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互動·創新:2018第二屆「科學與藝術」高峰論壇召開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科學出版社 副總經理 陳亮先生 主持開幕式

科學出版社總編輯李鋒先生:本屆論壇的舉辦以服務國家戰略發展為宗旨,其願景是通過搭建學術交流平台,形成「科學與藝術」學術共同體,尋求「科學與藝術」融合之根本,探索「科學與藝術」發展之新路,夯實「科學與藝術」學術理論地基,報批和承接部分國家科研項目,最終推動高校「雙一流」學科建設及新興學科建設,為大陸的科技創新及文化建設助力。

科學出版社 總編輯 李鋒先生 致歡迎辭

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龐茂琨先生:藝術與科學,堪稱人類文明發展的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兩者之間的緊密關係在中西文明的源頭就顯現出來,在整個現代文明的發端時期則尤為顯著。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人文學科與自然科學尚未分野,知識分子往往科技與人文兼修,科學與藝術兼通,達文西和歌德作為最典型的代表,成了人類智慧永遠仰望的泰山北斗。隨著現代知識體系的建立,藝術與科學漸漸被人為割裂,同時精通著科學和藝術的頭腦成了某種奢望。今天,科技發展使我們越來越感覺到,藝術與科學的融合已經是人類文明是否能再創高峰的必然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說,今天的論壇事關重大,探討的是整個人類文明經過現代性洗禮,各個學科高度分化、各自長足發展之後再走到一起的可能,是反思現代文明發展和學科分化本身的問題,並尋找新的文明生長點。

四川美術學院 院長 龐茂琨先生 致歡迎辭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先生:藝術與科學之間的關係就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人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而研究科學與藝術的問題,是研究人類的根本問題之一。藝術家和科學家聽起來是兩個不同概念,而實際上是一樣的,因為他們的精神世界追求、價值追求是一樣的,他們的意志和毅力是一樣的,他們的不懈探索是一樣的。在很多成果中,特別是科學家研究科學過程中,大自然的美滲透到他的研究方式中,也滲透到他的科學創造中。

中國美術館 館長 吳為山先生 致辭

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先生:科學是對客觀事物的理性思維、探索和認知,其精髓是發現、是創新、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思想源泉和強大動力,藝術是對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形象生動表達,源於實際卻高於實際,充滿著精神靈魂和感情色彩。二者都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文明的璀璨名著,沒有它,整個社會就會變得黯淡無光,整個人類將走向死亡。萬物皆有理,自然最神奇,科學與藝術的靈感,許多是來自大自然的啟迪。所以讓我們用科學陶冶藝術,用藝術裝點科學,使科學和藝術迸發出更燦爛的光輝。

中國科學院 院士 劉嘉麒先生 致辭

主題報告(第一部分)

四川美術學院 研究生處 處長 蘇永剛教授 主持

主題報告一:科技時代的藝術教育

張傑(四川美術學院 教授 副院長):本報告主要從四個層面闡述:一、藝術與科學的當代關係;二、科學素養與人文精神;三、藝術家的科學思維;四、作品中的藝科之道。

科學的思維和藝術的思維都是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而且是缺一不可的方式。就像我們對世界進行數字化一樣,本來世界是非常豐富的,科學家通過阿拉伯數字把現實生活歸納化,給它進行一種編碼,這種編碼是非常單純的。把這種編碼再通過我們的復原,成為現實的畫面,它又是非常豐富的。也就是說藝術與科學認識世界的方式實際上是一種編碼轉換的構成,構成了我們來表現世界、認識世界的一種有效方式。這是從思維層面,科學與藝術之間的聯繫。在科技時代的藝術教育對人的培養,科學素養與人文精神就提到了重要層面,需要我們進行關注。當代教育的初心就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不管是科學教育、藝術教育,最終的目的都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一個人的全面發展,還有就是要具備獨特的觀察視角,就像我們繪畫創作一樣,從側面、正面、俯視、仰視,觀察的對象是不一樣的。

