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後,看銀杏千年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霜降後,看銀杏千年 旅行 第1張

晏藜攝

霜降後,路邊的銀杏葉也將近全黃了。每回看見,眼和心都同時被它照亮。被它一比,城中其它植物雖也色彩斑駁,但總覺得像被蒙了一層灰度,懨懨的等冬眠。這麼說似乎有些不公平,但此時的銀杏樹實在耀眼,積蓄了三季的力與美,都要等此時的釋放。尋常道路也被它染得興奮起來,以至於它在春的蔥蘢,夏的茂盛,通通都被遺忘。

你不由的就會駐足仰頭,看團團的扇形葉片被秋風凝在枝頭。細看有一道道細紋隨著青黃的漸變從扇柄處蕩開,粗看又有深秋的藍空打著底子,一扇一扇就像被繡在水裙上的錦紋。起初是金碧雜糅,等到霜降後,顏色一天比一天純粹,色調一天比一天明亮。仿佛它們也經受著人世的輪換規則,起先青蔥懵懂,而後是濃碧圓熟,再經過歲月青黃交接的滌蕩和喜結白果的收獲,最終滄桑閱盡,復歸於一片純粹的金黃。

霜降後,看銀杏千年 旅行 第2張

於是掛念起終南山中的幾株老銀杏。每年霜降後都要進山看樹,若果真成行,時序中的儀式感就又一次被成全。此時往南山去的人明顯開始多起來,大多數人的目的都是一致的,他們慕名去看古觀音禪寺里的那株千年銀杏。這棵樹名聲大噪是這幾年的事,之前大家雖也有耳聞,但絕不是如今這滿城風雨的架勢。古觀音禪寺是終南古剎,自貞觀初年起就有規模,千年來雖經波折,但到底香火不絕。可這樣的寺廟在終南山中並非獨見,但只有它因樹成名。為了一攬芳華,人們專程從西安城甚至更遠處直奔終南山腳下,遙遙看到古寺,心里的期待就落了實。等你走入寺中,古樸的院落像得到了某種庇護,就連佛殿下的風簷雨鈴,也被它東突西出的枝幹地染上了金秋之色。上觀樹台需要穿過一道暗道,由甬道中拾階而上,頭伸出洞口的剎那,今秋聚起的所有明亮,頃刻就將你籠罩。果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金’河落九天」的氣魄,所有與世隔絕的遙遠和唯美,如今都在你眼前。

霜降後,看銀杏千年 旅行 第3張

圖源攝圖網

古樹背靠著的秋山,如有父庇護,林下的根系又有千年古泉滋養,如有母潤澤,還有自植下那日起歷代山民僧侶的保護,如今眾人不辭辛苦的為它而來,所有種種,在見到它的那一刻,你就會覺得真的值得。人們還不滿足地為它添上傳說,稱它是當年李世民手植,這當然難辨真假,但它確實在這里矗立了一千四百年了。站在樹下,長者也自覺年少,狂者也愧覺渺小。

聽附近的村民說,在這棵樹成名之前,一年一年,他們遠望它從青到碧再成金,就像望著亙古不變的日升月落、春種秋收一樣平常。只要寺中僧侶允許,他們還可以隨時去樹下,肆意環抱它的軀幹,俯拾它的落葉,與它四時親近。有時看寺中僧侶在樹下坐禪。「但誰沒事會專門去廟里看樹呢?」一些村民至今仍不甚明白吸引人們紛至沓來的樹究竟有什麼好看。如今古樹已經被保護起來,遊人只能隔著距離,遠觀它在蒼山環抱下的熱烈與恣意,仰視它在千百個春秋輪轉中的博大與寬和。人們一波波的遠道而來,絕不不只是為了看銀杏,或許他們更想看的是「千年」,還有比千年更長的恒定感。當地人對老樹的愛護得到了福報,如今一到銀杏季,不僅禪寺中香火旺盛,就連周邊的村子也連帶著熱鬧起來,遠客帶來些意外的財富,村民欣悅之餘,也不必去深想細究所以然。

霜降後,看銀杏千年 旅行 第4張

相比之下,輞川山谷中王維的那株銀杏,就要沉寂得多了。很喜歡王維留下的輞川氛圍,所以每季閒時,常會驅車幾十公里,去往飛雲山下的輞川河岸。車從白家坪上去,穿過幾個隧道,一直能開到當年王維親手種下的銀杏樹前。曾見過它的各種模樣,早春被千萬片小葉朦朧出的青霧,盛夏時俯身欲瀉的濃碧,隆冬時枝條安眠的蕭索和秋時的全然舒展開的明亮璀璨,這是被天地安養的生命。多少次來都會覺得遺憾,原本這株銀杏樹的所在之處,要比觀音禪寺更為幽靜。可惜如今老樹邊廢棄著的一排工廠廠房,就壓在當年王維的輞川別業故地之上。

當年王維將自己的別業舍為鹿苑寺,寺廟自毀於唐末的戰亂後,就再沒有被復建起來。聽說在這些廠房建起之前,當年的遺物還大量被堆積在地表,但現在當然是什麼也不剩了。就連寺前的這株銀杏樹,當年也因修路被砍去右側大塊旁枝,起碼削去了五百年的氣象。這里的人們當年選擇了犧牲這塊地方這棵樹,自然也就享受不到古樹的恩澤。所以即便同為千年銀杏的黃葉季,這里也是人跡罕至。草沒有靈,或許它什麼都是知道的,它會記得一千多年前,詩人天天穿過庭院來給它澆水,記得詩人去後、鹿苑寺里暮鼓晨鐘,它還知道寺院後來是如何傾毀,記得自己在這深山松林中獨守過的千年寂寞……所有人不知道的,它全部都收在眼中。「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不知棟里雲,去作人間雨」,王維在一千多年前在這里寫下這首詩。《輞川集》里的文杏館少有人來,而眼前的輞川,也總是空空蕩蕩。

霜降後,看銀杏千年 旅行 第5張

晏藜攝

銀杏是古老的樹種,壽命又長,所以就連開花結果這種事,也被它太久的生命扯慢。銀杏樹從種下到結出果子,往往需要幾十年,所以它也有「公孫樹」之稱——「公種而孫得食」。由孫到公,成公得孫,代代輪回更替,你我皆是行人。只有這古老的銀杏,不斷為它千年的壽數加上零頭。你來之前,你走之後,它們一直都在。

欄目策劃:李翊

微信編輯:王小懶

簡單三步,點亮星標

就能第一時間看到推送啦!

霜降後,看銀杏千年 旅行 第6張

點擊下圖

一鍵了解「生活市集」

霜降後,看銀杏千年 旅行 第7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