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中新網蘭州11月6日電 (南如卓瑪 趙銘銘)5日晚,甘肅甘南藏區的24名先天性患兒和家屬與「同心·共鑄中國心」志願者及來自北京各大醫院專家一同踏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這是「同心·共鑄中國心」公益組織繼今年7月在甘南藏區開展大型義診、送醫送藥後,再次對當時篩查的疑似病例進行復篩,最終確定24名患兒赴京免費治療。
「同心·共鑄中國心」大型公益項目自2008年發起以來,該活動組織以首都醫療專家為主的志願者隊伍,連續10年在邊疆民族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健康志願服務,內容涵蓋義診巡診、醫療培訓、精準扶貧、先心病、包蟲病等疾病的篩查和救助等。
北京來的「曼巴」:七縣一市先天性患兒慕名求醫
8歲藏族小孩照尕甲來自甘南曲縣尕海鄉秀哇村,幾個月前,他在「同心·共築中國心」首次甘南義診時,被篩查出疑似先天性心臟病。直到11月初,被志願者打來電話建議做復篩之前,照尕甲的父母並不知道這個病。「當時聽說學校裡檢查出了一些問題,但是孩子身體沒有不舒服,一切都正常。」其父親告訴記者,他們生活在草原深處,長期放牧,從小沒給孩子做過體檢,更不知孩子疑似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天壇醫院等專家4日在甘南合作市開展復篩。
「聽說從北京來了曼巴(藏語:醫生),我們昨天就趕到這裡了,希望他們能治好我孩子的病。」來自碌曲阿拉鄉的牧民列日波帶著2歲的孩子早早在醫院等候。他告訴中新網記者,孩子出生不久,在省城蘭州一所醫院被確診先天性心臟病,但因孩子太小,一方面經濟拮據,一直拖到現在。
圖為專家會診較嚴重的先心病患兒。 南如卓瑪 攝
當日,在專家坐診的甘南州醫院大廳裡,擠滿了慕名而來的家屬和患兒,孩子的啼哭聲不斷。他們來自瑪曲、碌曲、臨潭、卓尼、迭部、舟曲、合作等甘南州七縣一市,有的從幾十公里外騎著摩托車趕來,有的坐著大巴車走了五六個小時。高原初冬,寒風刺骨,一對對父母或懷抱嬰兒、或牽著孩子的手,在醫院裡排成長隊,等候醫生。很多家屬,因為擔心孩子查出重病,不停轉動手中的念珠,口誦六字真言祈福。
雪中踏上開往北京的「救心之路」
5日上午,被確診的孩子和志願者一起在甘南合作市等待出發。因下雪天氣,甘南到蘭州的高速公路封閉,一直到下午三點多,在風雪中坐上了開往蘭州的救援大巴車,約五小時後,趕到了蘭州火車站。
來自甘南臨潭縣柳樹鄉王家大隊的患兒寧一博是此次復篩中病情最重的孩子,剛滿8個月的他被母親楊紅芳抱在懷裡,嘴唇發紫,總是氣喘而哭鬧。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醫生楊靜告訴記者,正常人有2個心室,但寧一博只有1個心室,由於肺動脈狹窄,孩子一直處於缺氧、缺血狀態,必須及時治療。
這是楊紅芳的第三個孩子。幾個月前,專家在臨潭縣義診時,她帶著三個孩子去做了檢查,查出老三寧一博疑似先天性心臟病。「剛生下來就經常哭鬧,嘴唇一直發紫發青,總是一哭鬧就氣喘不上來,我們不知道怎麼辦。」楊紅芳告訴記者,縱使家中還有2個孩子需要照顧,而去北京治療路上也有很多擔憂,但一定不放棄這次機會,這對她的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救心之路」。
來自甘肅舟曲縣的1歲孩子楊語彤的父母抱著孩子,也和大家一同踏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原本有顧慮和擔心,但是有很多志願者幫我們拿行李,引導大家上車、就坐、吃飯,幫我們解決所有遇到的困難和臨時狀況,所以也就放心了。」楊語彤的母親告訴記者。
專家:藏區先心病發病率高 早期可預防
曾在西藏、甘南等多個藏區義診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醫師葉衛華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全國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平均水平在千分之四到六,但藏區的發病率到千分之十幾,總體比內地高,原因跟缺氧、高海拔有一定關係,尤其動脈導管未閉病種居多,抬高了藏區先心病發病率。
葉衛華說,事實上,藏區患兒中最多見的「動脈導管未閉」這類病,是早期可以預防和治愈的,比如孩子剛出生時,用藥物促進導管閉合。「但是藏區一方面衛生條件比較差,另一方面,整體健康意識較低,很多時候等到生病才去醫院,而不是從早期或出生開始就關注健康或者預防疾病。」他說,藏地普遍需要多宣傳健康知識,提高整體健康觀念和意識,實行早期干預和治療會減少發病率。
6日中午,患兒和家屬抵京。24名患兒將送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等十三傢俱有較高心臟疾病臨床診治水平和豐富經驗的醫院接受治療。同時,為了幫助解決患者的經濟負擔,「同心·共鑄中國心」組委會承擔患者全部醫療費用及患者陪同家屬的差旅生活費用。
據了解,北京13家參與治療的醫院已做好準備,除了組織院內專家對患兒情況開展會診、制定手術方案之外,考慮到與藏族患兒語言溝通的便利,專門騰出病房,安排家屬在醫院陪護患兒,每個病房配備優秀醫護人員,整個治療過程預計將持續一個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