四川美術學院 副院長 張傑教授

主題報告二:VR/AR:科學、藝術和工程

周明全(北京師范大學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教授):虛擬現實是科學還是藝術?但它必須工程化。就像我們當年的瓷器,如果僅僅是藝術的話,那瓷器永遠只是在皇宮裡用的東西,現在瓷器生產廠家也賺大錢了。虛擬現實不能僅僅是個藝術、僅僅是科學,還要工程化,怎麼工程化?讓虛擬現實從藝術家的小作坊裡走出去,所以虛擬現實要工程化。人工智能不能取代虛擬現實,虛擬現實離不開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解決了虛擬現實的許多問題,使虛擬現實更美好、實用。我的課題是傳統文化和人工智能加起來在虛擬現實中的應用,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做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虛擬現實的傳承和發揚。

北京師范大學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周明全教授

主題報告三:媒體建築:未來城市建設的基礎設施

常志剛(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 教授 副院長):達文西不僅僅是藝術家、科學家,他還是建築師。我想說的一個重點是,現在大家都在互聯網上、在媒體(手機、電腦、電視)上進行交流。但在出現互聯網技術前,我們是怎麼交流的呢?是誰創造交流的呢?是建築師!建築師在政府的授意之下建設、規劃這個城市。建築師把城市打造的有廣場、有集市、有居住、有咖啡、有酒吧,這些都是誰在規劃?建築師!

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 副院長 常志剛教授

主題報告(第二部分)

四川美術學院 當代視覺藝術研究中心 副主任 李敏敏教授 主持

主題報告四:藝術小鎮與文化科技創新

丁方(中國人民大學 文藝復興研究院 教授 院長):通過對人類各主要文明中的藝術精品進行技術藝術學層面的研究,揭示出隱藏在物質材料背後的文明傳播與創作奧秘。一流學科孵化和建設,把科技納入教育體系,融合世界各國的經驗,打造充滿中國文化自信的版本,以此推動一帶一路國際文旅研習產業的蓬勃發展。「一帶一路」國際文旅研習產業的概念是我們提出的一個設想,是一個跨界綜合創新的概念。

中國人民大學 文藝復興研究院 院長 丁方教授

主題報告五:人工智能驅動的創新設計

胡潔(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 教授 常務副院長):今天的主題是「科學與藝術」,大家認為科學在左,藝術在右,是因為從功能的角度,左腦負責科學,右腦負責藝術,但我認為科學和藝術是完美統一的,今天將重點介紹人工智能這一科學技術對於藝術設計的驅動機制。人工智能經歷了60年的發展歷史,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兩個境界:學習與創新;藝術家的成長是從學習到創新的過程,人工智能的藝術創作是完全新的一個領域,它已經初步做到了從學習到創新的完美閉環,它可以進行藝術創作、平面設計、產品設計等。

上海交通大學 設計學院 常務副院長 胡潔教授

主題報告六:天體油畫的起源與現狀

張鵬(瀋陽師范大學 美術與設計學院 教授 院長):「科學與藝術」在反思和互動中做到創新發展,天體油畫涵蓋科學透視藝術,藝術也助力科學傳播,科學與藝術的融合引發天體油畫創作的反思,增進了藝術與科技互動的創新思考。天體油畫創作離不開天文學家、物理學家等科學理念的對接和輔助,將天文科學的概念圖形化,用意象繪畫的方式來表現宇觀世界,體現了思想認知和科學觀念的綜合,天體油畫既發展了中國太空美術的藝術形式,更是對中國天文學及藝術與科學實踐活動的一個補充。

瀋陽師范大學 美術與設計學院 院長 張鵬教授

主題報告七:設計的進化

蔡新元(華中科技大學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教授 「千人計劃」專家 副院長):當今世界高速發展的科學技術正在改變著世界每一個角落,藝術與設計也難於幸免。事實上藝術設計的每一次重大的轉向和變革,也都能找到技術的因素。隨著新經濟,虛擬現實,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發展,設計有該何去何從?蔡新元教授用「進化」的概念,通過大量案例分析預測了設計學發展的趨勢,一、通過技術的引入豐富其內涵、研究工具和方法使設計學本身更具有應變性和時代性;二、通過與其他主流學科的交叉融合,創造新的學科門類。蔡新元教授尤其談到「人」的問題,設計師才是這一場變革的對象,設計永遠不會消亡,設計師的教育與轉變才是關乎設計進化的核心,也是留給我們設計教育工作者的世紀之問!

