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為什麼你無法通過努力工作,變得更有錢?
只要你所解決的問題,層次跟以前一樣,你就無法通過努力工作變得更有錢。
1
寫過一篇講職場規劃的文章,後台收到消息:「工作五年多了,最近壓力特別大,不知道是不是該跳槽,還是轉行……」
我問他:「你有多久沒漲薪水了?」
他回答:「不是錢的問題……」
說不是錢的問題,意思是說,錢是個解決不了的問題,所以不能算問題了。
職場中人,只要沒有財富自由,一切懷疑人生的煩惱,歸根到底都是,長!期!不!加!薪!
2
職場上有一種現象,當一個人的薪水經歷一個快速增長期(每年增加20%以上),達到一定水平(以上海差不在10K以上),就會出現停滯。
借用一個宏觀經濟學的概念,我稱之為職場上的「中等收入陷阱」。
經濟學上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個國家,靠廉價勞力力做出口加工,賺了不少錢,於是人力成本、各種福利開始biu~biu~地往上升,但該國工作機會並沒有大的變化,於是在國際分工中失去優勢,大家的收入長期停滯,這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然後,富人怪窮人好逸惡勞,窮人怪富人貪婪斂財,大家都不知道怎麼改變現狀。
職場上的「中等收入陷阱」也有點類似。
3
以廣告行業為例,出身名牌大學的廣告人黃吉米,當名片還是資深文案或資深設計時,頂多做到一萬多,再往上,就是文案指導和美術指導,就要帶人。
自已做和帶人一起做,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能力。黃吉米為康帥傅寫的「皇燜Jimmy飯」的文案可以讓客戶龍顏大悅,但是,要帶人,他就要把自己的知識結構降到剛入行的小朋友的層次,知道他們在想什麼,才能指導他們寫出合格的文案。
你以為自己努力,就應該拿高薪?
想什麼呢?老板給你多少錢,取決於你給他解決了什麼問題,而不是付出了多少努力。
一個人幹,黃吉米解決的是某個業務的價值做到問題;帶人一起幹,他解決的是團隊的價值做到問題,後者的價值顯然更大。
所以「職場中等收入陷阱」的真相就是:
只要你所解決的問題,層次跟以前一樣,你就無法通過努力工作變得更有錢。
4
當然,實際情況往往是這樣的,因為黃吉米的文案寫得實在好,公司為了留住他,必須給他加薪,但每一個職位都有薪資上限,唯一的辦法就是先把他提升到管理職位上,管他合不合適。
這就是偉大的「彼德定理」——你一定會上升到一個你無法勝任的職位上。
這是另一種「中等收入陷阱」。為了保住來之不易的高薪,黃吉米不得不加班加點假裝努力;為了讓自己看上去不那白癡,黃吉米不得不淘汰優秀的下屬,讓自己有事可做;為了不去懷疑自己的能力,黃吉米就去懷疑自己是不是進入了職業瓶頸期?
當你把一切歸咎於「職業瓶頸」時,你同樣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害怕重新回到「中等收入」。
關於「中等收入陷阱」,有一個壞消息,還有一好消息。壞消息是,大部分人終其一生也不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跑得過通脹已經是人生贏家。
好消息是,老天畢竟還是為少數人準備了四種辦法。
5
怎樣跳出「中等收入陷阱」之一:解決人的問題
我在寫《公司為什麼會有「小圈子」文化?什麼樣的人才能進「小圈子」?》時,有人評論說:「關鍵還是你的能力,如果能力確實超群,其實可以獨立於小圈子之外的」,我回答:「認為聰明的頭腦就可取代人際溝通,現在沒問題,以後一定有問題。」
黃吉米寫文案是一把好手,可遇上與設計師溝通、向客戶匯報,就頻頻智商掉線。很多業務高手都有一種心態,寧願為一件目標明確的任務加班加點,也不願意和人這種混亂無序的動物打交道。
以前,同事和上司覺得黃吉米是個有才華的年輕人,不會好好說話,也就忍了。到了他獨擋一面時候……出來混的,總要還吧?
很多有管理潛質的職場新人,業務能力看上去並沒有那麼強,但是他們知道如何配合牛人完成複雜的問題,他們知道如何找到其他部門的資源解決自己的問題,他們會在自己的個性與別人的個性之間找到平衡點。
你還覺得這些人沒有能力,只是人緣好嗎?Sorry,你對能力的理解還停留在學生思維。
無論是創業還是成為職業經理人,本質上都是在解決人的問題,都是讓別人或資源為自己賺錢。首富的小目標是賺一個億,因為有上千人和上百塊地一起幫他賺錢啊。
當然,有人就是喜歡單槍匹馬,就是認為「他人即地獄」,那他就一定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嗎?
也不一定,還有一些相對小眾一點的方向。
6
跳出「中等收入陷阱」之二:解決稀缺性的問題
稀缺性就是不可替代性。
一家公司里最無法替代的人,不是總經理,而是技術大牛。所以奧美有一個傳說中的文案,薪水比總經理還高。
黃吉米表示不服:那些人的水平嘛,未必有傳說的那麼高。
圖樣圖森破!你以為公司是為他們的技術買單嗎?
