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輻射全球:「一帶一路」國家成交占比超三成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原標題:廣交會「買全球賣全球」 「一帶一路」國家成交占比超三成)

11月4日,第124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下稱:廣交會)閉幕。

據廣交會新聞中心公布的數據,此次廣交會採購商到會189812人,來自215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出口成交2064.94億元人民幣,折合298.6億美元。

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成交96.3億美元,增長2.7%,占總成交額的32.3%,表明廣交會所連接的外部市場的多元化、全球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穩定性更強。

從現場觀察,參展企業除積極開拓多元化市場外,創新步伐也明顯加快,這表現在,高技術、高品質、高附加值、綠色環保和自主品牌產品成交活躍,好於整體水平。

換言之,舉辦迄今60餘年的廣交會仍有強大活力、吸引力和獨特作用。一位參展超過30年的展商就說,最早,該企業透過廣交會成功「走出去」,但隨著廣交會平台功能日漸豐富,他又在此獲得品牌、工藝和視野等方面啟發和資源,「每次來都有收獲和進步」。

「一帶一路」沿線採購商增長

本屆廣交會,採購商人數和出口成交額均「微降」,分別下降1.11%和1%。不過,多位觀察人士也指出,此番降幅並不是太大,總體仍較為穩定。

廣交會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分析,這背後有著多重原因,包括主要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放緩,以及中美貿易摩擦對中美雙邊經貿關係乃至全球帶來了較大不確定性等。

不過,本次廣交會一大亮點是,「一帶一路」沿線採購商增長0.16%,占比達44.56%;出口成交額也增長2.7%,占總成交額32.3%。二者均優於此番的整體表現。

從另一維度觀察更直觀,本屆廣交會新採購商同比增長2.34%,高於總體3.45個百分點,其中「一帶一路」沿線新採購商更增長4.18%。廣交會一項調研顯示,部分企業70%以上的客戶都是通過廣交會結識的,這為後續出口提供源源不斷的客源。

徐兵說,面對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廣交會加大全球招商力度,鞏固傳統市場的同時,重點加大對「一帶一路」沿線等新興市場邀請力度,採購商結構有所優化,多元化、全球化和質量均穩步提升,有力地促進外貿出口。「參展企業也大力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不斷優化市場格局,做到‘多點開花’和‘東方不亮西方亮’,分散和化解了市場風險」。

這樣的案例並不鮮見。比如,近年廣東志高空調有限公司就重點布局「一帶一路」沿線市場,該公司董事長李興浩表示,該企業的自主品牌空調在一些沿線國家的市場占有率甚至已逐漸超越過去強勢的日韓品牌,並且市場增長一直比較迅猛。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貿研究中心主任陳萬靈分析,近年得益於「一帶一路」建設推進,諸多新興市場增量顯現,對大陸外貿穩定的支撐作用加大。不過,沿線國家需求能力還有待提升,中國企業未來還需在培育市場、深挖潛能上下功夫,做長期努力。

徐兵還說,本屆廣交會各項數據表明,明年大陸外貿發展仍然面臨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但是,隨著改革深入推進、政策措施落地,大陸外貿發展新動能正加快積聚,企業市場多元化也不斷取得新進展,這些都是外貿發展重要基礎和有力條件。綜合各方因素預計,全年大陸外貿進出口將保持平穩增長,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

廣交會見證中國企業成長

一直以來,廣交會正是通過這樣不斷完善功能,以及緊密結合外貿發展形勢不斷調整側重,持續發揮著獨特作用,並將活力、吸引力和影響力延續至今。

廣交會今年已經62歲了。它設立的初衷,是為打破封鎖、發展對外貿易、換取國家建設急需的外匯,但隨後與大陸建成貿易大國、追求成為貿易強國的步伐緊密相連。

62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至今的40年來,一大批中外企業借由廣交會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動能。如今回憶起來,許多資深參展商、採購商依舊感受真切。

「廣交會為我打開了對外貿易的第一扇門。」11月3日,作為黃埔國際財經媒體和智庫論壇活動之一的「對話廣交會」上,貝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邱智銘如是說。

今年是邱智銘第50次來廣交會,但他仍清晰記得首次參展的情形,「當時我們連固定展位都沒有,只能背著樣品箱一直走,找準時機就向客商推介」。

就這樣,邱智銘成功拿到一張1.4萬美元的訂單。搭上廣交會這趟快車,其企業快速發展,三年後營業額就達2600萬美元。「廣交會帶來的商機,對推動過去一批家庭作坊式企業成長、發展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不過,這扇「門」打開後,進來的不僅是訂單,還有技術、規則、模式、經驗、工藝和管理等等企業發展所需的資源,這推動了中國企業進一步發展和成長。

「開眼界、長見識、學本領。」邱智銘說,只有廣交會才能看到這麼國家的客商,而每個客商都有「絕招」,這對中國企業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我們就這樣跟採購商學做生意,比如懂得了要做國際生意,知識產權就是必須拿到的通信證」。

這折射出中國企業的成長。參展30年的深圳國瓷永豐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劉權輝就還原了這一歷程:「最早在廣交會,我們是有什麼就擺什麼賣什麼,後來客商開始拿著樣品或圖紙來找要求生產什麼,再後來,客商開始關心你創新了什麼」。

採購商亦從中獲益,並且許多仍視廣交會為必到展會。美國採購商Vlady參會已20多年,他說:「當時我並不知道去參加一個中國展會應該要有什麼期待,但當我看到這麼多產品時,我馬上意識到這是巨大機遇,後來我們也總能在這找到想要的產品和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隨著廣交會綜合平台功能不斷完善,尤其是進口展區的設立以及由此做到的「買全球、賣全球」,更讓廣交會的受益群體進一步擴大。

印度家紡企業Sarla Handicrafts (P) LT連續17次參加進口展,該企業總經理Anshul Aggarwal說,借助廣交會打開中國市場、對接全球市場,該企業銷量提高了一倍,「我在過去13年參加過全球100多個展會,廣交會的機遇全球沒有」。

同時,不管國內參展商、境外採購商還是進口展商,也都寄望廣交會能進一步提升全方位對外開放平台功能作用,以借此進一步分享中國擴大開放的紅利。

對此,徐兵說,下一步廣交會將進一步改革創新,以服務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包括搭建「賣全球買全球」的全方位對外開放平台,促進進口和全球貿易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