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ies 功能在國內還沒火,但國外網紅已經開始買模板發圖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2013 年 Snapchat 推出了 Stories 功能,允許用戶發送 24 小時即焚的照片和視頻。這種看似受限制的分享模式一經推出就廣受歡迎,讓 Snapchat 躋身成為最火熱的社交平台之一。

隨後 Stories 成為同行「抄襲」的目標。Instagram 在 2016 年也推出了 Stories,並且用戶數很快還反超了 Snapchat。Stories 對用戶量、活躍度的提升有目共睹。Facebook 很快與 Instagram Stories 打通,想借此吸引年輕人。

經過幾年的發展,Stories 已經成為人們分享生活的最佳方式之一,就連社交平台上的品牌帳號也開始重視 Stories。品牌方在 Stories 中投廣告,平台方能夠參與分成。Stories 還在不斷演變,和現場演出結合、和商家地點結合、和直播活動結合,它擴展了社交平台的能力,時尚的人都在發 Stories。

Stories功能在中國「水土不服」

盡管國外流行的很多東西都進入了中國,但 Stories 好像顯得有點水土不服。2017 年 5 月,微博上線了「微博故事」,入口放在了最顯眼的頂端。在新功能的刺激下,微博短視頻的播放量大幅增長。除了微博,手機 QQ 也推出了日跡、陌陌上線了時刻。

不過後來在抖音的刺激下,中國社交平台的 Stories 功能都變成了短視頻工具,Stories 並沒有流行起來。微博在 2018 年 4 月花 5 億扶植微博故事紅人,5 月份推出了愛動小視頻,和微博故事打通。雖然依然占據著頂端重要入口,但「故事」功能對微博的重要性遠不像 Snapchat、Instagram 那樣。

這很容易理解,微博上有文字、圖片、視頻、問答、直播等各種內容,用故事來分享生活的習慣很難培養。反觀 Snapchat 和 Instagram 就不一樣,它們本來就是以圖片、視頻起家,分享 Stories 這種形式水到渠成。

QQ 日跡則是由於其他原因下線,頂部入口變成了微視。

幫人設計 Stories 模板已經成了一門生意

Stories 在國外的接受度要更高。根據公開數據,Instagram Stories 的日活有 4 億,Snapchat Stories 也有 1.91 億。尤其是對於商業化需求高的 Snapchat 來說,他們不斷地與品牌合作,嘗試在 Stories 上進行行銷活動。雖然當初設計 Stories 時主打 24 小時即焚,目的是讓用戶多產出輕鬆、簡單的內容,不過和品牌廣告結合後,Stories 的形式變得越來越正式。明星、網紅、品牌,也包括很多個人用戶,都在嘗試以更美觀的方式發 Stories。

如果你看到設計美觀,逼格很高的 Stories,不要驚訝,這些圖片和視頻可能是用模板做出來的。在國外,幫人設計 Stories 模板已經成了一門生意。Unfold 是最受歡迎的 Stories 設計工具之一,它從 1 月份開始上線,在沒有行銷投入的情況下,已經有 300 萬活躍用戶,製作出超過 5000 萬的 Instagram Stories,使用者包括很多明星網紅,也和一些品牌合作推出專屬模板。該公司只有 12 人的團隊,有望在 2018 年帶來超過百萬美元的收入。

Stories 製作工具大有市場

很多圖片處理軟件都能美化照片,進行加文字、加特效、加相框這些操作,不過 Unfold 的定位要更專一。為了和其他軟件區別,Unfold 專注於製作 Stories。它提供 25 個免費模板和 60 個高級模板,以及各種字體和特效工具。使用上很方便,不需要註冊,直接導入自己的照片就能進行處理。Unfold 中模板多種多樣,不過風格都比較「高級」,屬於 Instagram 網紅最喜歡的那類。

Unfold 專注於製作 Stories,有很多針對性的功能。比如可以在製作時隨時預覽,和 Instagram Stories 的效果體驗完全統一,完成之後可以導出高分辨率照片,或者直接跳轉到 Instagram 中發送。如果是需求比較高的用戶,可以付費解鎖更多模板,並且在素材庫中存儲很多 Stories,方便管理。

盡管定位是做一個 Stories 製作工具,但 Unfold 已經在今年完成了更高的跨越。他們為一家健身品牌製作了定制的模板,宣傳人員可以使用特殊代碼來使用。這樣的 to B 合作自然能給 Unfold 帶來更高的收入,不過創始人還是想把重點放在消費者領域。

圖片來源:Fast Company

其實 Unfold 的免費模板也足夠用了。Stories 這種形式越來越火,人們只是從以前隨意發內容,變成了想認真發一些好看的內容,這才讓 Unfold 這類工具有了市場。就像我們之前介紹過的,紐約公共圖書館會利用 Instagram Stories 來發布小說,這種新的形式其實並沒有和 Instagram 平台合作,只是巧妙地利用了 Stories 的基本功能。如果有 Unfold 這樣的工具,這樣的製作會更加容易。再往深處想,Stories 製作工具還可以更強大,在 Stories 上發揮更多的創意。

Unfold 的下一步是推出專屬於 Stories 的設計機構。

Stories 前景依然可觀,Stories 製作工具也大有市場。不過 Unfold 最擔心的,也是社交平台本身。如果看到了用戶對 Stories 製作的高需求,社交平台完全可以自己完善操作,或者乾脆推出官方的製作工具。回頭想想,就連 Stories 功能本身都是 Instagram 中 Snapchat 那里抄過來的,他們對於這種行為才不會顧忌。

編輯:Rubber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