在一些強調專業性的公司里,比如咨詢、金融、廣告等行業,技術大牛永遠是標桿性的人物,他們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是引導新人向上的永恒的動力。而在一些創新性公司里,技術大牛解決的是行業前沿性問題,他們要找到公司未來的路。
他們解決的是公司戰略、公司文化、品牌層面的問題,這比管理問題的層次還要高,這才是技術大牛高薪的原因。
在成為技術大牛的道路上,最大的問題不是技術,而是需求太少,通常只有少數大公司才需要這種「高精尖」人才。
所以黃吉米的另一個方向是復合性人才,而且大部分人都值得試一試。
套用我們常用的句式,要做一個「A中最B的,B中最A」的人。
比如黃吉米可以把職場目標定為:文案中最懂設計的,設計中最懂文案的人;或者既能出方案,又能賣稿的人。
復合型人才的高薪仍然與技術無關,它解決的仍然是管理問題。溝通永遠需要成本,你自己和自己溝通,那是在為公司節省人員管理成本。你一個人解決兩個人的問題,公司就可以給你開二倍的薪水。
7
跳出「中等收入陷阱」之三:解決需求的問題
需求就是需要你的人,過去是公司,現在是指圈子。
我在之前一篇文章《為什麼女學霸會變成全職太太?》中寫到:過去我們定義一個人,喜歡用「公司+職位」的方法,比如「騰訊XX總監」。今天,公司頭銜已經不值錢了,一個人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他的圈子,以及他在圈子中的作用。
就是說,如果你不能提高你解決問題的層次,你還可以解決更多的問題——到公司以外的圈子里去。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到微博微信上去,到朋友圈各種群里去,到知乎在行上去,到人民群眾最需要你的地方去,把你的知識變現。
有一個笑話:大公司最不喜歡什麼樣的員工?有人抖機靈:我,然後貼出了自己履歷:愛立信、諾基亞、HTC,還是匿了吧,下周要到小米上班了……
看懂這個笑話了吧,今天的大公司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容易倒閉。公司易倒,圈子永存,要知道,你比絕大部分企業更長壽。
從公司到圈子,解決的是什麼層次的問題呢?資源分配不均——很多人眼里的大問題,只是你日常工作。有些專業,很多公司不想設專崗,更喜歡請外腦。
所以說,中等收入階層,到有需求的圈子里去,接受粉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8
跳出「中等收入陷阱」之四:解決錢的問題
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想要錢,那麼就直接去找錢。
什麼,沒聽說過?我說的。
有產階級不是收入高,而是資產高。
一個奮鬥了八、九年,有點積蓄、工作不忙,還沒有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人,投資也許是一條更好的道路。
如果你的家庭資產除去房產後的淨值是年收入的5倍,你只要年收益率超過10%,你的收入就增加近50%,跳出了「中等收入陷阱」。
現在的投資標的已經非常豐富了,房產、股票、基金、債券、外匯、銀行理財、期貨、貴金屬、境外證券……,只要風險組合得當,只要你每天花一兩個小時去研究,達到平均10%的年收益率,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重點是花時間去研究。
我在投資論壇里,看到很多牛人,他們用的辦法,普通人只要花時間就可以做到。
有一個人只投公募基金,就能做到平均10%的年收益率,他的方法是研究基金經理,幾百只基金的經理,他比家里的親戚都熟悉,他們過往的業績,他們的職業動向,有什麼牛叉的新人……
別告訴我你也買基金了,你知道你的基金經理是誰?做了幾年?什麼風格?重倉什麼品種?
還有一個人的研究方向是房地產,他每天研究上海土地市場、軌道交通的延伸、政府區域規劃、土地拍賣價格、開發商品牌溢價能力等等公開信息。市場的價格往往滯後於這些信息,8年時間,他的家庭淨資產(除去房貸)增值5倍。
投資解決的是什麼問題呢?讓你八小時之外的時間也能產生財富。
投資是「時間的玫瑰」,如果他把這些時間花在低效的加班上、花在他不擅長的人際關係上,而不是去研究這些信息,那麼,守著手上的一套房子,就算行情再好,8年頂多增值2-3倍。
所以,不要再用「不是專業人士」為你的懶惰找借口了,你能考上大學,就能理解利用這些信息,就能找到財富的機會。
投資是一項孤獨的事業,你的朋友就是一個個數字、一項項指標,好處是不用跟人打交道,每天研究各種信息,優化自己的投資組合,對一些內向型的人而言,反而充滿樂趣。
9
「中等收入陷阱」之所以叫陷阱,因為你呆里面時間長了,以為這就是整個世界,以為這才是生活的常態,相信「平平淡淡才是真」這類30年後才該說的話。
走出陷阱,只要四句話:
第一、 成為管理層或技術高手,需要專注於你的長處;
第二、 成為行業紅人,需要專注於你的圈子;
第三、 成為投資高手,需要專注於你的時間;
然後,成為自己職業發展的CEO。
讓你的收入配得上你的努力,從解決最有價值的問題開始。
(來源:人神共奮 版權聲明:「職場」所推送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與您共同協商解決。聯繫方式:1851088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