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券商10月業績依舊慘淡:27家淨利下滑9家虧損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數據來源:Wind 楊慶婉/制表 吳比較/制圖

證券時報記者 楊慶婉

上市券商10月份的日子還沒9月份好。

截至昨日晚間記者發稿時,33家上市券商披露的10月財報數據(母公司口徑)顯示,除了東吳、國金、東北、第一創業營收環比增長之外,單月營業收入環比下降的券商多達27家(天風、長城無可比數據)。

在淨利潤方面,這33家上市券商中也有27家環比下滑,單月淨利虧損的券商多達9家,包括太平洋、興業、天風、國元、長江、國海、光大、西南和中原。

一家上市券商表示,主要是10月市場低迷,股基交易萎縮,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環比下滑,加上人力等剛性成本支出,導致虧損。

27家券商營收環比下降「市場10月下旬才有所好轉,但已經來不及扭轉券商單月的業績。」一位上市券商董秘對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表示,除了過去兩周日均交易量回歸3000億元以上,此前滬深兩市成交已有相當長時間徘徊在2000多億元左右。

截至昨日晚間發稿時,共有33家上市券商公布了10月財報數據。大體上看,10月份券商營收普遍比9月更差,營收環比下滑的券商多達27家,營收環比下降比較明顯的券商有興業、方正、長江、西南、海通等。國金、東吳、第一創業、東北等營收則比9月份有所好轉。

中信、國君、中信建投、國信、申萬宏源等券商仍然占據單月營收前5位,其中,中信10月份做到營收超過11.8億元。

在淨利潤方面,33家券商中有27家環比下滑,單月淨利虧損的券商更多達8家。

Wind數據顯示,10月份淨利潤超過1個億的上市券商只有7家,分別是中信3.8億元、華泰3.03億元、國泰君安2.83億元、申萬宏源2.61億元、國信1.53億元、銀河1.2億 、招商1.10億元。

總體上看,單月淨利有27家環比下降,上述淨利超過1億元的券商下滑幅度也超過20%,招商證券環比下滑66.36%,較為明顯。

還有9家券商單月淨利虧損,包括太平洋、興業、天風、國元、長江、國海、西南、光大、中原等等。

資管子公司盈利

優於投行子公司

從子公司情況來看,Wind數據顯示,資管子公司10月份業績表現優於投行子公司。11家有可比數據的券商資管子公司中有9家盈利,有2家虧損;而8家券商投行子公司則只有3家盈利,有5家虧損。

具體來看,這11家券商資管子公司中,華泰資管表現最好,10月做到淨利潤9409.07萬元,環比下降34%;其次是廣發資管、招商資管,這兩家淨利都超過4000萬,不過環比下滑幅度也在20%以上。

淨利增長最明顯的是興證資管,做到淨利潤1927.81億元,環比增長741.51%;下降最明顯的是浙商資管環比下降677.86%,以至於單月虧損463.73萬元。

而8家投行子公司,一如既往人力成本較高,只有3家盈利,分別是華泰聯合證券單月做到淨利潤5034.81萬元,環比下降23.25%;民族證券做到淨利潤1357.2萬元,環比下降6.61%,還有東方花旗淨利606.61萬元。不過近期方正才與民族整合投行業務,不排除10月份民族證券仍有經紀業務等收入。

業績壓力有望解除

雖然單月業績表現有一定偶然性,並不能完全代表券商經營情況,但10月份市場下跌以及成交萎縮則成為大部分券商業績環比下滑的主要原因。

一家上市券商表示,主要是10月市場下跌、股基交易萎縮以及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環比下滑,再加上人力成本等剛性支出,導致虧損。

而一直以來壓制券商股估值的因素,除了業績預期之外,最重要的是此前市場擔心的股權質押風險。不過10月下旬以來的近期一系列穩定市場政策,正逐步解除股權質押的風險。

這次紓困股權質押的措施比較全面,不僅11家券商出資255億設立集合資管計劃,此前估值被壓制得最厲害的海通還追加出資達到50億,還有各地政府和國有企業、保險等資金已經行動起來。監管層也從政策上給予「綠色通道」支持紓困。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紓困股權質押措施出台,市場預期有所好轉,過去兩周滬深兩市日均交易額重回3000億元以上,無疑將對券商股形成業績支撐。券商股漲跌的背後,有三大邏輯正在發生變化:一是股權質押風險開始解除,對券商股估值的主要壓制力量變弱;二是市場交易短期回暖,大部分券商經紀業務又開始回到盈虧平衡點之上;三是政策松綁,可轉債、紓困專項債、並購重組等都存在業務機會,投行等領域業績好轉。

作者:楊慶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