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年薪就想招到科研人才,網友說應該多加點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十萬年薪就想招到科研人才,網友說應該多加點 職場 第1張

十萬年薪就想招到科研人才,網友說應該多加點 職場 第2張

貴州黔南,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 視覺中國

搞科研的人,可以義無反顧地做奉獻,也應該理直氣壯地談待遇。

十萬年薪就想招到科研人才,網友說應該多加點 職場 第3張

對於穿梭在城市水泥森林里的人來說,仰望星空是個很奢侈的概念。

平常忙忙碌碌沒時間,就算有大把的時間仰望,城市中心也難得見到半點星光。去到空氣清新、地廣人稀之地看星星,就成為不少人的夢想:「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星座,多美啊!」「還可以看流星雨哎……」

其實真的有一種工作可以滿足每天「披星戴月」的浪漫,那就是:天文學家。

最近,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FAST工程(FAST: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口徑、填充口徑射電望遠鏡)發布了一則招聘啟事,貴州的天(大)眼(鍋)工程為了在明年上半年接受國家驗收,專門招人「看星星」。

十萬年薪就想招到科研人才,網友說應該多加點 職場 第4張

該崗位有酒店式的住宿環境。/ 「科學網」公眾號

招聘崗位包括:譜線科學研究和數據處理人員、脈沖星科學研究和數據處理人員、數據中心運行維護人員、觀測助手……「要求科研人才能夠長期在FAST現場工作、英文水平良好,有部分崗位還要求能夠勝任夜班工作。」

這下子製造「浪漫」的機會來了,是不是很驚喜?是不是很意外?

結果,並沒有。

相當尷尬的是,那些成天喊著想要「一起看流星雨」的人都不見了。第一輪招聘下來,最終只招到半數的人,連中科院國家天文台FAST工程副經理兼辦公室主任張蜀新也表示:「招聘結果與預期相去甚遠。

十萬年薪就想招到科研人才,網友說應該多加點 職場 第5張

10月29日《科技日報》刊文。

01

這麼點錢,我很難幫你辦事啊

為什麼招不滿人?

張蜀新向媒體分析:「除了宣傳不到位外,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駐地偏僻、條件艱苦,一般情況下,科研人員駐地半個月後才能回趟家,會和家人長期分居兩地,而且FAST驗收後,工作不像建設期和調試期那麼有挑戰性,可能會比較枯燥。」

但是不少網友表示,這些都是次要的。招不到人的主要原因,還是錢不到位:薪水加駐地補貼,年薪十萬元左右。

年薪十萬塊左右在貴州是什麼概念?根據中國統計局的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6年貴州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薪水為6.6萬元,而(國企)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工作人員為8.9萬元,全中國的則是9.7萬元。」

十萬年薪就想招到科研人才,網友說應該多加點 職場 第6張

航拍貴州黔南平塘克度天文小鎮。/中新社/視覺中國

從這個數據來看,他們的收入還略高於當地人們的收入。但是招聘的屬於合同制科研人員,自然要比有編制的科研人員薪水略低。

扣除相關的保險金,大約剩下七八萬元。再除去必需品消費、生活雜費,這些科研人員的收入就還剩五六萬元。這些科研人員大多數都來自外地,就像每年的務工人員一樣,年底總要帶一筆積蓄回家吧?

我們假設一名科研人員的老家在一二線城市,在貴州工作時省吃儉用,一年到頭攢下來四五萬元。拿著這點錢給家人,或者湊一湊買個車還比較現實,靠「看星星」買房是想都不用想了。

十萬年薪就想招到科研人才,網友說應該多加點 職場 第7張

科研工作往往比普通人所想的艱辛得多,也枯燥得多。/ pexels

網友吐槽:「這麼浩大的工程,科研人員年薪才十萬。」「原來我的薪水比科學家還高。」

02

你一個科學家,談什麼錢?

