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導讀
當下,醫生治病救人的屬性正在被消減。
來源:「39深呼吸」微信號(ID:shenhuxi39)
作者:季媛媛
中國的醫生真的合格嗎?
11月30日,有外媒稱,中國並不缺少外科醫生,但很多年輕的外科醫生卻沒有機會,中國年輕醫生手術機會太少了!
許多人認為,這樣的觀點是在貶低中國醫生。在中國,不乏優秀、合格的醫生,他們有著高尚的職業操守、有著高超的實戰技術、有著勤懇的奉獻精神。
例如,中國現代婦產科學奠基人之一的林巧稚,其名言「我是中國人,我要和我的事業共存」至今仍激勵著青年醫學工作者投入臨床第一線;中國小兒外科創始人之一的張金哲,90多歲高齡仍然躬身臨床為小兒解決病痛惠及了無數患者家庭遠離病痛;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推動了中國醫學家不斷攀登世界科學高峰挽救更多病患。
中國首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屠呦呦|資料圖
優秀者總是少數。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中國人均擁有的外科醫生數量同其他中高收入國家相同,但是總體而言,中國外科醫生進行的手術比其他國家外科醫生少40%。
最近,在第21屆中國醫院院長年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樊代明直言:當下,醫生治病救人的屬性正在被消減。
怎樣才稱得上是「合格」的醫生?答案娓娓道來。
21年煎熬之路
醫學的特殊性,決定醫生這個職業的成長周期非常漫長。因為生命無價,只有經過最嚴格訓練的人,才有資格成為「生命的工程師」。
一個剛從高中畢業的學生,想要成為一名主任醫師,在一切都相對順利的情況下,大概需要21年。
其中包括,醫學生5年制學習,1年臨床試用期,5年住院醫師可以晉升主治醫師,5年主治醫師可以晉升副主任醫師,5年副主任醫師可以晉升主任醫師。
中美醫生晉升管道對比|資料圖
「當初,高中畢業我滿懷一腔熱血,報選了同濟(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本以為一切都會隨著自己的夢想順利進行,但如今我才發現,過去的想法實在過於天真。」來自江蘇蘇州的張茹在5年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後,並沒有像身邊的朋友一樣,選擇回老家的醫院做醫生,或者轉行去做公務員。而是選擇賭一把,在上海同濟醫院與無數從各地慕名而來的醫學生爭搶稀缺的錄取名額。
慶幸的是,張茹賭贏了。2016年年底,經過1年的臨床試用期,張茹如願進入自己所向往的醫院婦產科。然而還沒來得及慶祝,就立馬進入了工作狀態。
此後每天巨大的工作強度,都讓張茹像旋轉不停的陀螺,絲毫沒有松懈的可能。開不完的工作會,寫不完的學術論文,做不完的手術,應接不暇的突發狀況……神經每分每秒都在緊繃狀態。在重壓下的張茹,有時也會後悔進入這一行。
雖然她也考慮過放棄,轉行去做其他輕鬆的工作,但轉念想想,5年的學習生涯她不想就此浪費,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走入另一個台階,慢慢地晉升到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這條路很長,也很難。
美國暢銷書《阿圖醫生》作者醫生阿圖•葛文德曾寫道:
為了當上一名醫生,你得經過不曉得多少年的準備,如同身處一條漫長而黑暗的隧道……終於有一天,你發現自己到達了隧道的終點,在那兒有人跟你握手,還給了你一份工作,你自然是激動不已。
在書的第二季,阿圖•葛文德記錄了與醫學相關的很多禁忌的話題|資料圖
雖然隧道中的日子很難熬,但張茹相信這一天終會來到。
不合理考核成絆腳石
張茹的夢想是美好的,但是面對現實,哪怕醫生們經歷了漫長的「煎熬」,有時也不一定能獲得社會的尊重,更無法被稱為「合格的醫生」。
大陸擁有著龐大的醫師隊伍。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衛生人員總數達1174.9萬,其中衛生技術人員898.8萬,執業(助理)醫師339萬。40年來,大陸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人才基礎不斷夯實。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2.44人,每萬人口全科醫生達1.82人,每萬人口公共衛生人員達6.28人。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曾公開直言,大陸雖然有龐大的醫師隊伍,但質量卻參差不齊,「含金量」不高。其中的原因則是與醫生的培養、成長歷程密不可分。
樊代明院士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在他看來,目前醫學正面臨著專業過度分化、專科過度細化、醫學知識碎片化等問題。而因此所帶來的弊病也是不容小覷。由此導致,醫生無法做該做的事,做正確的選擇。
合格醫生在成長中會有無數的「絆腳石」。具體有哪些?
