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庭醫生做居民健康「守門人」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讓家庭醫生做居民健康「守門人」
羅湖醫院集團以「強基層、促健康」為經營目標,其做法將在全省推廣

羅湖區家庭醫生為居家養老者上門服務。南方日報記者 魯力 攝

■開欄語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時,特別要求深圳「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方向前行,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

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表示,深圳將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繼續成為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改革開放的試驗平台、改革開放的開拓者、改革開放的實幹家。

改革是進行時。今日起,南方日報推出「改革不停頓——來自深圳一線的報導」,帶您走進深圳改革現場,聚焦改革新實踐,感受改革之城的跳動脈搏。敬請垂註。

●策劃/統籌:呂冰冰 張東方 張瑋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蘇梓威

「2018年底前,每個地級以上市至少選擇一個縣(市、區)作為試點,推廣深圳羅湖醫院集團以‘強基層、促健康’為醫療聯合體經營核心目標,以醫保基金總額預付為主要利益導向機制,以家庭醫生為居民健康‘守門人’的經驗。」

10月14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印發廣東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通知明確了50個改革近期重點工作任務,其中便包括在廣東省推廣深圳羅湖醫院集團的經驗。

老城區羅湖的管理總是有新思路,羅湖醫院集團被推廣的做法,亦是推行3年有餘的羅湖醫改的核心所在。2015年8月,深圳以羅湖區為試點,啟動以行政區(功能區)為單元的醫療機構集團化改革,推動醫療衛生服務向「以基層為重點」「以健康為中心」轉變,讓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負擔、看好病」。

A 對居民一輩子的健康負責

不生病、不生大病,還是有個好醫院給你看病,選哪個?當然最好是不生病了。

「羅湖醫改」轉變了辦醫方向,讓醫院從「重醫療」到「重健康管理」。深圳羅湖醫院集團院長孫喜琢在多個場合表示:「我們要從現在的以醫院為中心轉變成以人民健康為核心,我們原來追求的是看多少病、開多少刀、開多少藥,現在更關注老百姓怎麼能夠更健康,這就是我們的方向。」

東門社康中心位於湖貝路,走進去的第一感覺,人氣特別旺。這裡,不僅有各種大牌專家坐診,藥品齊全,有時候,還能遇見澳大利亞來的全科醫生在這兒「帶班授徒」。

「羅湖醫院集團通過各種政策把醫生引下去,二三級醫院的專家在社康開設工作室,家庭醫生入戶充分了解居民的健康情況;在社康檢查,報告由集團醫院集中出,社區看病服務與醫院相同,居民有了信任感,自然就分流到基層。」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黃葭燕曾在全國醫聯體建設現場推進會上表示,「更值得一提的是,以前有病才去看醫生,而羅湖做的是沒病先預防,先做疾病篩查,這就是大健康的概念。羅湖模式為全國醫聯體建設提供了很好的改革思路。」

「陳伯,我是陳醫生,你有沒有不舒服?我們現在要先幫你沖一下尿管,好不好?」黃貝嶺養護中心全科護士陳小丹在進行一系列檢查前的貼心問詢,讓患有白內障的陳伯知曉了為他服務的醫生是誰、接下來要做什麼檢查。這是南方日報記者最近跟隨羅湖區家庭醫生「走家床」所見到的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場景。

在羅湖,全科醫生以家庭醫生的身份走進居民生活。這群「健康守門人」取得的成績十分引人矚目:目前羅湖區全科醫生394人,每萬人口全科醫生3.88名,預計今年底達到每萬人口全科醫生4.89名,提前做到全國2030年目標。

一個生活在羅湖的居民,從出生到養老,一生的健康都有專業人士幫助打理,這樣的美好願景伴隨著羅湖醫改正逐漸清晰:家門口的社康中心基本能滿足日常治療;就算去醫院也不再擔心找不到熟人,家庭醫生就是你的「私人定制」,「你有自己的家庭醫生嗎」成為流行問候語……

B 新醫保支付制度改變就醫模式

在省市相關部門的支持下,2016年1月,羅湖區率先在深圳試點醫保費用「總額管理、結餘獎勵」制度改革,就是以轄區內的簽約居民為對象,將上一年度基本醫保大病統籌基金和地方補充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總額,加上本年度全市醫保支出平均增長比率值,打包給羅湖醫院集團,年終清算時,若有結餘,就獎勵給醫院集團。

對此,孫喜琢表示,在這樣的整合型醫療模式下,就一定是預防、治療、康復一體化。「這種一體化不是簡單地形成一個團隊,而是利益要綁在一起,所以我的大醫院會希望百姓更健康,因為花的錢是你的,同時不限制就醫的去向,這樣百姓就有了更多的選擇。」

在「總額管理、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的付費制度下,醫院對醫生的績效考核必然會發生較大轉變:由過去通過過度診療、大處方、開高價藥為醫院帶來較大效益,轉變為合理診療、少開藥、開性價比高的藥,為醫院帶來較好的效益。這樣,醫療機構的藥品使用結構將發生根本變化。

這種改變進而促進了新的就醫模式的形成。

所謂新的就醫模式,即是重新調整和明確了醫院和社康中心的功能定位,醫院逐漸向提供危急重症、疑難複雜疾病的診療服務和科研教學轉變,社康中心逐漸向提供常見多發病診療、預防保健和公共衛生服務轉變。

同時,羅湖醫院集團還設置了健康診斷車,可以開到轄區的預約社康中心門口,為社區居民進行疾病診斷、疾病篩查和體檢,解決了一些社康中心不能做拍片、B超檢查的難題。

在醫院集團一體化運作架構下,區級綜合醫院與社康中心成為醫療聯合體,從專家下社區、上下聯動,到診療方案一致、用藥目錄一致、質量保障機制一致等方面協同服務。

C 盡力讓羅湖居民不患晚期癌症

最近,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則噩耗刷屏:央視前主持人李詠在美國經歷了17個月的抗癌治療之後,於2018年10月25日凌晨5時20分去世。

如何與癌症這一疾病鬥爭,羅湖正在努力。以胃癌為例,羅湖醫院集團眾循精準醫學研究院於2018年5月末完成了首批「基因全覆蓋——七種高危癌症早篩」基因檢測部分,發放報告3600餘份。9月底,第二批「基因全覆蓋——七種高危癌症早篩」項目公布,覆蓋肺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膀胱癌、乳腺癌(女)、前列腺癌(男)七種城市高發腫瘤疾病,市民報名即可進行免費早篩。

羅湖醫院集團還有一個最高目標,那便是讓羅湖區的居民不患晚期癌症。「如果我們羅湖區的老百姓得了惡性腫瘤,我希望他的生存率可以活到超過5年。」靠什麼做到?靠早期發現,靠腫瘤的管理,靠惡性腫瘤的不亂治療。「我們原來是以醫療、治病為核心,現在以健康為核心,這是羅湖改革的追求目標。」孫喜琢說。

時光荏苒,羅湖醫改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獲得國家、省、市主管、衛生行政部門和專家的肯定。2017年9月1日,國務院醫改辦在深圳召開全國醫聯體建設現場推進會,進一步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總結全國醫聯體建設工作進展情況,現場交流和推廣深圳市羅湖區、安徽省天長縣以及其他典型地區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