華中科技大學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副院長 「千人計劃」專家 蔡新元教授

主題報告八:促進科學藝術融合,提高作品科技含量

邱成利(科技部 引智司 科普處 處長):作品要提高科技含量,首先要普及科技知識。院士一直在講科學性、科技作品的靈魂,所以普及科學知識是最關鍵的,這是一個根本,無論你用什麼方式、什麼方法。但我們好像習慣演講、講座,在其他方面好像乏善可陳。我們應該在做直接科普的同時做好間接科普,要把藝術巧妙的融入在作品中。科學沒有藝術是乏味的,藝術沒有科學是沒有力量的,所以應該往哪邊走?不是往科學那邊走,也不是往藝術那邊走,是應該形成合力,這樣才能產生偉大的作品!

科技部 引智司 科普處 處長 邱成利教授

主題報告九:紀錄、虛擬與體驗——數字媒體敘事的設計

葉風(北京電影學院 數字媒體學院 副教授 副院長):現實和虛擬之間需要通過數字的媒介來進行,但如何把握就變成了藝術家的能力。我們在數字化驅動產品形態的時候,如何去把握生命的改動?我分了一下類,現在的生活是主題化生活,農耕時代很難,現在消費讓我們有條件和感受不同的主題故事,像我們為什麼要看電影、聽說書、看戲劇,在那個時代是個面對面的時代,不是你在那個現場。所以數字媒體講故事的方式是試圖讓你進到現場或者貼近現場。我分了兩類:一是嵌入式敘事;二是封閉沉浸式。

北京電影學院 數字媒體學院 副院長 葉風副教授

主題報告(第三部分)

科技部引智司 科普處 處長 邱成利教授 主持

主題報告十:智能媒體與虛擬現實科研與教學應用

王建民(同濟大學 藝術與傳媒學院 教授 副院長):同濟大學在汽車交互方面的設計做得比較深,怎麼利用新媒體的手段做測試評價是十分重要的。由於進行學科建設,同濟大學依據本身資源、位置、特色來進行課程設置,我們開設了「生命藝術」等課程,主要由藝術類、設計類的老師與生命科學的老師合力進行上課,這樣就促成了多學科的融合,呈現了「科藝」融通發展,對於新型人才的培養起到至關的重要性。同時,在科研中,我們團隊將「傳統媒體+藝術表現+技術分析」進行融合,做到學科交融創新。

同濟大學 藝術與傳媒學院 副院長 王建民教授

主題報告十一:藝術家的科學思考

邵曉峰(中國美術館 研究與策劃部 教授 負責人):歷史上將藝術、科學的重要性與相互關係闡釋得最有力的是徐悲鴻,他曾說:「夫科學之豐功,美術之偉烈,燦爛如日,懸於中天。」堪稱古今中外探討科學、美術地位及關係最為簡明扼要、振聾發聵的言論。他還有7條探討二者關係的論述,均源自我主編的《徐悲鴻全集·文論卷》。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為南仁東等近百位科學家塑像,並認為在科學發展中塑造了人,成就了社會文明,提煉了人的精神。成為當代藝術家勤於思考藝術、科學關係的代表。我還認為,科學、宗教、藝術(涵括文學)者,人類三學鼎立也。科學實為人類藝術化之空間、環境及物質而不懈探索;宗教所營造之天堂、淨土亦為高度藝術化之理想世界也。基於此,世人擇藝而為,誠高尚使命也。具鑽研之熱忱,表現之雄心,矢志不渝,永不駐足,即具正進心態也,於藝術創造中具永恒魅力。

中國美術館 研究與策劃部 負責人 邵曉峰教授

主題報告十二:名畫中的數學密碼

梁進(同濟大學 數學科學學院 教授):數學和藝術在哲學的層面上是殊途同歸,高維連通的。它們的思維方式有共性有差異,它們的天地有各自的「時空」。通過介紹我的新作《名畫中的數學密碼》,並用數學的眼光鑒賞達文西、拉菲爾、米開朗基羅、莫奈和凡高等藝術大師的一些名畫,沿著文藝復興、工業革命等歷史腳步,分析幾次數學危機和藝術轉形的起因,解剖數學和藝術是如何用互相影響,交織前行的,從而進一步探索它們在未來發展作用,發現名畫中的數學密碼。