「首先,目前中國的醫生致力於發表大量的論文,這導致無數SCI(科學引文索引)論文的誕生。但可悲的是,其中只有3%的論文具有參考價值。」樊代明介紹,有人曾統計,早年SCI論文101篇,十年以後只有一篇半有用。
對此,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院士認為,其實醫生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就必須做研究。但研究不一定是論文,可以是患者。「如果你是一個村醫,你可以研究村里得什麼病的村民多,什麼季節什麼病高發,吃什麼對健康好。」王辰說。
這就好比過去,張仲景雖然不寫論文,但也會出書。因專心研究醫學,撰寫醫書,到建安十五年,張仲景終於寫成了劃時代的臨床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為大陸中醫病因學說和方劑學說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後來該書被奉為「方書之祖」,張仲景也被譽為「經方大師」。
但目前,能達成這一成效幾乎是不可能。某醫院主任醫師楊琦告訴小編,醫生是一個吃力的職業,每天不僅要看門診、查房、做手術、開會、還要進行學術研究。強大的工作量導致論文質量也是直線下降。
醫生連續10小時手術,在手術室踏腳凳上睡著|資料圖
此外,醫生的論文更多不在社會成效,而是為了職業晉升。事實也是如此,一項包含1928份有效問卷的調查顯示,824名醫生表示,醫院晉升高級職稱和副高級職稱必須有SCI論文;而晉升高級職稱,85%以上都要求有2篇及以上SCI,要求有5篇以上的達到29.21%。
與此同時,高校所做的醫院排名也會成為醫生紮堆論文的一大重要原因。據公開資料顯示,醫院百強榜單排名的評審標準中,學科建設和臨床能力在計分、計算時的權重達80%,科研成果權重為20%。
為此,業內更有人士放言:做一千台手術不如發一篇SCI論文。
就在去年,發生了令人震驚的107篇論文撤稿事件|頭條新聞微博截圖
「醫院進入百強榜單會成為醫院主管政績的一部分,而為了能讓進入醫院百強榜,醫院主管都會對我們這些醫生的論文以及科研成果進行考核,這讓我們不得不花一大部分的時間投入其中。」楊琦已經不記得多少次曾經因為論文而通宵熬夜。她希望,有那麼一天自己只需投入到疾病治療中,再無其他精力的分散。
醫學以發表論文作為前進的標誌或者是結果,不知道是從什麼開始,也不知道何時為終。
醫學容不得半點虛假
在面對不得已而為之的論文考核時,醫生往往是被動接受者,而在面對用藥這一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事情時,當下,中國的醫生依舊無法做好自己的角色。
近年來,隨著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針對臨床試驗的鼓勵性政策,中國境內外的藥物臨床試驗數量急劇上升。根據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台數據顯示,僅2017年中國境內登記並首次公示的藥品臨床試驗數量就有1258件,同比2016年增加62.66%。
從數據中不難發現,藥物研發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市場上的新藥將源源不斷的湧現出來。
這是好事嗎?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未必。
2013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布了一份白皮書指出,在當時最為主流的九大類藥品中,療效最好的藥品是抗抑鬱症的藥,40%沒效果;療效最差的藥是抗癌症的藥,75%沒效果。在美國,抗癌藥只要達到30%就可以過審。
「我剛剛進入這一行當醫生的時候,醫院里只有5種抗癌藥,而在過去,醫生一輩子,常規用藥也只有20多種。但如今,心血管治療藥物有200多種,消化道用藥100多種,抗腫瘤藥將近1000個……幾百家藥企都說自己生產的藥物最好,但到底哪種藥才是患者最需要的呢?」樊代明認為,如今藥品越來越多,而藥品越多只能說明市場還沒有找到最好的治療藥,同時,醫生在藥品選擇上也缺乏最理智的判斷。
這樣的現狀在一定程度上也給患者帶來了不小的困擾。王南每次看病後拿到醫生開的藥都心有餘悸,他總覺得醫生是不是會故意選用這一牌子的藥給他。
「醫院可能是有業績考核,才會選擇故意選用一些有利益捆綁的品牌藥吧。」王南告訴我們,自己曾多次直接指明開其他某品牌的同類藥,但醫生皆以症狀不同、效果達不到最佳等原因為理由,選擇自己認為的「最佳」藥品。
當藥品變多,有時候醫生自主選藥也會帶來一些不可控的後果。此前,就有媒體報導,患者因感冒去醫院檢查、開藥,也正是因為這盒藥使得自己的病情急轉直下。在事後,患者才發現,這盒藥適應症為糖尿病性精神病變,即供糖尿病患者使用,自己作為一個正常人,根本就是下錯藥。
其實,近年來,國家也曾在醫院在對藥品使用情況進行檢查中,發現不少醫生在治療開方中多次出現藥品使用超標現象,而這種現象被認定為「不合理用藥」。
醫改辦為促進合理用藥而採取措施|網路截圖
「很多時候醫生不合理用藥也並非出於利益的考量,更多是由於他們內心的虛榮和急躁情緒在作祟。」某業內人士告訴小編,部分醫生會認為,其他醫生不懂的自己都懂,當許多醫生聚焦於如何按部就班地治病救人時,他們自信地認為,自己能通過不一樣的藥物做到疾病短平快的治愈。他們甚至會覺得,但凡新藥不管昂貴與否,都是有增益的。
可想而知,對於這部分人群,在科學的道路上,如果不能盡快改變航行的方向,他們將停步在醫學原點。
技術能助力醫生更優秀?
