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七大著名心理學效應,學會一個受益終身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世界七大著名心理學效應,學會一個受益終身 職場 第1張

《致加西亞的信》作者Elbert Hubbert說,「沒有比剛剛度過假的人更需要假期的」。

無論是感覺心累,還是捨不得離開家,年都快已基本過完,上班族和學生都得重新回歸崗位,開始面對著真真正正的「新的一年」。

有人調侃,「我宛如戲台上的老將軍,背上插滿flag。那些2018年1月1日時說過的新年計劃,又在兩個月後又重新說了一次。」

為了新的開始,別再被自己的心理騙了。

了解這七個著名的心理學效應,做個明白人。

1.飛輪效應

假期過後,重新返回工作時總是異常艱難?面對工作,總覺得提不起精神,效率降低,甚至還會焦慮和神經衰弱?

有人說,這是典型的「節後綜合症」,也有人說,這是萬事開頭難的體現。

這不無道理,「飛輪效應」的理論正支持了這一點。

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復地推。

達到某一臨界點後,飛輪的重力和沖力會成為推動力的一部分。這時,你無須再費更大的力氣,飛輪依舊會快速轉動,而且不停地轉動。

飛輪開始轉動時需要的能量,其實是每次痛苦的突破拓展和積累。這是在為了形成屬於自己的體系而做準備。一旦體系能夠彼此支撐,那麼它的運作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

正如科學家富蘭克林說的,「如果有什麼需要明天做的事,最好現在就開始。

寫作文,最難的是開頭;造房子,最難的是打地基;準備迎接新的挑戰,過了心理的難關,之後的問題總會迎刃而解。

有人不信,說「反正萬事開頭難,然後中間難,最後結尾難」。可若是開頭不奮力一搏,連看到中間的機會都沒有。

相信「飛輪效應」不是追求一勞永逸,而是在一開始,和自己的打退堂鼓的心理打個架,別讓它拖住你前進的步伐。

2.蘑菇效應

踏出「舒適圈」很難。

很多剛剛開始工作的年輕人,總覺得自己不受重視。打雜跑腿,端茶送水,還會受到很多指責,批評,甚至代人受過,或者乾脆被無視,任其自生自滅。

指導和提攜,似乎總是落不到自己頭上。這種失落和碰壁感,如同被放置在陰暗角落里的蘑菇一樣。而「蘑菇定律」說的就是如此:蘑菇生長必須經歷這樣一個過程,人的成長也肯定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

達爾文曾經說過:要想改變環境,必須先適應環境。

當發現「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時,當一個人明明心胸擁有無限藍圖,卻只能在職場生涯的剛開始做著無聊的工作時。「前途茫然」的感覺,會持續著整個蘑菇時期——直到長得夠高夠壯,才會被人重視。

2009年,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上演了一場觀眾看不出「破綻」的演出。名不見經傳的演員Rachele被臨時通知頂替生病的主角凱瑟琳,演唱高難度的《木偶之歌》。

正在逛街的她,只有不到四小時的準備時間。當晚,因為平日紮實的功力積淀,Rachele出色地完成了演出,甚至刷新了高音記錄。

從此,她獲得了更多的演出邀約。若不是在平日的「蘑菇期」也不斷地積累,能見天日之時,也不一定能抓住這樣的機遇。

只有用現在每一秒的努力萌生,才能換取未來每一秒的不後悔。

所有的停滯不前和怯懦擔憂,都會延長成為「蘑菇」的時間,終有一日,因為平日的碌碌無為,而錯過一個又一個機會,無法對未來形成改變。

3.鳥籠效應

1907年,心理學家詹姆斯從哈佛大學退休,同時退休的,還有他的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

兩位學者圍繞著一個有趣的賭約爭論起來。詹姆斯說:「我有個辦法,一定會讓你不久就養上一只鳥。

卡爾森不信:「不可能,我壓根沒想過要養鳥。」

於是,詹姆斯為卡爾森送上一只精致漂亮的鳥籠。從那天開始,到卡爾森家里的訪客總會在看到空的鳥籠之後,關切地問他,「你養的鳥去哪里了?

卡爾森一次次的解釋只能換來客人更加困惑的眼光。久而久之,卡爾森不勝其煩,無奈只好買了一只鳥。

他被詹姆斯的「鳥籠」完完全全地控制住了,自我的意識消失、陷入了被別人操控的結果。

因為別人送了一只鳥籠,所以養了一只鳥。這就是鳥籠效應。

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無意識被其他事物操控的情況,也是鳥籠效應的體現。

人們常常說自己要「剁手」,卻仍不停地買著本不需要的東西。為了湊單買的衣服,卻常常要再花費金錢和精力,為了搭配而大費周折。

鳥籠效應於生活的影響具有雙面性,關鍵在於如何利用。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敞開的書比合上的書更容易讓人想讀。

這樣一來,人們看到打開的書頁便想拿起來翻翻,就更容易養成讀書的習慣。

不要讓「鳥籠」束縛你的生活。

減少不必要的,增加有效的,這才是鳥籠效應的真正啟迪所在。

4.野馬結局

管理情緒就是管理人生的開始。

學會管理情緒的人,已經領先了那些容易情緒失控的人一大步。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種吸血蝙蝠,常叮在野馬的腿上吸血。就像在豹子耳邊不停煩擾的蚊子,它們能吸飽血之後黯然離開,而不少野馬卻因為它被生生折磨死。