同濟大學 數學科學學院 梁進教授

主題報告(第四部分)

清華大學 美術學院 張敢教授 主持

主題報告十三:藝術與科技交匯的千高原

俞堅(中國美術學院 科研創作處 教授 處長):藝術與科學的融合,需要有一個超越各自學科偏見的對話平台,共同回到生活之用的源點,有助於展開藝術與科學的協同創新。而從生活之用出發,需要解決好問題—願景導向的結合,系統—辯證分析的結合的關係,構建藝術與科學跨界創新、協同融合的千高原。

中國美術學院 科研創作處 處長 俞堅教授

主題報告十四:基於動作捕捉的虛擬偶像生成

鈕建偉(北京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 副教授 副主任):「科學與藝術」的交融能夠很好的服務於社會,動作捕捉應用在醫療康復的專業級健身或者體育運動,也有軍事應用。據統計,65歲以上的老年人傷害致死的第一大原因是什麼?是跌到。現在大陸有很多空巢老人,作為子女的我們非常希望能夠從動作捕捉上知道空巢的父母在老家是什麼狀況。動作捕捉還有和藝術教育相關的,無論是東方的太極,還是西方的芭蕾,或是大提琴、小提琴、鋼琴、舞台藝術、話劇、歌劇、音樂劇。動作捕捉發展最好的是影視娛樂,所謂的ACG產業,騰訊、阿里等都在搞ACG。

北京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 副主任 鈕建偉副教授

主題報告十五:學科交叉與設計創新

徐迎慶(清華大學 美術學院 教授 長江學者):清華大學最近在交叉學科做了新的嘗試,成立了未來實驗室,它的主要任務是希望本著不斷創新、探索未來,特別是突破學科壁壘的使命感來開展跨學科的交流和發展,推動學科的建設和發展。清華是工科院校,希望計算、傳播、媒體、藝術匯聚合一為願景,通過技術創新,對人類認知、互動、邏輯產生變革,促進人機物融合社會發展。我們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人機物結合,我們有五個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是根據教授來定,比如我們有未來人機物融合中心,現在已經開展一些工作;第二個是未來教育與醫療研究中心,做了些無障礙的設備和家庭數字健康等等;第三個是未來人居研究中心,針對建築材料、居住環境、居住體驗等做研究方向;第四個是數字化先進製造研究中心,第五個是未來材料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 美術學院 長江學者 徐迎慶教授

分論壇報告(分論壇一)

分論壇一總結(雒三桂教授):分論壇一的嘉賓們在規定且有限的時間內積極踴躍發表自己的學術觀點,我現將部分嘉賓的學術觀點予以總結:

李懷生高級工程師(北京清尚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作了題為「數字藝術與展陳空間設計」的發言:藝術與科學的融合是21世紀藝術及設計發展的大趨勢,美術館、博物館的數字化,最終也將成為建設虛擬藝術世界的基石,藝術展示率先進入虛擬世界將引發一場革命,藝術朝著虛擬世界邁進的步伐已勢不可擋。這是一個開放、充滿未知可能性的領域,是藝術新知識生成的地方,它擴大著我們關於藝術的知識邊界,也豐富著、改變著我們的感官認知。科學和藝術好像獨立,卻大有交集。而他們的交集點,正是人類創造奇跡的潛伏地。只有藝術和科技在彼此中交融中才能找到恰當的位置,才能彼此共生共贏。

喬洪教授(四川師范大學 服裝與設計藝術學院 副院長)作了題為「從設計教育看科學與藝術的融合」的發言:科學求真,藝術求善。真、善、美的統一是個古老的命題,在面對創新發展的時代背景中,對傳統的設計教育模式要進行反思!根據2018Gartner曲線揭示的智能技術發展的趨勢分析,分為五大趨勢:大眾化的人工智能、數字化生態系統、DIY式的生物破解、透明的沉浸式體驗、無處不在的基礎設施。這些因素將對設計行業和設計教育產生深刻的影響!未來的社會應該向著更加開放、更加人性、更加包容的發展。設計不會被技術代替,而是繼續進步。

