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說丨謝炎:把手機系統照搬到汽車上,如同削足適履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每經記者 駱一帆 每經實習編輯 張北

4年前,阿里開始真正研發汽車軟件系統。那一年,中控大屏還不是一款上市新車的標配,「軟件重新定義汽車」這個概念聽上去,更像是拿來忽悠人的東西。

「以前在汽車上,軟件只是個輔助角色,底盤、發動機才是主角。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主機廠開始意識到,軟件才是未來汽車產品勝出的關鍵。」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阿里AliOS首席架構師謝炎說。

眼下,向智能網聯化轉型幾乎已成為所有車企的規定動作,但問題是,軟件在汽車上究竟該如何運用?

「往中控大屏上植入一個軟件系統,並不是軟件在車輛中應用的正確方式,那只能叫作‘中控智能’。」在謝炎看來,軟件應該貫穿於整個駕乘場景中,即「全車智能」。盡管現在阿里也沒能做到,但這並不妨礙「全車智能」成為未來汽車軟件系統的發展方向。

AliOS PK安卓

目前市場上的汽車軟件系統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以阿里AliOS為代表針對車輛開發的軟件系統;二是,基於安卓進行修改、平移的軟件系統;三是,以特斯拉為代表,車企獨立自主開發的軟件系統。

如果對這三個汽車軟件系統進行歸類,第一類和第三類更為相似,它們都是系統基於汽車產品重新開發而來;第二類軟件系統則是基於安卓,這一手機軟件系統改造而來。

「我們覺得安卓手機系統照搬到車里來是不適用的,這就像試圖把一個腳削一削放在鞋子里一樣,削足適履。」 謝炎說。

但就目前的市場情況看,安卓卻有著相當的話語權,不少車企都選擇與之合作,升級、平移其操作系統。「我們承認安卓在手機上的生態確實非常強大,這也是微軟沒法跟安卓競爭的原因。」

謝炎向記者分析,隨著智能互聯汽車的發展,這類軟件系統的劣勢將會逐漸顯現。原因很簡單:每個人都帶手機,在手機上能完成的功能就不需要平移到汽車中。基於安卓系統簡單升級而來的車載軟件系統,短期內或許是解決方案,但長期來看是不具備競爭力的。這也是阿里提出打敗安卓的一大信心所在。

對於車輛軟件系統,阿里的想法是:最終做到 「全車智能」。所謂「全車智能」,意思是軟件系統融入整個駕乘場景當中,包括智能駕駛、車路協同、人機交互等,甚至可以進一步向外延展更多場景中,比如洗車、停車、加油、保險等。

想要做到這個目標,通過安卓系統升級難以做到。因為安卓畢竟是手機系統,無法與所有駕乘場景完美兼容,但專門針對用車場景量身定做的軟件系統則不然。

在謝炎看來,現階段,阿里AliOS系統與安卓系統看起來差不多,因為兩者都停留在「中控智能」狀態。但未來,AliOS系統將不斷升級、進化,最終做到「全車智能」。

「我舉一個例子,你想想車是這麼大的一個硬件,它可以接入的傳感器、可以接入的導航模塊、可以收到車輛本身的很多信號,但這些都是手機所沒有的,車載導航會因為這些更多的數據比手機導航做得更好,只是今天還沒有做到這個程度而已。」 謝炎向記者表示,車內核心體驗的應用、差異化的應用、以及影響用戶決定的應用,必然是發生在車上,而不是在手機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與車企做好分工

按照阿里的想法,AliOS系統是專門為車設計,所以長期來看會比安卓系統更具競爭力。其實,這一特點,上述以特斯拉為代表的車企自主開發系統也同樣具備。目前,在向「全車智能」目標邁進的路上,特斯拉已經走在了最前列。

「我覺得特斯拉做得比較好的一點是,它可以做到不僅是中控屏的升級,還有其他ECU(電子控制單元)的升級,這也是各個車企都在追求的。」 謝炎認為,雖然特斯拉已經做得不錯,但畢竟是一個整車企業,研發重心主要放在整車上。未來,汽車軟件代碼將龐大到難以想像,整車企業想要獨立開發必須要擁有一支龐大的軟件團隊,而這對車企來說並非是件容易的事。

在進入汽車行業之初,阿里就清楚自己並不是要造車,而是只做汽車企業不擅長的產品。如,軟件系統、AI產品、新零售等。所以,阿里希望能與車企密切配合,相互之間做好分工。

從2014年成功牽手上汽以來,阿里在軟件系統方面就一直在積極尋求合作。目前,除上汽旗下榮威、名爵、大通三大品牌外,阿里AliOS還與東風雪鐵龍、福特、觀致等多品牌展開了合作。在今年9月底的雲棲大會上,阿里AliOS開放力度進一步加大,開放了包括雲應用開發、場景智能感知等6大類60餘項底層系統級別能力,旨在能與更多的整車企業形成更為緊密的合作。

盡管阿里以軟件技術為主,但也同樣需要整車企業的技術支持。「雖然AliOS可以提供基礎的核心系統、開放的服務生態和場景智能的技術能力,但這些都是‘未完成’的產品,我們尊重並支持車企在AliOS基礎上,根據自身的需求、品牌定位和產品策略進行深度訂制。」 謝炎說。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