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於太空】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 是太空文化產業的使命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作者 | 李剛 農燕

【葬於太空】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 是航天文化產業的使命

人類總是希望至愛親朋永遠不要離開自己,也因此而發展出了無數詩歌、故事和其他藝術形式。衛星或許是其中最新的一種——

12月4日,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在剛剛完成的發射中,用獵鷹九號火箭把64顆小衛星送進了太空。如果僅僅從衛星數量來評價,這是美國歷史上一箭多星發射數量最多的一次。然而,媒體的焦點,似乎都集中在該次發射的另外一個任務上:100位親人將他們的至愛,以特殊的方式,隨著這次發射送入了太空,並且將圍繞地球運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葬於太空】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 是航天文化產業的使命

【葬於太空】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 是航天文化產業的使命

【葬於太空】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 是航天文化產業的使命

【葬於太空】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 是航天文化產業的使命

這是一次帶有一點浪漫主義色彩的葬禮,而這並不是馬斯克本人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業務。真正提供這項服務的是一家叫做「極樂太空」的公司。這家公司用獵鷹九號發射的,是一顆叫做「極樂衛星2號」的立方星。僅僅從太空技術的角度來看,這顆衛星並不具備傳統意義上的衛星功能(無論科學實驗還是業務應用功能都不具備,然而它為用戶所提供的是一種情感上的服務。

在新聞報導中就提及了這樣一位享年36歲的太空迷。他一生熱愛太空,多次前往發射場觀看和拍攝太空器升空的場景。他去世之後,家人遵從他的遺願,用2500美元的價格購買了「極樂太空」公司的服務,幫助這位太空迷以另一種形式「圓夢太空」。

【葬於太空】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 是航天文化產業的使命

親友可通過軟件實時追蹤衛星的位置

「極樂太空」公司為用戶們描繪了一幅充滿浪漫主義情懷的場景:自己的親人化作星辰,過一段時間就會重新造訪。當人們根據星歷表仰望天空,會感到「那里有我的親人,在俯視大地」。人類總是希望至愛親朋永遠不要離開自己,也因此而發展出了無數詩歌、故事和其他藝術形式。衛星或許是其中最新的一種。這些形式總體來說可以歸納為「文化」兩個字。這就不得不讓我們重新思考太空文化產業的內涵與外延。

文化產業的意義,在於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這是一種寬泛而變化多端的需求。太空活動的特質可以服務於其中的很多方面:遠見、智慧、勇氣、堅韌、探索精神、獻身精神、神秘感、幻想和浪漫主義。當大太空時代和星際移民時代到來,太空活動又將為「思念」這種情感增添新的內涵。

很顯然,現有的太空文化產品並不能充分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哪怕在商業太空活動和文化產業高度發達的美國也是如此。雖然在美國誕生了大量太空主題的影視作品、科幻作品、紀實文學和電子遊戲。但多數追求感官刺激,少數則進行了過於深沉的哲學探究,直接服務於個人情感需求的定制化產品幾乎沒有。因此,「極樂太空」公司算得上是這個領域的先行者。在其他地區的市場上——包括中國——這種供需之間的缺口就更大。

因此,有志於商業太空的人們,確實應當更加深刻地認識太空文化產業,認識太空產品、太空服務與消費者需求之間的空隙。普羅大眾對太空和宇宙,對人類的空間探索活動有哪些情感上的需求呢,除了科幻電影、科幻小說、科幻電子遊戲之外,還有哪些形式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呢?

【葬於太空】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 是航天文化產業的使命

太空文化除了影視作品,還應該有更多方向

這就需要商業太空的從業人士們開展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把文化向型號科研活動延伸,發現工程技術中的文化特質和表現能力;另一方面更加深入地體會和提煉普通人的情感世界,了解他們對宇宙、對太空器、對各種太空活動的情感認識與需求。兩方面的努力相結合,就有可能創造出新的太空文化服務內容和表現形式,形成大發展的增長點。

我們在這里提出一個未必能做到的創意作為參考:如果能用低軌道衛星向大氣層投射影像,在地面人們肉眼可及的天空中形成大型文字或圖案,供消費者用手機或其他方式定制,或許會提供一種新的表達形式,不但能讓求婚的青年男女們多擁有一種浪漫的表達方式,也能提供有效的公眾傳播手段。雖然這是一個腦洞大開的想法,但是如果真正確定想法後要落地時,總是可以找到解決方案的。

【葬於太空】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 是航天文化產業的使命

實際上,人類的文化藝術內容和情感表現形式,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演進的。從洞穴石壁上的繪畫到石刻,從竹簡到紙張和絹帛,從膠片到磁帶,再到各種數字記錄和播放工具,不但見證了人類在冶金、工具製造、紡織、機械、化工、光學、電子信息等領域的進步,也體現了人們在不斷探索未知世界、認識自身中產生的情感與思想,推動了文化產品、文化服務形式和內容的不斷進化。

那麼,太空技術的發展是不是也應當催生出具有獨特性和歷史必然性的文化藝術內容,及相應的表現形式呢?我們認為,答案應當是肯定的。而它的具體內容,應當由商業太空界的諸位——我們說的是所有人——從現在就開始用心發現和創造。在這里,我不得不再次提到宇宙人航空太空港,正在為這樣創造性的一切搭建平台,我們期待著看到業界源源不斷的創意和文化產出。

本文系《衛星與網路》原創,轉載及引用部分觀點至微信公眾號或其它新媒體平台、及網站,請在文首註明出處、公眾號ID及作者。感謝支持有態度的媒體!

未按照規範轉載及引用者,《衛星與網路》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編輯:楊艷、朝暉、林紫、娜娜

設計:鄭慧

原創文章轉載授權、轉載文章侵權、投稿、媒體合作等事宜,請加微信號:nongyan258766

結合SpaceX成功經驗及軍民融合大環境,看中國商業太空發展之路

2017年原創文章合輯(包含:「太空+」等七大專題;商業太空分析31篇;深度產業觀察27篇)

聯繫我們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