李曉魯教授(中原工學院 中原服飾文化與藝術設計中心 主任)作了題為「‘新的綜合’——中原工學院設計學學科交叉人才培養情況探索」的發言:中原工學院設計學學科的發展及人才教育符合「科學與藝術」融合的理念,本校設計學學科圍繞地方經濟和中國設計產業進行創新,提出發揮設計系統整合功能的「新的綜合」(藝術與科學、技術、工程、新媒體的新的綜合)的學科研究理念。

胡璽丹高級工程師(上海科技館)作了題為「科技類博物館科藝創新融合的探索與思考」的發言:上海科技館以科學傳播為宗旨,以科普展示為載體,圍繞「自然o人o科技」的大主題,有生物萬象、設計師搖籃、智慧之光、信息時代、機器人世界、探索之光、人與健康、宇太空地等常設展廳,一直致力於「科學與藝術」融合發展的研究和展覽,服務於社會受眾。

王春菊高級教師(中科院 幼兒園 總園長)作了題為「幼兒科普及審美教育的重要性」的發言:中國科學院幼兒園遵循「幼兒的主體性發展」原則,以主題活動的形式進行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領域教育,鼓勵幼兒進行自然探索的熱情,點燃終身熱愛科學的火花,啟迪對「藝術美」的追求。

張傑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學)作了題為「虛擬科技時代下的視覺藝術傳播趨向」的發言:當前全球處於「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的時代下,事物與人的聯繫存在於網路化與信息化、數字化狀態。虛擬科技時代,開啟了人工世界的新紀元。虛擬數字時代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形成的數字多媒體世界,人機交互應用的全面普及,數位書籍的推廣,圖像的易復制、易傳播、節約現實空間,其更新及時性,便攜性,形成數字產品和視覺融合產生的虛擬網路藝術傳播,使視覺藝術產生新的變化,視覺藝術的大眾普及率迅速提高。

分論壇報告(分論壇二)

分論壇二總結(李建盛研究員):分論壇二的嘉賓們發言都很踴躍,學術觀點也十分獨特,因時間問題,有幾位嘉賓發言「未盡興」,待第三屆論壇建議增加分論壇嘉賓發言時間。我現將分論壇二發言嘉賓的學術觀點予以總結:

劉道廣教授(東南大學)作了題為「論設計是生產力」的發言:設計的實踐體系自有其流程,設計教學的課程系列就是一整套設計的「思想方法」。簡言之,這一套思想方法就是從數據入手,歸納得出其「藝術造型與色彩」及與相應的功能匹配。提交「技術」工程師完成功能各項要求(含材料及工藝),完成產品。設計教學如參考設計實踐流程的規律,就可以依據自身的條件,在師資引進及培養方面有偏向的發展,若干時間後,有自我特色的設計院系會在蕓蕓眾多的設計教學界脫穎而出,成為發展「生產力」的推手。

周文成經理(中青奇未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作了題為「折紙藝術與科學」的發言:折紙是一門古老的造型藝術,根源於中國傳統紙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隨著現代折紙的發展,折紙數理學、折紙工程學等一系列折紙理論普遍應用在科學領域,讓折紙藝術與科學的聯繫越來越緊密:藝術家創造了豐富的折紙造型;數學家致力於平面映射到立體的折疊算法研究;而工程師們更是想方設法做到折紙結構在工程中的各種應用,例如太陽能帆板等大型空間可展結構、新型超材料、可變形機器人等。

李豐博士(四川美術學院)作了題為「科藝融合探索實踐心得」的發言:四川美術學院藝術與科學研究所的三個理論方向以及跨學科人才培養的經驗。第一個理論方向為借助科技史視角來解讀分析藝術史和藝術概念,第二個為從虛擬現實哲學引申出VR藝術理論的研究,第三個為對以實驗心理學為代表的科學實證方法與藝術理論傳統的概念分析方法之間的方法論差異性比較和融合可能性。跨學科人才培養經驗來自於由研究所參與執行的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藝術與科技跨學科創新型創作人才培養項目,一是培養計劃中對人文,技術,創作三個板塊的設置,二是對學員作為科技藝術創作的統籌者組織者的培養目標定位。

