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和諸葛亮借他人之手除掉關羽?如此驚竦的觀點居然也有人信!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歷史迷聚集地,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西漢

東漢

三國

西晉

東晉

劉備和諸葛亮借他人之手除掉關羽?如此驚竦的觀點居然也有人信! 歷史 第1張

劉備和諸葛亮借他人之手除掉關羽?如此驚竦的觀點居然也有人信! 歷史 第2張

作者|我方專欄作家南門太守

《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簽約群媒體

字數:2102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

劉備和諸葛亮借他人之手除掉關羽?如此驚竦的觀點居然也有人信! 歷史 第3張

有一個很流行的觀點,認為關羽之死是劉備、諸葛亮借他人之手製造的冤案,這個觀點屢屢被人提及,至今仍爭論不絕。

最早提出這個說法的,是章太炎《訄書》中的《正葛》一文,後來人們關於此事的所有看法,基本沒有超出章太炎此文。所以,要回答劉備、諸葛亮為什麼借他人之手殺關羽,或者說有沒有借他人之手殺關羽,就得分析一下章太炎的這篇文章。

一、章太炎《正葛》的主要觀點

章太炎認為,關羽之死是劉備、諸葛亮借孫權之手造成的,其中諸葛亮的意見占主導。在章太炎看來,諸葛亮是一位深謀遠慮的政治家,為避免集團內部可能發生的內訌,會不惜一切手段消除這些隱患,而關羽正是蜀漢未來的「隱患」。

劉備和諸葛亮借他人之手除掉關羽?如此驚竦的觀點居然也有人信! 歷史 第4張

綜合起來,章太炎認為諸葛亮是殺關羽的「罪魁禍首」,理由有以下幾條:

第一,關羽危難之時,諸葛亮沒有派兵相助。章太炎認為「昧者譏其無遠略,而或解以敗問之未通」,意思是,不明白的人譏笑諸葛亮沒有遠見,而有的人則用諸葛亮想借失敗問罪關羽來解釋,這些說法是講不通的。章太炎什麼認為講不通?因為諸葛亮見識卓群,不會看不到關羽面臨危機,以上都不是不發兵的理由。

章太炎認為,諸葛亮不去救關羽的真實理由是,關羽「功多而無罪狀,除之則不足以壓人心,不除則易世所不能禦,席益厚而將掣撓吾大政」,也就是關羽已經成為「虎臣」,不好主管,所以才決心除掉他。

第二,諸葛亮曾用同樣的理由除掉了劉封。對於劉封,章太炎認為「葛氏特以剛猛難任,不可用於易世,勸先主除之。是殺之以罪,殺之之情則不以其罪也」,既然劉封因易代之後不可控制而應清除,那麼關羽也一樣。

劉備和諸葛亮借他人之手除掉關羽?如此驚竦的觀點居然也有人信! 歷史 第5張

第三,諸葛亮年輕時喜歡吟誦《梁父吟》。這首詩講的是「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的故事,核心是假借他人之手除掉政治對手,諸葛亮早就對此道十分諳熟,對於可能構成政治隱患的人,無論是誰都不會手軟。章太炎後來還說:「諸葛治蜀,賞信必罰,彭漾、李嚴皆縱橫之魁傑,故漾誅而嚴流。」

二、章太炎觀點值得商榷之處

章太炎提出了諸葛亮借他人之手除掉關羽的結論,這個觀點的確很驚竦,但論據及推理過程卻相當勉強。

說諸葛亮沒有出兵救關羽,看起來似乎是事實,但這里有客觀原因,章太炎卻沒有仔細去分析。關羽突然北伐,劉備當時從漢中剛剛返回成都,一切都在倉促之間,而關羽北伐前期勢如破竹,並無危機,後來因孫權發難而突然兵敗,一切都來不及反應,千里之外的成都更無法對關羽施以援手。

說諸葛亮除劉封,這也是事實,但諸葛亮的確也有充足的理由,所以能說服劉備。關羽不同於劉封,不會從血統上對劉禪形成挑戰,「尾大不掉」只是猜測,以關羽對劉備的感情,這種可能性非常小,諸葛亮不會因此而有殺關羽的念頭,即使諸葛亮有,劉備也難以同意。

