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總有人問,生活是什麼?
也許,我們只能給出這樣的答案,生活是一灣小溪,它跟隨潮汐的起落和日出的形態,變幻成不同的樣子,但它的本質,從來都是由各種細節去組成。
就像是一朵花里的泥土、鏡子中反射的陽光、藤椅上的木質紋絡、烏發中的一縷銀白,心里悠悠往事的一抹片段一樣,從來都不是材料的堆砌,而來自世界萬物所折射的精彩形態所構成。
關於屋主
上海的天山西路,這里有一個價值昂貴,卻僅僅30㎡面積的房子,房間非常老舊,但是卻住著媽媽,外孫女,還有奶奶三位。外孫女不是一直都在,只有寒暑假的時候會過來陪伴兩位老人,而這里,平時便是媽媽和奶奶的住所。
說實話,第一次看到這個房間,我們都覺得面積小,日照不足,物資嚴密而擁擠,就是典型的老破小,但是,它畢竟承載著一家三代人的生活。
>>>>改造前
改造前的主要痛點:
-
房屋原始的結構為一室一廳,進門便是擁擠狹小的廚房空間;
-
廁所沒有幹濕分區,只要一洗澡,水濺的地面到處都是;
-
客廳空間局促,一家人吃飯都只是放一張小小的餐桌就轉不開身,更別提請朋友來家里聚會;
-
原來的陽台是開放式陽台,每到冬季室內都覺得潮濕陰冷。
▲ 一進門逼仄漆黑的廚房
▲ 改造前的實際居住環境
姑且試問,又有哪家的兒女希望父母蝸居在狹小的空間內?日日夜夜都經受環境的陰冷潮濕,還有轉個身都顯得不方便的小小世界里?
再試問,又有哪家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閒來與自己陪伴之時,目及所見,都是簡陋和斑駁呢?
屋主媽媽的想法很簡單,讓年邁的母親能夠擁有自由呼吸的空間,讓孩子的童年能夠被明媚的陽光環繞。
於是在女主人的美好希冀的前提下,設計師將這間面積「迷你」的房屋整體翻新,讓這座充滿時光印記的老房子煥發出新生的模樣,駐足其間,每一寸牆壁的觸感都深深打到心里,不禁讚嘆,這才是家的樣子。
▲ 客廳改造前
原始客廳的空間十分狹小,住宿、吃飯、會客全部都需要在這個小小的空間完成,母親年老不便,甚至來休息的地方,都會顯得局促。
▲客廳改造後
對於恒田設計師而言,為了更好的照顧到其家人的全方位生活感受,這兒是不破不立的道理。
於是,這個房屋改造的第一步,到底還是「拆」,為了增加房間的整體空間,設計師將原有牆體進行了拆除,重新定位,主體位置將原一室一廳的房間變成了兩室一廳,原木與灰色調顏色融為一體,跳突的綠色餐椅帶來了清新自然的感覺。
客廳的沙發床可以「一物兩用」,通過伸拉,可以同時做到了臥室的功能,專為寒暑假趕來的外孫女準備。
而屋子里的鏡面設計,則是考慮到老人的身高,而打造的視覺延伸工具,畢竟,這樣看起來,整個屋子好像又變得大一些,人的心情也更愉悅一些。
除此以外,這里還設置了可以拉伸的餐桌,可滿足6-8人同時就餐的需求。
▲ 廚房改造前
原來的廚房空間狹小,設備無法齊全,只是做簡餐的一個空間,對比現代的諸多餐廳來說,這里未免顯得太寒磣了一些,那麼怎樣讓它再活一次呢?
▲ 廚房改造後
首先,我們需要增加它的空間,於是改造後的廚房區域在保證洗切炒這些基本需求的同時,還增加了洗碗機器、牆面置物架、淨水機等設備,原木色的洗碗櫃做了上下分層設計,擴大了整體的使用面積。
明亮乾淨的灶台,可以讓下廚成為一種樂趣,更可以讓廚房變成一個一家人快樂的衍生池。
▲廁所改造前
女主人公這樣說的時候,我們是不信的……
但親眼看到改造前廁所的時候,我們還是不由得吃驚和擔心,這里沒有幹濕分離設置,就連每次洗完澡,地面也都全部是水,容易滑倒,更存在安全隱患。
▲ 廁所改造後
在原有空間的基礎上,改造後的浴室雖然小了一些,卻更五臟俱全,同時還充滿現代設計的風格。
設計師憑借多年的感知,通過玻璃將廁所整體分隔成幹濕兩部分,洗臉間的格子里也擺放了綠色的植物,在視覺明亮的同時,最大程度上照顧到祖孫三口的生活質量與心情,也避免了安全的隱患。
▲陽台改造前
改造前的陽台陳舊斑駁,好像輕輕一推,就會連枝帶葉的掉下去一樣,尤其是到了冬天,這里就顯得的更加的陰冷潮濕,幾乎不會讓人駐足。
▲ 陽台改造後
而當陽台通過改造後,新增加的區域不僅可以滿足洗衣、晾曬等實用功能的需求,還可以讓喜歡養花、養魚的老人家終於有了一塊自己的「莊園」。
簡單說,它不只是照顧了設計的美感,更是著重從老人出發,達到了更適合老人的一種環境體驗。
▲ 新增主臥空間
作為整個房子的核心,臥室區域,集合了睡眠、收納和工作三大功能,良好的采光,也能保證良好的睡眠效率與工作效率。
對於女主人公來說,書架上的豎格,便是可以將窗外的陽光收集並均勻分布的小法寶,更加愜意的生活,就從這里的讀書,辦公,甚至是一杯茗茶開始。
▲ 新增次臥空間
次臥位於沙發旁邊,旁邊有一個窗戶,保證良好采光,後面有一個嵌入式衣櫃,可以擴大空間的使用面積,小夜燈的設計十分貼心。
當然,在小夜燈之外,嵌入式的床頭櫃,也是整個設計的核心亮點,它既節省了有限的空間,又最大程度上保證了生活的方便與優質。
每天早晨,當第一縷陽光照進房間的時候,拉上旁邊的窗簾,站在床上,挑選自己喜歡的衣服和配飾,美美的打扮好,再將窗簾與窗戶盡數打開,呼吸一天中第一口新鮮的空氣,讓和煦的陽光灑遍全身。
或者,靠在床沿上,享受著陽光輕拂,微風漾漾,讀一本喜歡的書,追一部不錯的劇,度過曼妙的午後。
最後,考慮到家里有體弱的老人與年幼的孩子,設計師還貼心採用了全屋地暖,讓潮濕陰冷的冬季一去不復返。
讓我們在腦中幻想一下祖孫三口未來的畫面吧:
老人在灑滿陽光的陽台種植;母親在開放式廚房準備美味的食物;可愛的孫女兒窩在沙發里面對著巨大的電視機當一下午沙發土豆……不需轟轟烈烈,平淡與細碎的片段便足矣構建起最溫暖記憶。
家是承載生活與記憶的地方,那些瑣碎點滴的生活隨時間流轉,而一磚一瓦、一扇窗欞、一道刮痕,都是生活的印記,都隨時等待我們輕叩它的心扉。
以上圖文來自:恒田設計
(點圖片報名改造)
家的要素
年輕人的軟裝改造服務
報名去改造
你也可以擁有更美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