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好多朋友都在問同樣一個問題,怎樣拍攝出更加銳利的照片呢?我想不外乎幾點:(1)設備(機器+鏡頭)的好壞;(2)拍攝過程;(3)外部環境(天氣、光線等等)。今天在這里我們不討論設備的問題和外部環境的問題,只是探討在已有條件下拍攝方式的差異,通過學習各位高手的經驗體會,po文如下,看看需要注意哪些才能拍攝出更加「銳」的照片。
1、拍攝時候三腳架的應用
很多情況下,照片圖像模糊、不清晰的原因,是拍攝者在按動快門時產生「手振」或「機振」所造成的。如果使用了三腳架,無論快門速度設定到如何的「慢」,甚至長時間的曝光,都可以減少由於「抖動」而產生的圖像模糊。但要注意,使用三腳架時,要盡可能地使用快門線,因為仍有可能在手指接觸快門時產生的震動而影響清晰度,如果沒有快門線的話可以使用相機的延時拍攝功能,這樣可能會更加方便些。
2.、根據拍攝的實際情況,盡可能地使用高速快門
雖然現在好的機器及鏡頭都有防止抖動的功能,但是在手持拍攝的情況下,盡可能採用高速快門來拍攝。沒有經驗的拍攝者,快門速度設定在1/30s以下時,照片拍虛的概率較大。即使專業攝影工作者,也不能保證在低速快門拍攝時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提高快門速度,會相應提高照片清晰度的概率。對於長焦,建議把快門速度控制在(1/焦距)以外,當然,為了保證照片的亮度,在手持照相機提高快門速度的情況下,勢必開大光圈,因而會失去「大景深」,但為保證照片的清晰度,有時候適當放棄景深是不得已的辦法,或者可以綜合考慮,通過適當提高些ISO值來提高照片的亮度。
3、充分發揮使用「最佳光圈」
任何鏡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成像誤差,這些成像誤差將使鏡頭的成像質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由於鏡頭球面的曲率不同,光線經過透鏡中心和邊緣時因折射率不同而不能聚焦於同一焦點,從而導致清晰度下降。如使用鏡頭的最大光圈拍攝,將導致該鏡頭像差缺陷的最大暴露,導致圖像清晰度下降,而使用鏡頭的最小光圈拍攝,會產生光的衍射,也會導致圖像清晰度下降。為改善像差而引起的清晰度下降問題,通常採用縮小光圈的辦法來提高成像的質量。一般來說鏡頭的最佳光圈為該鏡頭最大光圈縮小2~3檔左右。當然性能超群的鏡頭在這里就表現的淋漓盡致,像佳能系列的「紅頭」、「L頭」等。
4、合理使用對焦方式
目前大多數相機具有自動對焦功能。然而,在景深特別小的情況下,自動對焦往往會聚焦不準確,特別是在向主體近距離對焦,使用長焦距鏡頭,採用大光圈拍攝人像特寫的情況下,要特別小心。如果此時採用自動對焦,「靶子」非要對在人物的眼睛上,如果沒有十分的把握,寧可放棄自動對焦,而採用手動對焦,可以通過半按快門來測試是否合焦(合焦後有提示音),而且提醒大家「下手要快,動作要穩!」現在有些鏡頭在自動對焦的基礎上仍然可以手動對焦,請大家合理使用。
5、適當使用遮光罩
遮光罩的使用,很多人並不在意。在用正面光、前側光或側光時,遮光罩的作用並不明顯。但是在逆光或側逆光拍攝時,必須使用遮光罩,有時即便使用了遮光罩,陽光仍會直射到鏡頭上,造成畫面「沖光」,產生霧翳,影響被攝體的色彩飽和度和清晰度。這時,應調整鏡頭角度,避開直射到鏡頭上的光線。此外,遮光罩還有助於防止鏡頭鏡面損傷,同時避免手指接觸到鏡面。
6、合理利用景深
景深的大小是根據拍攝者拍攝的目的來決定。如果是拍攝風光攝影,景深就要求大,目的是為讓照片上景物的清晰範圍從近至遠都表現得很清楚。如果是拍攝特寫,景深就要求小,目的是讓照片上主體的背景(也可能是前景)虛化(模糊),突出被攝主體。如何合理運用景深呢?要記住:採用小光圈、短焦距鏡頭、遠距離對焦拍攝三種方法,景深就大。採用大光圈、長焦距鏡頭、近距離對焦拍攝三種方法,景深就小。當然影響景深深淺的因素很多,採用其中一種或兩種拍攝方法也行,但效果綜合起來使用作用更明顯。
7、盡可能選用低值感光度(ISO)
要獲得影像的高清晰度,讓照片看起來具有豐富的質感,除選擇使用高像素的數位照相機和大畫幅的傳統相機外,還有個簡便的辦法,即選擇低感光度拍攝。
