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家商業銀行經營數據掃描:七成五淨利增長 四成不良率同步攀升 | 銀行業全樣本報告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去杠桿帶來「縮表」、存款持續流失、資產質量風險仍需警惕、「補血」需求愈演愈烈,以及甚囂塵上的裁員風聲……一系列問題仍在考驗著各家銀行的經營能力

330家商業銀行經營數據掃描:七成五淨利增長  四成不良率同步攀升 | 銀行業全樣本報告 未分類 第1張

《投資時報》記者 湯巾

這是結束的開始,而不是開始的結束。

面對風雲變幻的外部環境以及科技對金融業的顛覆和再造,即使是總體量超過200萬億元的商業銀行陣營,也在多重壓力的驅使下被迫走上轉型謀變之路。

雖然從《投資時報》此前對上市公司員工薪酬的統計來看,銀行業依然以29萬元均薪拿下「最賺錢行業」稱號,但是,與這一亮麗頭銜不匹配的業績表現還是昭示著銀行業正在告別過去「穩穩的幸福」。

「我們的日子也不好過。」一位銀行從業者對記者如此感嘆。

雖然自去年來銀行業績整體回暖,資產質量有所改善,但並不意味著以後可以高枕無憂。去杠桿帶來「縮表」、存款持續流失、資產質量風險仍需警惕、「補血」需求愈演愈烈,以及甚囂塵上的裁員風聲……一系列問題仍在考驗著各家銀行的經營能力。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而外界則可以從大數據中抽絲剝繭,窺探到部分答案。

一年一度,標點財經研究院攜手《投資時報》對於中國銀行業的「大閱兵」再次拉開帷幕。此次推出的《2018中國銀行業全樣本報告》將樣本範圍擴大,對5家國有行、11家股份制銀行、1家郵儲行、110家城商行、180家農商行、12家外資行以及11家民營銀行共計330家商業銀行2017年的經營數據進行了排查和分析,力求勾畫出中國銀行業的發展變化路徑。

75%銀行淨利潤增長

熬過了幾個寒冷冬天,銀行業終於在2017年迎來基本面的轉折點。

從納入統計的330家銀行淨利潤增長率情況看,當年做到正增長的銀行達到247家,占比75%。

業內權重最大的五家國有行表現尤為突出,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2017年歸母淨利潤增長率分別為2.8%、4.67%、4.9%、4.76%、4.48%,同比分別增長2.4個百分點、3.22個百分點、3.04個百分點、8.43個百分點、3.45個百分點。

相比之下,股份制行的表現稍顯遜色,此類11家銀行(恒豐銀行尚未披露2017年年報)中只有5家銀行做到淨利潤增長,包括招商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廣發銀行。

淨利下滑者則集中在城商行、農商行這類地方性銀行,分別有27家、45家,在統計樣本中分別占比24.5%、25%。

城商行中,下滑幅度最大的是柳州銀行,降幅高達88.91%。此外還有涼山州商業銀行、攀枝花市商業銀行和丹東銀行三家,降幅在50%以上,分別為81.29%、54.77%、50.48%。

柳州銀行2016年做到淨利潤6.57億元,但2017年驟降至0.78億元,年報給出的解釋是加大撥備計提力度。當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為2.4%,同比下降0.23個百分點,但不良貸款餘額為9.61億元,同比增長12.53%。在該行營業支出中,資產減值損失為13.86億元,同比暴增161.56%。評級機構東方金誠在跟蹤報告中認為,柳州銀行資產質量存在較大的下行壓力,預計未來該行撥備計提將進一步增加。

而農商行的狀況更不樂觀,淨利潤降幅在50%以上的有11家。首當其沖的是吉林蛟河農商行,下滑幅度大188.8%,從上年盈利1.5億元變為虧損1.33億元,該行是唯一一家虧損的農商行。此外山東莒縣農商行、四川儀隴農商行、山東鄒平農商行、山東廣饒農商行的淨利潤降幅也均在八成以上。

進入2018年,從A股28家上市銀行發布的三季報來看,其盈利能力繼續增強,平均淨利潤增長率為10.97%,且多數銀行和上年同期相比盈利提速。

對於明年銀行業整體業績,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並不悲觀。他在接受《投資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明年銀行業績表現可能會比較平穩,增速甚至可能比今年有所改善。國家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在加大,央行今年四次定向降準,加大信貸投放,這些措施疊加之後,效果可能會在明年顯現。」

資產質量壓力猶存

在今年上市公司年報季揭幕時,資產質量好轉成為銀行板塊成績單上的一大亮點。當然,這與國內宏觀經濟企穩向好、實體經濟基本面得到修復密不可分。不過,部分區域和行業的不良風險暴露依舊值得警惕。將銀行類型分類來看,資產質量改善的主要是國有行和股份制行,而農商行的不良貸款實際上一直在攀升。