李銘韜副教授(中央戲劇學院)作了題為「無流之洪:當下科學與電影創作」的發言:從技術、藝術、美學、意識形態四個層面,科學都對電影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以藝術層面為例,科學的發展為電影提供了新的素材、故事原型和劇作技巧。自古以來,天文學的發展助力了古代中國、希臘、羅馬的星座神話體系的構建。鮮有人知道,正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使當代電影劇作的時空敘事發生了巨大變化,例如《大話西遊》敘事結構就受到了科普小說《愛因斯坦的夢》的影響;幾何學的分形理論也被一些劇作家運用到電影中,用來搭建故事架構。物理領域的一些概念應用於劇作和評論,誕生了「劇作動力學」「情感力學」「場」等。

歸根究底,科學和藝術的終極目標都會回歸到最基本的人文主義,讓世界更美好。每一位優秀的科學家同時也將是一位潛在的好作家、藝術家。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丁西林是建國以後當代最優秀的劇作家之一,就是極好的例子。

張曉黎教授(四川師范大學服裝與設計藝術學院 名譽院長)作了題為「科學與藝術在時尚產業中的應用」的發言:

劉世軍副教授(廣西師范大學 副主任)作了題為「科藝融通在高校教學及科研中的應用」的發言:法國19世紀著名文學家福樓拜在談到藝術與科學的關係時,曾經做過一次非常生動的比喻,他說:「越往前走,藝術越要科學化,科學也要藝術化。兩者在山麓分手,回頭又在頂峰匯集。」藝術與科學的關係,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變得越來越緊密。因為我是廣西師范大學設計學院的老師,就簡單談談藝術與科學對設計教學的影響。藝術與科學的關係,在現代設計領域變得重要,它們如鳥之雙翼,輔助設計走向深化,科學使設計有深度,藝術讓設計有溫度。但是各位是否想過,過度的藝術化,會讓設計變得很尷尬。因此,當我們從美術學院獨立出來之後,我們在設計教學中就在思考如何擺平二者的關係。設計教學是走向藝術化?還是走向科學化?從現階段來說,我們趨向於更注重科學。因此,我們加強了科學性課程的設置,比如人機工學、虛擬仿真技術、計算機編碼等。

論壇總結

龐茂琨先生(四川美術學院 教授 院長)進行論壇總結:科學與藝術,這兩者每個領域本身就是龐大而複雜的,凝結和濃縮了人類文明的精華,而將兩者合在一起又構成更大的話題。可喜的是,我們看到,本次會議不是對科學與藝術的關係的泛泛而談。會議議題對四個議題的設置:科學透視藝術;藝術助力科學傳播;科學與藝術融合發展現狀的反思;藝術與科技創新方法論,就是期望能夠將討論紮紮實實落到實處。事實上,從會議成果來看,各位專家的發言的確緊扣議題,條分縷析,論述和闡明了「讓科學與藝術在反思和互動中做到創新發展」這個會議主題。

我觀察到,好幾位專家的主題報告是關於虛擬現實或人工智能的。這一方面說明了這兩項新興技術在新時代藝術創作中的潛力,讓我們有理由相信,將尖端科技應用在藝術創作中也會給作品本身帶來前沿屬性;另一方面,這也說明越來越多基礎科學或工程技術背景的專家正加入到藝術與科學的研究和實踐中來,這本身就是極其振奮人心的。

本次論壇的順利召開,離不開中國科學院的鼎力支持和鼓勵,在此我對中國科學院表示感謝,並對首屆科學節的圓滿成功表示祝賀。我還要感謝我們的共同承辦方科學出版社的朋友們,他們承擔了大量會務準備和組織工作,特別是提供了優渥的會議環境讓我們得以齊聚一堂,感謝他們!我還要感謝今天到來的媒體朋友們,他們對論壇的宣傳和報導使得本次論壇有了更加廣泛的持久的影響力。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新時代。經歷40年改革開放進程,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和進步,並正在邁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征程。而在座各位同仁共同致力於的科學與藝術跨學科發展事業正是這個征程的有機組成。在開幕致辭中,我說希望這次高峰論壇為我們共同打開一扇窗,提供一個前所未有的新視角。現在我希望能這扇窗能保持持久的敞開狀態,並期待明年這個時候我們能更上一層樓,在更高的視角上審視科學與藝術的融合與創新。

四川美術學院 院長 龐茂琨先生 論壇總結

來源:騰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