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積累激發更多想像力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世界頂尖科學家談如何培養青年創新力:
跨領域積累激發更多想像力

11月4日,7位全球頂尖科學家在2018年騰訊WE大會上揭曉物理、生命科學等多個領域的重大科學進展。實習生 黃暢/攝

11月3日,施普林格·自然集團總編輯菲利普·坎貝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向《中國青年報》讀者致意,並題字祝福青年科學工作者。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陳卓瓊/攝

11月3日,施普林格·自然集團總編輯菲利普·坎貝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向《中國青年報》讀者致意,並題字祝福青年科學工作者。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陳卓瓊/攝

掃一掃看視頻

在電影《星際效應》中,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基普·索恩和製作團隊合作,展示了令人驚嘆的宇宙黑洞「卡岡圖雅」,這是最接近於科學理論的黑洞藝術作品。

11月4日,基普·索恩在2018騰訊WE大會上,向觀眾展現了「蟲洞」。他在2009年作出預測,於是在電影裡把發現蟲洞的時間安排在了2019年。但是,「3年前,我們就檢測到了被愛因斯坦預言的引力波」,它們來自兩個黑洞的相撞,「經過13億年的長途跋涉到達了LIGO」。

基普·索恩感嘆,「未來科學會有更多更大的發現,大家可以盡情想像!」

「想像」被當天演講的多位科學家屢次提及。「我現在每天要做的就是想像,想像打開一扇扇門,第二天冷靜下來,開啟最正確的一扇。」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物生態研究所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主任覃重軍,今年8月合成了只有一條染色體的酵母細胞,這是世界範圍內首次人工創造單染色體的真核細胞。

深耕原核生物領域30餘年的覃重軍,原本是研究真核生物的「外行」,他的實驗設想最初被看作天方夜譚,國外同行認為不可能做到。

他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大膽猜想是科學突破的第一步。在他看來,跨領域的積累能更多激發想像力,這一點,國內青年太缺乏了。

難以跳出圈子進行創新性思考是全世界青年科學家面臨的共性問題

歐洲太空局科學與探索高級顧問馬克·麥考林發現,全世界青年科學家面臨的共性問題是,很多時候研究者常常聚焦於自己所做的具體事情,很難跳出自己的圈子進行創新性思考。

他拿自己打比方,「我是一個天文學家,對生物學的了解就非常少。可是現在在天文學界裡,大家探索的主要話題就是別的行星當中是否會有生命」。

因此馬克認為,不管是在技術領域還是在解決氣侯變化等重大問題上,都需要改變思維方式,「不光要垂直地對一個話題進行深入學習,也需要和別的行業研究者交流學習,進行橫向思維拓展」。

他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歐洲,無論是年輕的科學家還是年長的科學家,無論從事什麼領域的創新工作,都會被鼓勵從不同行業的角度出發相互交流學習」。

「在科學研究中,思想比技術更重要。」覃重軍想傳達給年輕研究者的是,「技術可以引進和借鑒,思想的提升卻不容易」。

提升思想的秘訣是什麼?覃重軍回答,「我讀的其他專業的書比生物書還要多」。哲學、古典音樂、科學史、詩詞都是他涉獵的領域,多領域汲取知識能夠更多激發想像力。

在一個叫做羅塞塔號彗星探測計劃中,馬克和同事製作了科普動畫片,給孩子們看,還會組織一些音樂會,集結搖滾音樂家等不同領域的人,共同交流和探尋看待世界的新視角。

「任何領域的工作都需要有好奇心,這個好奇心需要我們從業者來進行引導和啟發。」馬克認為,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告訴這些年輕人,才可以真正啟發他們未來去做一些和科研相關的事情。

「一年一篇SCI並不利於科研積累,要稍微寬鬆一點」

「相信直覺,大膽享受科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麗莎·蘭道爾,在一次做實驗時,離奇地發現一個微粒消失得無影無蹤,由此提出設想——世界上存在著人類看不到的第五維空間。在她看來,「想像力」「創造性」是青年科學家必須具備的素質。

個人的特質、所受的學術訓練及所處的研究環境等都會影響「想像力」。蘭道爾強調,過於等級森嚴的研究體系是扼殺創造性的其中一個因素。「如果主管或權威說了什麼,我們就必須照辦的話,青年科研人員就很難發揮創造性,我們要按自己的興趣開展研究」。

「不盲目崇拜大牛」也被覃重軍認為是青年科研人員最重要的素質之一,「太崇拜一個人就難以超越他,所以我從來不把諾貝爾獎獲得者作為自己的目標」。

中科院院士、國際著名神經生物學家蒲慕明說:「青年科學家最富有創新力,現在有一個常見的現象是國內畢業的碩士、博士、博士後在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成為科研主力。尤其在生物科學領域,一些一流雜誌上發表的文章和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往往是中國年輕的科學家做出來的。」所以,需要創造環境,讓年輕科學家在國內也能做出世界領先的工作。

「有更多中國科學家能做出真東西,而不是簡單地發表文章。」在2018騰訊WE大會現場,覃重軍的演講贏得全場熱烈的掌聲。人工合成酵母的實驗很艱難,5年裡,覃重軍沒有發過一篇論文,研究所表現出了很大的寬容和支持。

他建議,對於青年科研人員可以5年一考核,「一年一篇SCI並不利於科研積累,體系要稍微寬鬆一點」。

覃重軍在科研成果轉化有自己的看法:用5年做基礎研究,再用四五年完成產業化。他有兩項科研成果都做到了落地,他認為原因在於對目標選擇的正確把控,「5年左右可以解決非常重要的問題,實際上創造奇跡本身並不需要一輩子」。

在施普林格·自然集團總編輯菲利普·坎貝爾看來,青年科學家確實需要通過發表論文的形式來溝通自己的研究成果,但同時也應該重視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假如你就想去做有用的研究,除了發表論文之外,你確實可以通過製造出來產品來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評價青年科學家應關注其研究帶來的社會影響

騰訊首席探索官網大為發現,有些青年科學家以探索世界運轉的本質為己任,現實中這些科學家受到很大的支持,包括捐助者、科學界內部的支持。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研究者想改變人類和世界的關係,他們願意幫助開發新產品或是創立公司,來做到使世界變得更健康、更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這些人希望通過研究給世界帶來直接的影響。但是,現實中這些青年科學家在開展這樣的工作時並沒有受到充分的尊重。騰訊願意鼓勵青年科學家追夢。

11月4日,施普林格·自然集團旗下的自然科研與騰訊共同宣布,針對青年科學家群體,推出「自然科研全球影響力大獎」。該獎旨在表彰通過科學研究為社會帶來積極影響的青年科研人員,鼓勵青年科研人員批判性地思考其研究工作的潛在影響力,最大程度地提升科研的影響力,讓科學研究造福社會。

坎貝爾表示,獎項設立第一年將表彰為「腦科學」作出重大貢獻的青年科學家,「我想大獎對於任何年齡的研究人員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激勵機制。」

「我們需要改變對年輕的研究人員的激勵機制,有可能他們會在非常知名的雜誌上發表文章,但是對於他們的評估,不光要看他們出版的文章,還要看他們的研究對社會產生的影響,這非常重要。」坎貝爾強調。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聰聰 見習記者 陳卓瓊 實習生 黃暢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