當時的羅馬帝國和今天所說的歐洲文明不是一回事,應當歸為地中海文明。在湯因比《歷史研究》這本書里有一段專門講兩者之間的關係:

「好像從舊社會中的一根肋骨變了新社會的脊骨」。

在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下產生了一種「天治主義」思想,這個詞梁啟超用過,他認為諸子百家其實都是一種「天治主義」。「天」可以有秩序、可以有刑、可以有威,「天」還有歷數。道家認為人不用做事,「天」自動什麼都有了。儒家、法家會更進取一些,墨家最極端,認為人只要相互之間不爭鬥,兼愛就什麼都有了。可以想像,這種政治哲學思想在中東沙漠里是很難發展的,而只能在自然地理環境非常好,早期農業革命非常成功,物產豐富到短時間內就會出現很繁榮的局面的地區才可能產生。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曰:「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對比世界歷史進程中的其他文明,找不到第二個地方會產生《論語·子路》這段話。冉有拉著孔子走到了當時的衛國,「既庶矣。又何加焉」?這麼多人了還要怎麼樣呢?孔子說「富之」,想讓他們富就可以讓他們富。

而中東地區,在「共同體」結成之前,社會交往方式往往只有兩種:搶劫和復仇。兩個駱駝隊相遇了不是你搶了我,就是我搶了你,因為沒有別的生活資料,我不搶你我就餓死了,敗了就復仇,下次遇到再搶。因此,在這些地區,伊斯蘭教的產生實際上是進步的,終於能夠讓這一地區的所有部落打破各部落之間血緣關係,建立了一種共同體,統一臣服於「真主」,這與因自然地理環境優勢而形成的政治文化完全不同。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只有中國沒有沒落?或許這個「圓」正是答案 歷史 第5張

圖5 印度地理環境與軍事防線示意圖

從地理上看,印度也有一個很肥沃的地區,非常適合發展連續農業。我們觀察圖5,歷史上曾經當做當作軍事防線的這些地帶,粗的線就是近乎永久性的軍事防禦地帶,比較細的線有的時候是軍事防禦地帶,有的時候不是,就是表示曾經是某個地區的軍事前線。在印度的西北部,有一個開伯爾山口,每一次異族入侵幾乎都是從這里進來,印度次大陸的不同王國只能建防線來防禦一撥接一撥的入侵,從來沒有形成像「北宋圓」這樣的有一個中心有四周的圓形區域。如果印度也有這樣一個強勢的早期文明的話,它很可能也會在開伯爾山口修建長城,那麼歷史就會完全不一樣了。所以印度始終都是一個囊括很多不同民族、不同種族、不同文化的四分五裂的國土。

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講:

印度對於事物的見解是一種「普遍的泛神論」,但是是一種「想像」的泛神論,而不是「思想」的泛神論…所以每一件東西——日、月、星辰、恒河、印度河、野獸、花朵——每件東西對於它都是神。在這種神聖性之中,有限的東西便喪失了存在和穩固性,所有的理智也因此消失了。

直到今天,我們當中的很多人都很難理解印度教為什麼有那麼多神。

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里專門比較了為什麼印度沒有發展出像中國這樣的政治秩序:

「(中國和印度)政體的性質可以說相差十萬八千里」,「孔雀王朝…政府用人完全是家族式的,受種姓制度的嚴格限制。…據我們所知,孔雀王朝也沒有統一度量衡,也沒有在管轄地區統一語言。…孔雀王朝的終止導致帝國分崩離析,分割成數百個政治體,很多尚處在國家之前的層次。」

孔雀王朝阿育王時期也基本統一了印度大部分的領土,但是他沒有建立和發展出像秦始皇時期那樣的真正的國家政體,因而,始終沒有跟中國在同一個發展軌道上。

這兩個人關於印度的描述至今仍然是具有意義的。

3

中國歷史上的基本經濟區轉移


巴菲爾德在《危險的邊疆》這本書里面講到

「遊牧民族的統一與中原的統一幾乎同時完成,這並不是一種巧合。同樣,中原經濟的衰敗及其分裂本不會影響草原,卻對草原產生了直接影響。」

實際上很多研究中亞、內亞遊牧帝國的學者,包括法國人格魯塞寫的《草原帝國》,都發現了這個現象。中原王朝統一強盛的時期恰恰也是草原統一的時期,中原衰敗了分裂了,草原也同時衰敗、分裂,雙方是一個共生的關係。從秦漢時期開始,只有中原強盛了,草原才有條件統一強盛起來,草原總是通過向中原索貢敲詐獲得財富和發展。而中原總是處在這樣一個困境當中:到底是進攻,是防禦,是讓它進來內附,還是前出漠北去擊破?