動物學家說,蝙蝠吸的血量非常少,遠不足致死。而這些野馬的真正死因是暴怒和狂奔。它們的劇烈情緒反應是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而吸血蝙蝠只是一種外界的挑戰。

因為一件小事而暴跳如雷,大動肝火,這樣的人往往難成大事,也難有大成就。

他們常常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造成了像這群野馬一樣傷害自己的結局。

生氣常見,可若不加控制,就會產生很嚴重的後果。

2017年11月,主演過《危情三日》、《護士長的故事》等電視劇的著名男星傑森·貝吉就是因為情緒管理方面出了問題,而遭到NBC電視台的內部調查。

長期以來,電視台經常收到同劇演員和工作人員對貝吉的抱怨,投訴他在片場非常易怒,甚至會對同事有冒犯性的言語和行動攻擊。

正是因為常常情緒失控,貝吉收到了正式的投訴。他也發出了一份道歉聲明:「我和情緒問題作鬥爭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會盡我所能的去彌補這些傷害。」

如果不能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那麼人生也會變得無法掌控。

當發現所有事情都不如意,先反思一下自己是否陷入了情緒的困境。

冷靜一下,總沒錯。

5.凡勃倫效應

雖然生活中,一般越貴的東西,購買的人越少。但美國經濟學家托斯丹·凡勃倫曾經提出: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能暢銷。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消費觀念的進步,人們更願意花更貴的價格,購買更加好的服務和享受。

其實,這一理論在職場中也能體現。如果想要得到「好價錢」,就要思考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加「值得」,放在更合適的地方待價而沽。

但就像有些人喜歡買奢侈品、開豪車、收藏古董,其中大部分是想通過凸顯審美的「小眾」來得到社會心理的滿足,而非真正在意其中的價值。

而自己的「身價」,有時候卻並不是外界的物質賦予的。提升自己真正的身份感,靠的是內修。

高曉松曾經和傳奇明星席琳·迪翁合作過。那次合作,席琳·迪翁和她的團隊表現出了極高的素質:在錄音前全部早早趕到現場、提前向合作方講解她的習慣、鼓勵合作方多提要求……

甚至,在工作結束後,高曉松還收到了她的感謝電話。電話里,席琳·迪翁非常真誠:「特別感謝你的幫助,感謝你今天的工作,我特別快樂。」

高曉松感嘆:給席琳·迪翁錄音非常幸福,越大牌的明星越不耍大牌。

正是因為高修養,讓她成為了人人敬佩的傳奇。

在工作生活中,提升修養才是擁有好口碑的根本,才能讓自己的存在價值得到提升,從而變得「搶手」。

6.南風效應

法國作家拉·封丹寫了這樣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

北風使出渾身解數,狂風呼嘯,試圖吹掉行人身上的衣服。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寒冷,便更加把大衣裹得緊緊的。

而南風徐徐地進行吹動,使天氣溫暖起來,陽光普照。行人因為覺得暖和,相繼脫掉大衣。

這場比賽,是南風獲得了勝利。

這就是有名的「南風效應」,也說明了在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時,一旦方法錯誤,那麼不但不會有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我們都很清楚「見人下菜」的社交法則。其實,不僅是在人際關係間,在工作上也是如此。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聰明的人需要擁有一定的「彈性」,溫柔靈活比極端刻板更有效果。

允許別人比自己優秀,是一種聰明的處世法則。

有的時候,處處給自己樹敵、只想著強硬地和對方比拼,最後吃虧的只能是自己。

因為花太多精力在這些看似狂風與暗湧的鬥爭上,勢必導致工作不精和事業發展緩慢。

但是,如果學會靈活地和自己的競爭對手相處,各取所長,互相合作。相處的方法一旦轉變,正面的效果就會有所體現。

這就是溫暖的南風力量。

7.毛毛蟲效應

為什麼覺得自己在2017年明明很努力,卻依然沒長進?

法國心理學家約翰·法伯做過一個實驗:將毛毛蟲首尾相接,圍成一圈放在花盆邊緣,在不遠的地方撒一些松葉作為它們的食物。

然而,毛毛蟲夜以繼日的不停繞著盆轉圈,沒有因為饑餓轉向食物,最終精疲力竭,相繼死亡。

很多人總是用「做了多少」來評價工作質量的優劣,並不關注結果。他們盲目地跟隨著既定的路線,從未想過重新思考「重生」的方向。

這是「埋頭拉車」,一味追求前進,但大多方向不明。終有一天傾盡所有才發現,做的都是無用功,而滿足感全都來自自我感動。

作家八月長安說,「我這樣的普通人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不斷安慰自己,無論經歷什麼,都將成為我的一部分。

然而真正的成長應該是,我懂得選擇讓哪一部分經歷成為我。全盤接受不過是懦弱。

在新的工作生活來臨之際,每個人也需要著尋找到自己的突破口。

如果覺得停滯不前,不要再埋頭苦幹,試著抬起頭,看看周圍是否有更廣闊的天地,更開拓的視野。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說,「我們的煩惱和痛苦都不是因為事情的本身,而是因為我們加在這些事情上的觀念。

全新的開始,認清自己的心,聰明前行。


來源於談心社(ID:txs163)

世界七大著名心理學效應,學會一個受益終身 職場 第2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