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好過日子的成成爸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農民子女的教育是農民家庭日常過日子的一個重要內容,它從來都不是只涉及學校的教學活動,它深受學生所在家庭的影響,而又為所在家庭過日子服務。好的生活態度是把日子過好的重要前提。子女教育作為過日子中最重要的環節,也深深地受到父母的過日子態度的影響。

不好好過日子的成成爸

成成今年27歲,談起家里當年對自己的教育選擇時,他的言語之中不乏抱怨和無奈。成成的父親年輕時是個浪蕩子,常年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地里農活不做,反而迷上了打牌。到了結婚年齡,家里連蒙帶騙好不容易給他找到個老婆,心想他成了家有了老婆就能安分點,老老實實過日子了。

剛開始他確實也收斂了點,可是經不住時間考驗,後來他還是慢慢暴露出了本性。每日早晨,吃完飯就去打牌,一走就是一整天,把手中拿的錢輸得精光,輸光錢也捨不得高開,繼續看別人打。成成媽是個不服輸的人,即使丈夫如此吊兒郎當,她還是心存希望。她努力幹活,把丈夫不乾的活兒都承擔了起來,整天忙個不停,只為讓丈夫看到她的努力。她還加強了對家庭財務的控制,趁丈夫不在將家里所有錢都藏了起來,希望丈夫沒了錢就不再出去浪蕩,進而與自己好好生活。成成爸找不到錢就砸盆子摔碗,把家里翻個底兒朝天,還動手打成成媽。成成媽堅持不給,她認為只要自己堅持一下,時間一長丈夫就能戒掉牌癮。成成爸找不到線就離家出走,隔幾天回家鬧一次。成成媽想盡了各種辦法讓丈夫回心轉意,包括讓成成奶奶、鄰居甚至讓村幹部調和,都無濟於事。眼看日子沒了希望,成成媽於結婚第三年留下孩子就跑了,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成成的奶奶可憐孩子沒人管教,搬過來和他們一起住。60多歲的成成奶奶從此又當奶奶又當媽,把家里家外的農活都承擔了下來。

成成從小就既聰明又懂事,他看到奶奶如此操勞就主動為奶奶分擔家務。因為媽媽的關係,成成和爸爸從小就不親,他恨爸爸把媽媽氣走,於是就從來不理爸爸,而他爸爸也繼續浪蕩從來不管孩子學習。

不好好過日子的成成爸

成成自打進入一年級起成績就非常優秀,小學六年學習生涯中經常占據班級第一的位置。學習上不輸別人,打起架來也不含糊。班上同學都怕他,因此老師讓他做班長,這一做就是六年。成成小學畢業時,成績全班第三,在全縣的排名大概為150名左右。按照這個成績,他能夠進入縣里最好的初中就讀,前提是他還需要繳納4000元左右的費用。這筆錢並不是個小數目,成成的父親是絕對不會出這筆錢的,他寧可用來浪蕩也不願意給孩子用一分——事實上他早就打算讓成成輟學了。成成奶奶也拿不出這筆錢。

成成還有一種次優的選擇,就是進入縣二中,當時縣二中正在以優惠條件招攬尖子生,以成成的成績只要交600塊錢就可以入學。成成奶奶找他要錢,他氣沖沖回了句「念書熬球,趕緊別禍害錢了。」並拒絕出錢。

不好好過日子的成成爸

成成並不想就此退學,無奈之下成成選擇了鎮二中。鎮二中老師聽說來了這麼一個好學生,讓他交了10塊錢報名費之後馬上高高興興地錄取了他,並且告訴他可以免除一切費用。彼時鎮二中剛剛建校五年,是一所兜底性質的學校。這所學校不管學習成績好壞,只要有學生去報名就照單全收。因此學校收了大量不讀書的「歪孩子」。加之學校紀律管理鬆弛,師資力量薄弱,學校毫無學風可言,成為村民口中的「不是學校的學校」、「大醬缸」。進入這所學校的學生大部分在初三之前就輟學了,有些班級輟學太多最後不得不合併班級上課。成成雖然可以讀書了,但是眼下形勢幾乎是給他的學習生涯判了死刑。果不其然,學習努力的他成了同學欺負的對象。成成雖然打架厲害,但也抵不過作為小幫派存在的校內外混混勢力,他每天擔心放學被打,後來索性就自己退學了。

在成成的故事中,我們必須承認,其輟與當時大的教育政策有關。當時縣中學都流行按分數收費。即使像成成這樣成績突出者都不得不面臨高昂的收費。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說是不合理的收費政策將成成的教育希望斷送的。

同時,當時鎮中鄉中普遍學風差,缺乏管理,校園欺壓盛行也是造成成成輟學的原因之一。我們可以籠統地將這些原因稱為教育環境惡化。這些原因都是顯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