所以我們怎麼來理解我們的歷史?在我看來,這一演化進程可以用中原國家和草原帝國各自的生產力、軍事力、貿易力、文化力四種力的互動與消長進行描述。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只有中國沒有沒落?或許這個「圓」正是答案 歷史 第6張

圖6 冀朝鼎:基本經濟區的5次轉移,作者根據書中內容繪制

經濟學家冀朝鼎在他的《中國歷史上的基本經濟區》書中揭示了中國主要基本經濟區的幾次轉移。戰國秦漢時期,經濟重心一直在北方,在三國時期有三個基本經濟區;但是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這種情況開始發生變化。如果單純從經濟地理角度講,北方的四分五裂反而是進步的,由於戰亂,大批中原人不得不向南逃,客觀上帶動了南方的經濟發展。隋唐時再次大一統,經濟區擴大;五代宋遼金時北方胡人南下,中原南移,基本經濟區進一步向南移;元明清時北方和南方分成兩個經濟區,所以有大運河的漕運,把南方的經濟產出運輸到北方來。如圖6。這本書里面有句話可以當作理解中國歷史的一把鑰匙:

「占優勢的經濟區一旦確定,控制了基本經濟區的首領,就獲得了優越的物質利益,而勝過與之競爭的其他集團,最後把國家統一起來。」

第一種情況,軍事力中心與生產力中心在中原重合。秦漢時期,以中原或者說我所說的「北宋圓」為中心,軍事力和生產力合一,建立了大一統的國家。第二種情況,軍事力中心在北方,生產力中心在中原。南北分裂時期,北方的軍事力強於南方,南方純粹蛻變為生產力中心。誰控制了這個中心誰就有可能重建一個帝國,宋遼時期和魏晉時期都是這樣。第三種情況,軍事力中心與生產力中心在帝國中重合。唐代、蒙元、清代均是如此,利用「北宋圓」這個生產力中心來獲得了充分的財力、物力,支撐起一個帝國的政治架構。第四種情況,軍事力中心圍繞生產力中心環立,多個軍事力中心出現了。明朝以及隋朝後期基本是這個情況。

韓茂莉教授在《中國歷史地理十五講》(2015)把歷史分成三個階段:如果說中國疆域擴展經歷了黃河與長江流域兩大農耕區的聯合、以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為基點的疆域伸縮、突破北方農牧交錯帶三個階段,那麼第三階段幾乎決定了泱泱大國的基本版圖。

研究中國歷史上的GDP時即可發現,在軍事力和生產力重合時期,國家的GDP就是增長的,因為它平衡了。而GDP不增長有兩種情況:一是種南北分裂戰亂頻生;一種是軍事力環立,國家不得不用財政的很大一部分來用於養兵。

4

人口密度與經濟增長


「只有當人口相對於定居的土地達到一定的密度時,更有效的資源利用體制和生產體制才變得可行。……農業強度增大的過程是人口增長刺激的結果。」

這是義大利人馬·利維巴茨在《世界人口簡史》里面講的。這個觀點和馬爾薩斯的觀點完全不同,實際上人口必須達到一定的密度,經濟才有可能更快發展。我們用這個觀點來理解圖8描述的中國歷史上的人口增長情況,大概在清代中期有一次人口的陡升。關於這一階段人口增長的原因學者們做過很多的解釋,我傾向於這些因素都起作用了,包括美洲新作物番薯、馬鈴薯、玉米等的引進,包括版圖的擴大,以及「和平紅利」,還有清朝的「攤丁入畝」等等政策的實施。在乾隆末年人口已達3億,突破歷史上最高人口上限,到道光十四年1834年已經到4億了,從3億到4億才短短的40年時間。

如果說人口與經濟的關係是一個至關重要因素的話,我們經濟起飛的人口底子應該在乾隆道光年間打下的。

剛才我講了,從周朝開始形成中國的概念,中華人民共和國現代主權國家居然把清代的版圖大部分繼承下來,這應該是毛澤東這一代共產黨人偉大的歷史功績。孫中山最早要求「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他理解的中華就是明王朝長城以南的區域,不包括東北、蒙古、新疆、西藏。

胡煥庸1934年那篇論文最後有一句話

「其多、寡之懸殊,有如此者?」

他有一個驚嘆,說居然在64%的土地上,只有4%的人口,而另外36%的土地上有96%的人口,他說「多寡之懸殊」居然是這樣的。其實如果從明清看過來,那時的人口分布已經算是很均衡了,原來沒有多少人的東北地區已經有幾千萬人了。在廣泛分布之後他才發現的這條線。今天,我們的現代化到這個程度,修了這麼多高速鐵路、公路,但是人口密度的分布改變並不大,主要人口還是集中在胡煥庸線東面這一塊。

