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對於大家來說
街道的意義不僅僅是經過
還有休憩、觀景和娛樂
街道是我們共同的生命線,
是城市經濟的基礎。
街道,也可以充滿驚喜和精彩
「
今年9月,北京公共空間城市設計大賽2018正式啟動。本次競賽以「人人營城 • 共享再生」為主題,通過「人人」參與的「城市營建」,做到「人人」共享的「空間再生」。大賽共收到來自國內外1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餘份報名信息。
經兩個月激烈角逐,日前,由北京市規土委聯合市發改革、市城管委舉辦的北京公共空間城市設計大賽2018落下帷幕,共有81份作品入圍,從中評出31份優秀作品。
」
此次,通州區雲景東路街道空間提升設計的8個作品入圍大獎。
其中,方案「生·活——基於空間活力場理論的雲景東路街道空間提升設計,」獲得該組最佳獎。方案 「互動街區結構」、「OUR ROAD」榮獲優秀獎。
對於通州區雲景東路街道
這些優秀的設計師
都提出了哪些精彩的設想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線單元
通州區雲景東路街道空間提升設計
最佳獎
生•活——基於空間活力場理論的北京市通州區雲景東路街道空間提升設計
獲獎人:黃天明 丁震 石輝 張曉意 杜一凡 黃唐子
指導教師:王晶 蘇毅
參賽單位:北京建築大學
設計理念:
方案參考空間活力場理論,摒棄現有的注重交通性而忽略生活性的單一街道,立足於建設以人為本的「內部秩序」街道。通過建構以自然環境元素、人工環境元素和空間場所元素構成的空間活力場,營造交互共享的公共空間以吸引人群,再通過活力場間的磁性吸引力帶動周邊生發新的活力場,場與場的作用得以煥活街道。
在更新改造時,方案提出了突圍、連街、鉚綠、流動和輻射五種策略,企圖突破現有束縛擁擠的現狀追求空間利用最大化,比如打破邊界、利用天橋連通消費空間、楔入小塊綠地以給予使用者親近自然的舒適感受。方案細節上注重道路設施的人性化考量,運用海綿城市技術和大數據的智慧城市理念等,努力打造前沿、一流、宜人、便捷的城市特色道路。
「
獲獎者說:
我們在設計過程中著重觀察街道使用人群的實際需求和現實難題,努力營造一條充滿人情味和精神意義的活力街道,以人性化尺度設計結合未來智慧城市、海綿城市的前瞻理念,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一個特色名片。
優秀獎
互動街區結構——公眾參與的互動型城市設計
獲獎人:曹筱袤 宋璠璵 呂欣珂 吳雨佳 閆競予 餘碧雯 何光雨
指導教師:晏以晴
參賽單位:武漢再地圖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理念:
如何在保證現有停車位數量的基礎上,為居民所需的公共設施提供空間,同時最大程度地讓街道居民參與到設計過程中,是這個項目的出發點。
設計在保證機動車快速路的基礎上,將機動車停車區設置在街道公共區域外側緊貼城市街道,並根據場地條件豐富了車輛停放形式從而保證現有停車位數量。方案整合了非機動車區域並將其置於場地中間,保證非機動車道在整條街道上的連續性,並增設停車區和等候區等功能。方案將整合機動車和非機動車使用空間後剩餘的空間納入市民活動區域,根據市民需求與沿街建築不同的功能新增或改建綠化、健身及娛樂公共設施,從而解決街道居民健身、社交、育兒等不同的實際需求,增強街道居民凝聚力。
OUR ROAD
獲獎人:王垚 劉軻 林松
指導教師:張大玉 歐陽文 王韜
參賽單位:北京建築大學
設計理念:
方案的設計理念為秩序共享、活力共建、生態共生。
街道秩序共享方面,從行人、騎行者、公共交通、駕駛者、經營服務者五種類型人群的行為需求為出發點,針對性的進行設計。
街道活力共建方面,根據周邊建築性質,沿街置入口袋公園,滿足不同人群交流需求,形成人人參與,共同營建的活力節點。街道生態共生方面,以雲景東路示範點,向周邊區域擴展改造,形成區域內的城市生態網路。街道種植行道樹綠化隔離帶,形成林蔭大道;並且結合屋頂綠化排水、雨水花園建設海綿街道。
入圍獎
?向上滑動閱覽
STREET SHUFFLE
獲獎人:吳龍峰 Seung Kyum Kim 陳如一
參賽單位:哈佛大學設計學院 HMwhite
壹米壹線性公園
獲獎人:王躍男 史雲陽 李娜 王振宇
參賽單位:北京原築景觀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街道回歸
獲獎人:鄭穎
共生永續•樂享生活
獲獎人:許少聰 馮瑋 徐昕昕 黃楚梨 嚴妮
指導教師:林箐
參賽單位:北京林業大學
「塊」易街道,慢享生活——慢行空間模塊組織下的共享街道設計
獲獎人:段泠飛 張琛 屈恬旭
指導教師:歐陽文 張大玉
參賽單位:北京建築大學
雲景東路具體何時會改造
會採用哪個方案
目前還不確定
你更喜歡哪一個呢?
一起來討論一下吧
來源:北京規劃國土、城市設計處
粉絲專享福利
↑長按識別二維碼,回復關鍵字領取福利
-
回復「推拿」,68元搶價值200元醍醐堂推拿項目(五選一)。
-
回復「翡翠」,0.9元搶價值99元匯玉緣翡翠原石。
專享福利,一般人不告訴他噢~
戳原文,下載通州小兵app領取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