在本次納入統計的330家銀行中,披露了2017年不良貸款率數據的有300家,其中有103家銀行這一指標高於2%,占比高達34%,主要集中在農商行。

值得注意的是,有10家銀行不良率超過6%,貴州烏當農商行、山東廣饒農商行、四川峨眉山農商行甚至超過10%,分別高達14.96%、13.9%、11.07%。

而從同比增長情況看,不良率相比上年攀升的銀行多達124家,占比為41%。同樣,農商行是資產質量惡化的重災區。貴州烏當農商行、山東廣饒農商行不良率升幅分別高達12.94個百分點和11.43個百分點;山東鄒平農商行、四川南充農商行、四川峨眉山農商行升幅也均在4個百分點以上。

農商行資產質量風險高企是近來市場重點關注的話題之一。2018年3月,原中國銀監會發布《銀監會關於調整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的通知》,提出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由150%調整為120%至150%,貸款撥備率監管要求由2.5%調整為1.5%至2.5%。不過,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放寬的前提條件之一是不良貸款分類要準確,具體指標體現在逾期90天以上貸款納入不良貸款的比例。只有100%納入,才有機會享受最大幅度寬鬆政策。

據悉,按政策口徑,屬於銀保監會直管的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要求在6月30日之前「一刀切」將全部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計入不良;屬於地方銀保監局管理的地方法人銀行則獲得一定的緩沖期限,按各地實際情況,有些地方銀行甚至可以延期到明年達標。

然而,相對於早已按新規執行的國有大行,地方性銀行明顯更加受傷。今年7月份以來,多家農商行因不良率飆升被推到聚光燈下,包括貴陽農商行、山東鄒平農商行、山東壽光農商行、山東廣饒農商行、河南修武農商行、安徽銅陵農商行等。

有分析認為,農商行主要的服務對象小微企業,容易受到宏觀環境的影響,且自身競爭力弱,容易給農商行帶來貸款回收壓力。同時,其資產質量與地方經濟發展也息息相關,經濟發展受限的地區資產質量風險相對較高。

天風證券研報也顯示,大陸農商行由農信社改制而來,相比上市銀行,農商行普遍公司治理水平較低,不良認定標準較松,因而受不良監管趨嚴影響較大。

相比之下,全國性銀行的資產質量趨於穩定。在統計中,16家銀行僅有浦發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和渤海銀行四家2017年不良率同比上升,幅度分別為0.25個百分點、0.03個百分點、0.09個百分點、0.05個百分點。

今年前三季度,大部分A股上市銀行資產質量繼續改善,只有中信銀行、華夏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南京銀行、鄭州銀行、貴陽銀行、長沙銀行三季度末的不良率和2017年末相比上升。

董希淼對《投資時報》記者表示,「盡管自去年二季度以來銀行業資產資料有改善的跡象,但事實上整個行業資產質量壓力依然較大。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傳導到銀行業會導致不良貸款增多,具體來看,供給側改革讓資產負債率比較高的鋼鐵、煤炭行業暴露風險,房地產調控不斷加強使得中小房地產公司資金鏈緊張,地方政府還存在一些隱形債務,這些都會影響銀行的資產質量。」

銀行理財格局重塑

2018年,監管政策整頓之下的銀行理財市場何去何從,持續引發大量的圍觀和討論。

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7)》顯示,截至2017年末,全國銀行業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為29.54萬億元。如今,這接近30萬億元的銀行理財產品,正在迎接一場巨變。

今年4月27日,人民銀行牽頭四部委發布《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下稱《資管新規》),核心要點在於打破剛兌、嚴格非標投資、禁止資金池、消除多層嵌套、抑制通道業務等方面。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應當實行淨值化管理,淨值生成應當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及時反映基礎金融資產的收益和風險」。也就是說,對於銀行理財而言,告別保本產品,向淨值型產品轉型勢在必行。

隨後,中國銀保監會予以響應,於9月28日發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下稱《理財新規》)。作為《資管新規》的配套細則,《理財新規》監管方向不變,主要內容包括嚴格區分公募和私募理財產品,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規範產品運作,實行淨值化管理;規範資金池運作,防范「影子銀行」風險;去除通道,強化穿透管理;設定限額,控制集中度風險;加強流動性風險管控,控制杠桿水平等。

根據中信建投研報,《理財新規》主要的變化是:其一,理財資產可以投向銀行間資產證券化產品,容許公募理財基金間接進入股市,擴大理財產品的托管機構範圍;其二,淨值型產品發行有望提速,理財資金流入股市的資金規模將提高;其三,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預計也將給理財產品同等的資產管理法人地位,可以直接或間接流入股市;銷售門檻可能在1萬元基礎上進一步降低,第三方銷售管道有望放開;其四,保本理財產品轉變為結構化存款或者非結構型存款,按照存款實行監管。

