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禦窯瓷器數百年後故宮「合璧」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明禦窯瓷器數百年後故宮「合璧」
展至明年2月22日 憑故宮門票可免費參觀

今天上午,「明代禦窯瓷器——景德鎮禦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嘉靖、隆慶、萬歷瓷器對比展」在故宮博物院景仁宮展廳開幕。298件(套)展品全面展現禦窯風采,這次展覽也讓分離數百年的瓷器「再聚首」。展覽展至2019年2月22日,不單獨售票,憑故宮門票入院後可免費參觀。

傳世品與落選品對比亮相

本次展覽由故宮博物院和景德鎮市政府聯合主辦。從2015年至2017年,故宮博物院與景德鎮市政府聯合舉辦了5項以明代禦窯瓷器為主題的系列展覽,包括「明代洪武、永樂、宣德瓷器對比展」、「明代成化瓷器對比展」、「明代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明代正統、景泰、天順禦窯瓷器展」及「明清禦窯瓷器——故宮博物院與景德鎮陶瓷考古新成果展」。

本次展覽將是明代禦窯瓷器對比系列展中的最後一個。

展覽旨在通過將明代景德鎮陶廠或禦器廠遺址出土的落選品,如修復件或殘片標本,與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傳世品以對比的方式進行展示,以較全面地反映明代禦窯瓷器所取得的高度藝術成就,為觀眾提供一個全面了解明代景德鎮禦窯燒造瓷器品種和欣賞標準器的機會。

分離數百年瓷器再度聚首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早在20世紀70年代,位於今景德鎮市珠山的明代禦窯遺址已零星出土過一些明代禦窯瓷器殘片。80年代以來,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配合基本建設工程對明代禦窯遺址進行過多次局部考古發掘,取得豐碩成果。出土的數以噸計的禦窯瓷片標本和窯具,成為研究明代禦窯生產制度和燒造瓷器品種的珍貴實物資料,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廣泛影響。

隨著對出土瓷片標本的不斷修復、展示和出版,人們發現其中有大量瓷器標本可以與傳世品相互印證,而且寄希望於能看到將傳世品與出土物進行對比展示。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兩代皇家建築——紫禁城及皇家收藏品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所藏明代禦窯瓷器不但數量多,而且質量精,與景德鎮市政府聯合舉辦傳世與出土明代禦窯瓷器對比展,可謂「珠聯璧合」。單霽翔指出,舉辦這樣的展覽,是讓分離數百年瓷器的一次再聚首。

298件(套)展品展現禦窯風采

本次展覽按朝代分為三個單元,每個單元均按品種展示,分別為濃麗明艷——青花、黃地青花、青花加礬紅彩瓷器;純淨雅致——單色釉瓷器;色彩繽紛——雜釉彩、鬥彩、五彩、紅綠彩瓷器;深遠影響——後仿嘉靖、隆慶、萬歷朝瓷器等,另遴選少量民窯瓷器加以對比,展出文物和標本總計298件(套)。

展出的嘉靖朝青花纏枝蓮托「壽」字蓋罐、澆黃地青花龍穿纏枝蓮紋大盤、祭藍釉爵、瓜皮綠釉錐拱雲鳳紋尊、黃地紅彩海水雲龍紋蓋罐、五彩魚藻圖蓋罐等,隆慶朝青花龍鳳紋提梁壺、青花龍鳳紋圓盒、澆黃釉錐拱雲龍紋碗等,萬歷朝青花龍穿花紋帶蓋梅瓶、青花折枝桃紋梵文蓮花式洗、青花瓷碑標本、黃地綠彩錐拱雲龍紋蓋罐、五彩龍穿花紋盤、青花五彩魚藻紋蒜頭瓶、五彩鏤空花卉龍紋長方盒、五彩海水雲龍紋六棱蟋蟀罐等,均堪稱難得一見的珍品。觀眾可以通過這些展品領略嘉靖、隆慶、萬歷朝禦窯瓷器燒造所取得的藝術成就,以及禦器廠嚴苛的揀選標準。

本報記者 孫樂琪 文並攝 J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