傳統感光材料和數位影像電子傳感元件有個特性:即ISO感光度設定得越低,膠片的顆粒度就越細(數位圖像表現為噪點較少),照片的清晰度就相對高。 ISO感光度設定得越高,膠片的顆粒度就越大(數位圖像表現為噪點較大),照片清晰度就相對較低。目前,膠片的感光度在ISO25~1600範圍可供選擇;數位相機的ISO感光度,根椐廠家對低端、中端、高端相機的不同要求,設計在ISO50~3200不同的範圍。了解了傳統感光材料和數位影像傳感元件的這一特性,在拍照的時候,將ISO感光度設定為低值,照片的清晰度會得到明顯的改善。
8、把握正確曝光(測光)的方式
現在大家最常用的是默認的測光方式——中央平均測光。曝光過度或曝光不足,都會導致影像清晰度下降和影像色彩偏移。要準確曝光,必須掌握正確測光的方式。採用反射式平均測光時,有時,按測光數據將導致曝光不準確。舉個例子:你想表現冬季的白雪(白雪在畫面中占多數),如用反射式測光,拍攝結果,白雪卻不是原本的白色,而是呈現為淺灰的色調,經驗告訴我們,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在測光提供的「準確」數據上再增加一些曝光,以便使雪呈現「正確」的白色。相反,你想表現黑色的煤炭(煤炭在畫面中占多數),結果,煤炭呈中灰色,這時,就要在測光的基礎上再減少一些曝光量,以便使煤炭看上去更接近本色。
另外,在逆光拍攝人像(背景較亮)時,採用反射式平均測光,人物的臉部往往曝光不足。這時候用「點測光」功能去測被攝體的反射光(測人物臉部),曝光的準確性是毋庸置疑的。
9、盡可能選用RAW圖像存儲格式,保留後期處理的空間,方便後期通過軟件調整照片的銳度
RAW是一種無損壓縮的文件存儲格式,它能在拍攝的一瞬間將各種有關參數,包括相機、鏡頭、焦距、曝光組合等最原始的數據完整地記錄下來。
RAW格式與TIFF格式相比,RAW格式的最大優點就是儲存空間要比TIFF格式小。盡管TIFF格式是一種無損壓縮文件格式,且不必轉換文件格式便可直接列印照片,但TIFF格式占用的儲存空間較大。拍攝同樣質量的照片,採用RAW格式比TIFF格式要多拍2~3倍的數量甚至更多。因此,目前有的生產商在相機上已不採用TIFF格式,看來是有道理的。
RAW格式與JPEG格式相比,RAW格式的圖像質量顯然要比JPEG格式好(照片放得越大越明顯)。由於JPEG格式是一種有損壓縮文件格式,而且壓縮後是無法恢復的。如果JPEG格式文件每改動一次,仍用JPEG格式儲存,又有損壓縮一次,導致圖像再次受損,因此,一個JPEG文件應在完成所有編輯後一次性保存。放較大尺寸的照片,最好不要採用JPEG格式拍攝。但JPEG格式仍有優點,文件小速度就快、張數多、兼容性強,方便通過網路傳輸。
10、充分利用機器自身的設置功能
現在的相機里都有各種參數的設置功能,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參數設置,充分發揮機器的特色。一般單反數位相機有照片風格的設置項:銳度、反差、飽和度和色調。
友情提醒:機內設置應根據鏡頭、場景、拍攝要求等而設置,不是唯一固定值,而且把參數設置到極限值不一定就是最適合的值!請大家不要忽略了這點哦!
11、合理使用後期處理軟件,適當調整照片銳度
照片後期處理的軟件比較多,佳能自己的DDP就是一款不錯的RAW後期調整軟件,在DDP里面可以調整照片的銳度。最常用的軟件還是PS系列,特別是PSCS系列軟件直接支持部分格式的RAW文件處理,可以使用菜單下「濾鏡—銳化」工具對照片進行詳細的銳化設置。但是最好還是利用PS中色彩模式、通道等方法進行銳度調整,例如:「CMYK黑色通道」,「LAB色彩模式B通道」等可能效果會更好。特別是LAB這種色彩模式對於調整圖片清晰度方面,是很有幫助的,是一種最簡便易行而且比較普遍的方法。在這里就不展開說明了,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留言交流。
友情提醒:後期調整銳度一定要掌握分寸,只能是適度調整,否則圖片的噪點會非常明顯,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建議配合調整亮度、對比度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