在很多人固化的印象中,科研工作者這麼高尚的職業,應該不差錢,甚至根本不用談錢。

真的是這樣嗎?顯然不是。科研工作者畢竟不是「沒有感情的機器人」,只需要充電就能在實驗室自動工作……「人是鐵、飯是鋼」,他們也要吃飯,也要好好生活。

在其他一些國家的科研體系里,可沒有這麼含蓄:一切明碼標價,談錢天經地義。

十萬年薪就想招到科研人才,網友說應該多加點 職場 第8張

今年,世界上推力最大的火箭「重型獵鷹」發射升空,它由一家美國民營公司製造。/ 視覺中國

美國勞工部勞力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5月,天文學家的年薪水中位數(中值)為100,590美元(折合為人民幣69.5萬元);物理學家的年薪中位數為118,830美元(折合為人民幣82.1萬元)。」

就「脈沖星科學研究和數據處理人員」來說,這個職位在美國的年薪均值約為65萬元(人民幣),歐洲荷蘭約為34.7萬元,澳大利亞約為17萬元,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約為5.7萬元。

確定不是開玩笑嗎?似乎看起來都不高啊。這數據,簡直要打消多少人的科學夢:「讀十幾年的書,好不容易做科研,難道就要拿這點薪水?

十萬年薪就想招到科研人才,網友說應該多加點 職場 第9張

被譽為「天眼之父」的科學家南仁東的塑像揭幕。/ 澎湃新聞

冷靜一點,要知道這個數據只是平均薪水。再加上員工福利,可就不止這個數了。而且科研工作者在這個領域一旦做出優秀成果,年薪將大大超過平均值,拿到豐厚的酬金。

名利雙收,不在話下。

03

既為心中的道德法則,也為頭頂浩瀚星空

德國哲學家康德的墓志銘這麼寫道:「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讚嘆和敬畏就會越來越歷久彌新,一是我們頭頂浩瀚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則。它們向我印證,上帝在我頭頂,亦在我心中。」

十萬年薪就想招到科研人才,網友說應該多加點 職場 第10張

公眾號「科學網」隨後發文稱,經媒體的報導後,「天眼」收到不少簡歷。/ 「科學網」公眾號

盡管條件略艱苦,在FAST工程發起的新一輪招聘中,FAST陸陸續續收到40餘位有志之士的簡歷。而且應聘者皆情懷理想滿滿,可以說非常讓人感動了。甚至有人在簡歷中表示,「如國家需要本人,招必應。」(起立鼓掌)

這種動容,實在是讓人聯想起20世紀60年代的「大國重器」。那時候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國際環境緊張,科研人員的生活除了「窮」和「苦」,其他唯有奉獻二字。

十萬年薪就想招到科研人才,網友說應該多加點 職場 第11張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當時的科研人員在相當艱苦的環境里,做出了偉大的成就。/.電影《橫空出世》

但是在西北茫茫大漠中,窮得響叮當的中國人造出了氫彈和原子彈。「1964年10月16日,一顆巨大的蘑菇雲在東方的戈壁灘上升起,為這個曾經飽受侵略的國家鑄起了盾牌。2年零8個月後,另一顆更為巨大的蘑菇雲也在這片戈壁上升起。」

50多年後,在貴州的一片窪地里,中國人又一次創造了奇跡: 超越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單面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而與此同時,科研人員的待遇,也理應隨著技術成果一起進步了。

推 薦 閱 讀

點擊標題即可閱讀全文

金庸小說就是爽文?這個時代始終低估了它

十萬年薪就想招到科研人才,網友說應該多加點 職場 第12張

再窮,也要窮得像個中產

十萬年薪就想招到科研人才,網友說應該多加點 職場 第13張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周刊原創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作者/ 安老板 排版/ 蘇煒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GZLWL306

十萬年薪就想招到科研人才,網友說應該多加點 職場 第14張

十萬年薪就想招到科研人才,網友說應該多加點 職場 第15張

十萬年薪就想招到科研人才,網友說應該多加點 職場 第16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