上述新政無疑給銀行現有的理財業務模式帶來調整壓力。實際上,隨著2017年11月17日《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出爐,變化就已經在潛移默化中產生。

2018年半年報顯示,上市銀行理財手續費幾乎全線滑坡,多家銀行的降幅甚至超過50%。從已披露數據看,工商銀行個人理財及私人銀行收入下降5.8%,對公理財收入下降25.4%;建設銀行、華夏銀行、平安銀行、光大銀行、江陰銀行理財手續費收入分別下滑47.08%、58.11%、75.07%、77.75%、30.8%。

《理財新規》中提到的銀行資管子公司監管規定懸念,很快就有了答案。今年10月19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給銀行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有分析稱,銀行作為國內資管市場中客戶資源最豐富、網點布局最廣、綜合經營實力最強大的主體,未來資管業務獨立發展的空間巨大。

在政策推動下,各家銀行紛紛加快成立理財子公司的腳步。統計顯示,目前已有19家銀行公告設立理財子公司,包括五大國有行,股份制銀行中的招商銀行、華夏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廣發銀行和中信銀行,城商行中的北京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和徽商銀行。

就在12月2日,《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正式落地,內容上對征求意見稿略有調整。主要變動包括:第一,理財子公司可用自有資金購買本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但不得超過其自有資金的20%,不得超過單只理財產品淨資產的10%,不得投資於分級理財產品的劣後級份額,而這在征求意見稿中是明令禁止。根據調研反饋,此前主要矛盾在於理財子公司進行FOF或MOM投資時能否選擇本公司產品。第二,非標投資規定中添加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投資於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應當實施投前盡職調查、風險審查和投後風險管理;非標投資不超過理財產品淨資產的35%的規定未作改變。第三,新增投資管理職能與交易執行職能分離、建立交易監控、理財子公司員工進行證券投資應事先申報等條例。

未來,銀行系資管格局可能將進一步分化。董希淼認為,不管是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還是城商行,理財子公司與母行分支機構在銷售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都需要更多協調。從執行層面看,對中小銀行而言,人才引進、系統搭建等方面都需要進行更加充分的準備。對規模較小的城商行、農商行來說,無論是業務規模和人才儲備等方面都不支持成立理財子公司,這些小型銀行理財業務發展將面臨較大變數。

補血需求愈發強烈

隨著銀行業進入「拼資本」時代,那些核心資本數量多、資本持續補充能力強以及具備多元化融資管道的銀行將開啟更大發展空間。

同時,在《資管新規》的約束下,銀行表外資產陸續回表,也加快了其資本消耗。

為了滿足業務轉型需要、抵禦不良貸款增長衝擊,各家銀行不是在「補血」,就是在「補血」的路上。

根據原銀監會資本新規過渡期安排,至2018年底,系統性重要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不得低於11.5%、9.5%和8.5%,其他銀行在這個基礎上分別減少一個百分點。

從330家銀行2017年末的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來看,基本都符合監管要求,但仍有部分銀行相關數值偏低,處於貼地飛行狀態。

比如,鄭州銀行、南京銀行、廣發銀行、渤海銀行、華夏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錦州銀行、徽商銀行、中信銀行等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低於8.5%,前兩者更是低於8%。

而2018年三季度末,A股上市銀行中,華夏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低於8.5%。

由於資本充足率指標相對偏低,南京銀行、華夏銀行先後公布了140億元、300億元的再融資計劃。

南京銀行在2017年8月1日就公布了定增預案,擬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6.96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140億元,同樣用於補充公司核心一級資本。同年11月,江蘇銀保監局同意了上述方案,然而令市場頗為意外的是,今年7月中國證監會將此方案否決。

今年9月17日,華夏銀行發布公告稱,經董事會審議通過,擬非公開發行合計^p用後全部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11月21日,上述方案獲得銀保監會批准。

除此之外,今年還有多家上市銀行通過優先股、定增、可轉債方式融資。其中分量較重的包括:農業銀行被稱為「史上最大」的1000億元定增,建設銀行發行600億元優先股,工商銀行發行1100億元優先股和600億元可轉債,交通銀行發行600億元可轉債,民生銀行發行500億元可轉債,等等。據統計,今年已經實施的上市銀行再融資為1675億元,此外還有近4000億元蓄勢待發。

非上市銀行同樣面臨資本金壓力,一批地方性銀行爭相奔赴A股或港股上市。今年以來,成都銀行、鄭州銀行、長沙銀行相繼在A股亮相,青島銀行、西安銀行、青島農商行、江蘇紫金農商行已成功過會;而甘肅銀行、江西銀行、九江銀行則相繼登陸港股。

330家商業銀行經營數據掃描:七成五淨利增長  四成不良率同步攀升 | 銀行業全樣本報告 未分類 第2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