當人口達到4億以後大量人口從農業轉入非農經濟,這也為手工業和早期工業起飛奠定了人口基礎,商業、貿易這些方面都開始發達起來。還有一點就是遊民,大家知道歷史上王朝的覆滅往往是遊民導致的。人口增長過多,土地兼並過烈,造成了大量失地遊民,結果盜賊蜂起,天下皆反。但是我們看我們新中國的建國歷史,遊民的貢獻卻是巨大的,必不可少。大家去讀毛澤東《井岡山鬥爭》里面有一句話,他說「紅軍成分,一部是工人、農民,一部是遊民無產者。遊民成分太多,當然不好。但因天天在戰鬥,傷亡又大,遊民分子卻有戰鬥力,能找到遊民補充已屬不易。在此種情形下,只有加緊政治訓練的一法。」共產黨的辦法是改造遊民,把遊民改造成職業的革命者,為建國貢獻力量。

鴉片戰爭以後開埠通商,出口從1882年到1931年也增長到12倍、13倍。這再次說明,只要有一段和平的時期,有開放的貿易,中國的經濟增長馬上就起來了,可見這塊圓形的區域對於經濟的貢獻。

5

當海洋帝國的邊疆出現


新中國繼承了清代大部分版圖,前三十年在這一超大版圖範圍內做到了現代國家的國家建構並建立了強大的國防。穩定的政治-軍事環境加上良好的經濟地理環境,使新中國具備了成為世界最大生產基地並形成世界最大生產力的巨大潛力。

中國的現代化有一些自己的條件:世界最大定居文明、最大生產基地,連續的農業文明、發達的手工業,草原帝國版圖和海洋的連接,清中葉人口的翻番、遊動人口劇增,從中原-草原到中原-海洋的轉化,人口的全空間分布,生產基地的工業化轉型,工業化先進地區的建立,工業化的全版圖布局等等。這些條件都在同程度上為改革開放40年這一次驚人的經濟騰飛奠定了、創造了條件。

中國在歷史上一直有陸防、海防之分。草原和中原之間有一個交錯線,大約是400毫米降水線,也就是長城沿線。明代以後在東南部又出現了第二條線就是海洋線,海洋的戰略意義越來越大,歷史上的「北宋圓」開始跟海洋有了互動。施展在《樞紐》這本書中將其稱為「秩序的創生力」所在地,試圖解釋這兩條線到底是什麼關係。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只有中國沒有沒落?或許這個「圓」正是答案 歷史 第7張

圖7 歷史上各個朝代的路防與海防

圖7描繪了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的陸防和海防情況。明朝有多個軍事力中心環伺,軍事力、生產力在中原這個圓當中重合,但是國力仍然是萎縮的,無法擴張出去。清朝解決了這個問題,並建立了一個草原和中原四力合一的大帝國。

從日本得到的資料顯示,康熙年間,中國與長崎之間商船往來曾經達到數千艘,那個時候東亞的海上貿易是存在的。但是一旦海洋成為了威脅之後就會閉關,就會萎縮下來。1840年以後帝國主義列強大規模入侵,但是海洋方面實施開埠通商因而實際是暢通的,當時經濟是發展的。民國時期經濟有過兩次黃金十年,但是最後還是被日本入侵打斷。新中國成立的前30年,我們把海洋認為是威脅,覺得帝國主義的侵略隨時會發生。改革開放之後恢復了開埠通商,海洋再次成為了貿易通路,安全問題只剩下台灣問題,但這已經不是大問題。我們的軍事能力上來了,所以這個圓也擴大了。

所以這樣看下來,一直存在一個沿海與內地之間的交替。從清末五口通商開埠開始,是海洋方向的開放。到了1949年建國以後,內陸有一個「156項工程」的分布,因為這個時候我們考慮到海洋方向是一個威脅,所以都是往內地分布。1964年開始的大三線建設完全是防禦態勢,收縮到內地,應對可能到來的全面戰爭,北方也是防禦,沿海也是防禦。然後1978年以後改革開放,再一次把海洋方向開放了。後來「十二五」期間又有一個西部大開發再一次開發內地。現在我們終於可以把海洋和內地一體考慮了,出現了三縱兩橫、幾個經濟帶這些東西,全領土的規劃都出來了。

6

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地理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再次做到了歷史上多次出現過的「四力合一」,經濟潛力得以充分釋放,借助於自由開放的全球化體系,做到了震驚世界的經濟增長。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發展,中國的經濟地理環境也在出現新的變化。

最後以溫鐵軍教授在《改革開放40年「三農」問題的演進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的一段話作為結束:

「中國文明本質上是具有生態文明內涵的農耕文明,由大陸氣候和地理所決定的生存文化內在的差異性、多樣性,在經濟、政治、文化乃至於精神信仰方方面面都有表現,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擁有多樣性的生存方式,包括社會方式、經濟方式、文化方式,天然的具有生態文明的內涵,如果按照中國文明自身的歷史變遷軌跡,不會有那麼激進的工業化、城市化。」

謝謝大家。

本文來源:了望智庫

作者:文揚

:本公眾號轉載文章僅用於分享,不用於任何商業用途。如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後台聯絡授權或議定合作,我們會按照版權法規定第一時間為您妥善處理。

————————————

微信編輯:竹書流年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只有中國沒有沒落?或許這個「圓」正是答案 歷史 第8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