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中新網湖州12月15日電(記者 胡小麗)不識一丁卻有著敏銳的「嗅覺」,果斷以20萬元(人民幣,下同)借款投身創業,在截然不同的產業間大幅跨越……浙商潘阿祥憑借改革開放的春風,歷經26年,打造了而今產值超30億元的浙江振興阿祥集團有限公司,成為農民企業家中的實業傳奇締造者。
圖為:潘阿祥。受訪者供圖
外界好奇潘阿祥不識字,是如何捕捉信息,踩準時代節拍帶領企業轉型升級的,那本安放於浙商博物館中的「象形電話本」,他又是如何編織與記憶的。
「老爺子這個人很有特色,確實是一個字也不認識,阿拉伯數字認識0到9,三位數以上他不會算,可每筆帳他又很清楚。」潘阿祥助理項衛平談及此時,語氣中難掩敬佩之意。
坐在一旁的潘阿祥則笑盈盈地端詳著對面落座的記者,猶豫片刻後,點燃了夾在指間的香煙。他從不避諱談自己不識字,甚至還調侃要跟孫子一起上一年級,特別是他的「象形電話本」,令人印象深刻。
圖為:潘阿祥的電話簿。 胡小麗 攝
煙草公司老總就畫一根煙,楊姓就畫一只羊,女性就畫一個紮辮子的姑娘……在潘阿祥的電話本上,幾乎每個號碼前都畫著一個歪歪扭扭的符號……許多符號只有他懂,天生對數字的敏感讓潘阿祥自有一套記憶方式與算法。
1951年,潘阿祥出生在一個兄妹6人的家庭中,因家境貧寒,未上過一天學,8歲便開始下地幹農活,「後來包產到戶,就365天天天幹活。」潘阿祥回憶。直到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一句「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才把他從土地裡解放出來。
「犯法的事情不能做,其他的都好做。」潘阿祥憑著這樣的理解和其他人一起坐船把當地的湖鮮、農副產品販到隔壁的上海賣。由於不識字,每次去上海,潘阿祥擔心迷路都不敢跑太遠,只在碼頭附近叫賣,「一趟能賺兩、三塊錢。」
1980年前後,湖州織裡逐漸興起家庭作坊式紡織業,潘阿祥也緊跟著時代步伐,花了半年的積蓄,以270元購入一台縫紉機,開始了「一根扁擔兩只包,走南闖北到處跑」,各地推銷棉布和繡花枕頭的生活,幾年奔波下來,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萬元戶」。
不識字雖然讓潘阿祥看不了書報,上不了網,但這反而培養了他敏銳的觀察與分析能力。
自生產大隊有電視機以來,潘阿祥就養成了每晚看新聞的習慣:「從中央台、浙江台、湖州台的電視新聞,從時政到經濟,我全部要看一遍,有時看到凌晨一兩點。」潘阿祥說,每次看完,他還會反復「咀嚼」,研判國家今後的發展形勢。
1992年,潘阿祥從新聞中捕捉到一句話:家家戶戶要通電話。於是在分析電纜的附加值最高後,其借款20萬元辦了一家通訊電纜廠。未及兩年,阿祥集團成了郵電部生產通信電纜定點企業,「阿祥」牌電纜在全國打開銷路,1997年產值突破億元大關。
隨後,國家提出「舊城改造」,潘阿祥馬上意識到鋁合金門窗建材市場具有廣闊前景,便投資成立了一家鋁業公司。2002年,該公司產值突破2億元大關,不到5年時間,產值又翻一番。
類似的案例,在潘阿祥的創業過程中比比皆是:「阿祥亞麻」是在歐美國家將亞麻紡織產業紛紛外移的市場環境下成立的;「阿祥重工」則是在國家將裝備製造業定為「十一五」「十二五」規劃重點支柱產業時投資創建。
但無論錢往哪投,潘阿祥始終沒有離開過實體行業,憑借對市場的大膽判斷及政策紅利,26年來,其在通訊電纜、綠色包裝、亞麻紡織、電子型材等毫無關聯的產業間大幅跨越,從未失敗。
在潘阿祥看來,有些行業不行就要轉,轉就一定要轉到實業,做實業才能做更多的貢獻,也更有安全感。他說,比起剛創業,現在各方面條件都比那時候好多了,沒理由失敗:「關鍵要吃苦,做一樣愛一樣,把人才培養好,不識字沒關係,但要識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