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打小起,家長們便開始為孩子的顏值操心:寶寶出生後,鼻子有點塌,以後成了塌鼻梁怎麼辦?
為了不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用上了民間古法——捏鼻梁,以期讓寶寶的鼻梁長高點。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 麥飛 指出,這種做法並沒有科學依據。
嬰兒鼻子塌,多數是沒長開
剛出生的寶寶,鼻子大多都有點塌,家長無需太擔心。
鼻梁高度,取決於人上頜骨與鼻骨的外凸程度。
寶寶的骨骼發育需要一個過程,在嬰兒階段,寶寶往往會呈現癟鼻梁、兩眼間距寬的特徵,有的鼻孔甚至呈朝天狀。
正常情況下,等到1~2歲時,寶寶的囟門逐漸閉合,面骨和鼻骨也隨之不斷生長髮育,鼻子自然會逐漸變得挺拔起來。
我們常常說「女大十八變」,小時候是塌鼻子,後來長成高鼻梁,就是這個原因。
不過,有一種鼻子塌,跟遺傳病有關,需要特別注意。「先天愚型」,即醫學上的「21-三體綜合征」,患兒最典型的面容特點之一,就是鼻梁塌陷、眼距寬,好像愚鈍。
高鼻子靠遺傳,捏了也沒用
但確實也有些孩子,直到青春期臉部發育完全定型,鼻梁還是沒有長高。
到那時候,要想鼻梁變挺拔,恐怕得做整形手術了。
於是,有些家長覺得,寶寶長開之後,究竟還是不是塌鼻梁,誰也沒法預見。還不如從小干預,給寶寶捏捏鼻梁,反正鼻梁高一些總是好看的。
影響鼻梁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遺傳,與外力作用無關。
目前無任何科學依據表明,捏鼻梁可以使鼻子變高,那些自以為高鼻梁是捏出來的,完全是巧合和錯覺。
此外,鼻梁的高度還與是否有鼻外傷、是否進行過鼻部手術等有關。
老給寶寶捏鼻,當心皮膚感染
事實上,家長經常給寶寶捏鼻子,反而可能造成不良後果。
小孩子的皮膚很嬌嫩,經常去捏或提,局部皮膚刺激多了,可能出現色素沉著。
另外,如果家長的手不太乾淨,更會導致寶寶局部毛囊感染,引發皮膚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