為了能夠幫助醫生減少工作量,減輕負擔,並給醫學帶來的革新,社會各界一直都在尋找最佳的解決方案。由此,諸多科技開始進入醫療市場,而伴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也明顯感覺得到科技進步帶給醫學的好處。
例如,在人工智能出現後,醫生只需在機器上錄入患者相關信息,短短幾十秒內一份70頁至100頁的治療報告就會生成。幫助醫生尋找到患者的臨床醫學證據、用藥建議以及與相關藥物副作用提醒。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場。也是在短短數年間,Watson、依圖醫療、騰訊、阿里等眾多AI巨頭企業將產品送入了數百家醫院,遍布在醫院的各大科室里。
不可避免地,當人工智能越來越普及,無數的問題也應運而生,醫生乃至整個醫學界都將人工智能奉為「專家」,對人工智能的依賴也越來越強。由此,人工智能將取代醫生的言論變得越來越多。
機器真的能取代醫生?一場原本被視為「最尖端的醫療AI技術」卻給大家展示了並不樂觀的答案。
2015年2月,在一場英國首例機器人心瓣修復手術中,機器人把患者的心臟「放錯位置」,還戳穿大動脈血濺錄影頭,並出現機械臂「亂動」打到醫生的手的狀況。而由於機器人主機發出的聲音過於嘈雜,醫生之間的交流全靠「吼」,現場亂成一團。最終,接受手術的患者在術後一周去世,這例機器人心瓣修復手術以失敗告終。
這次醫療事故中的那台機器人型號為「達文西」,而目前,國內使用該機器人的醫院及科室不在少數。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相關數據顯示,2018上半年,全球機器人產業市場規模為279.8億美元,同比增長20.6%。此外,有數據顯示,目前在中國大陸已經有70多台「達文西」手術系統在臨床使用,香港地區有10台在使用,共完成手術近10萬例。其中在2016年,中國大陸使用「達文西」單台最多完成手術數量達到了888例。
「達文西(da Vinci)手術機器人」被稱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外科手術機器人|圖:維基百科
有業內人士表示,「達文西」機器人並非十全十美,手術機器人有一些非常顯著的缺點,比如沒有觸覺反饋,醫生無法感知;機器人替代醫生會增加患者的緊張感;醫護人員需要更多專業的培訓等。而要真正將「達文西」機器人搬上手術台,必須要經過九周以上的培訓。
還有外科醫生表示,自己在用「達文西」機器人做了兩三百場手術後才真正感覺熟練。
由此可見,人工智能再智能,也是人的智能,人工智能代替醫生的時代還需等待。目前AI只能充當醫生的助手,兩者相結合,才能給患者提供最大的保障。
正如海軍軍醫大學長征醫院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科主任劉士遠所言,人工智能現在能夠幫助建立患者病歷,節省了醫生的時間,還可以分析X光片和CT,不過,診斷、開藥、做手術還是只能由醫生來完成。此外,為了確保沒有漏診、對患者負責,醫生最後也得再三親自去審核,這叫智能+人工。
也正如《財經》雜誌發文寫道:在多個研究中,人工智能已經成功擊敗人類醫生,但在大規模落地前,醫療人工智能還有很多課要補。
每個醫生都應該是「首相」
在諸多因素的制約下,在現今環境下,什麼樣的醫生才稱得上是合格的醫生?
過去,《司馬法》認為,將領官員必須具備「仁」、「勇」、「智」、「義」、「信」等條件。「凡民,以仁救,以義戰,以智決,以勇鬥,以信專,以利動,以功勝。故心中仁,行中義,堪物智也,堪大勇也,堪久信也。」
在小編看來,中國醫生的成長歷程,也該像古代的官員一樣,思想要合乎「仁」,行為要合乎「義」,處理事務要靠「智」,治病救人要靠「勇」,長久地贏得患者尊重要靠「信」。
樊代明也認為,醫學的發展應該是治病有效無效為根本標誌。未來我們希望能看到,醫生的「仕途」發展路徑僅僅專注於醫療本身,更能成為疾病和患者以及學科的「首相」。
我們相信,那一天,不會太遠。
(應受訪者要求,本文除專家姓名外均為化名)
精彩回顧
➤重磅!2019年中國男醫生哄老婆指南發布
➤霸床3年半欠費30萬!法院將人弄回家,可錢怎麼辦……
➤又一醫生過勞猝死,江湖再掀吐槽醫生群體的大浪 | 醫聞天下
➤80歲老人肺穿刺後死亡引糾紛,醫方不滿鑒定意見怒懟鑒定中心 | 醫眼看法
戳這里,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