劉備和諸葛亮借他人之手除掉關羽?如此驚竦的觀點居然也有人信! 歷史 第6張

最重要的是,借他人之手除掉關羽,勢必付出失去荊州的代價,無論劉備還是諸葛亮,都不會有這種瘋狂的念頭。對劉備來說,失去荊州的代價實在太大了,對諸葛亮來說,這個代價不僅大,而且意味著痛苦和犧牲,諸葛亮有許多親友仍在荊州,難道為了一個關羽就果斷地放棄他們嗎?

三、章太炎寫《正葛》的歷史背景

章太炎的《正葛》一文充滿了猜測的成分,並沒有太大的說服力。然而,章太炎是著名的學者,史學方面的造詣也十分深厚,他為什麼拋出了一個並不靠譜的觀點呢?

載有《正葛》一文的《訄書》初刻於1900年,此時中國正處在風雲激蕩之時。章太炎不僅是著名學者,更是一位著名的革命家,他27歲告別詁經精舍,投身於改良和革命活動,此後多次坐牢和流亡。

章太炎投身革命的年齡正好與諸葛亮出山的年齡一樣,都是27歲,詁經精舍某種程度上相當於隆中的草廬,所以章太炎對諸葛亮有著特別的關注。只是,章太炎年輕時對諸葛亮多持批評態度,他寫的《正葛》,目的其實是以古諷今,想表達的是,有些人為了鞏固政權可以不惜採取各種手段,其做法是值得批判的。

劉備和諸葛亮借他人之手除掉關羽?如此驚竦的觀點居然也有人信! 歷史 第7張

這一階段的章太炎對黃興等革命者就多有批評,對袁世凱則充滿好感,章太炎的這種思想,核心在於對中國革命的複雜性和長期性缺乏認識,《正葛》一文拋出的驚世之論,發泄的是章太炎對當時混亂政治形勢的憤懣之情。

四、章太炎對自己觀點的修正

《訄書》出版15年後的1915年,章太炎對該書做了較大修正,改名為《檢論》重新出版,其中《正葛》一文是章太炎重點修正的一篇文章。

在修訂這篇文章時,章太炎一開始想把《正葛》改名為《評葛》,後來又覺得不合適,遂改為《議葛》,快要出版時,他又改為《思葛》,從這些改動中可以看出,章太炎對諸葛亮的看法不斷在發生改變。

就劉備、諸葛亮借他人之手殺關羽的觀點,章太炎進行了認真反思,他說:「少時所稱雲爾,晚涉季世,益窺古人用心」,承認自己當初閱歷不夠,臆猜了古人。章太炎認為,關羽雖然未能較好地落實蜀吳聯盟,但「其才可輔而用也」,劉備、諸葛亮沒有除掉他的理由。

劉備和諸葛亮借他人之手除掉關羽?如此驚竦的觀點居然也有人信! 歷史 第8張

章太炎早年對諸葛亮多有批評,這時也修正了看法,他說:「武侯本布衣諸生,規在救民」,還認為諸葛亮北伐是得到人民支持的,章太炎說諸葛亮「 始出斜谷, 則三郡響應 ,屯田渭濱 ,而百姓按堵,其以撫和黎庶 ,遠傾敵國,道至弘矣。」

章太炎年輕時拋出了劉備、諸葛亮借他人之手殺關羽的不成熟觀點,但他又能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對這個觀點進行了徹底修正。今人應該學習章太炎這種嚴謹求學、自我批判的治學精神,而不是亂引他的那些並不成熟的觀點。

新書推薦

《三國英雄記》(6卷),南門太守著

劉備和諸葛亮借他人之手除掉關羽?如此驚竦的觀點居然也有人信! 歷史 第9張

劉備和諸葛亮借他人之手除掉關羽?如此驚竦的觀點居然也有人信! 歷史 第10張

劉備和諸葛亮借他人之手除掉關羽?如此驚竦的觀點居然也有人信! 歷史 第11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