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森堡華裔年輕人職業多樣化:有想法 說幹就幹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中國僑網12月12日電 據英國《華聞周刊》報導,據盧森堡國家統計局2017年7月公布的數據,盧森堡華人社區人數近6年來加速增長。在這個擁有近60萬人口的國家,華僑華人數量已經超過3200名。

《華聞周刊》採訪得知,最初絕大多數中國人來盧森堡以從事餐飲業為生,如今盧森堡當地華裔年輕人的職業發展卻已變得更加多樣化。他們有著現在年輕人的普遍特性:有想法,不計後果,說幹就幹。

陳翀和吳邵傑兒時就跟隨長輩來到盧森堡,並在這裡長大。他們一個來自上海,一個來自浙江溫州。他們倆是連襟,因為彼此的太太是親姐妹,關係又近了一層。

他們倆已經在盧森堡生活了二十幾年,一個是夢想成為平面設計師的餐廳老板;另一個是腳踏實地不斷學習的盧森堡國企員工。他倆正是生長在盧森堡的華人的縮影。

陳翀:用歐洲企業管理思維開中餐廳

目前,陳翀在盧森堡經營著三家酒吧餐廳。5年前,他從母親那裡接手了一間提供中餐的酒吧。在陳翀接手酒吧後,店面經過了重新裝修,現在已完全看不到母親當時留下來的痕跡了。

酒吧的設計頗為後現代藝術——牆上掛著的油畫遠看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細看卻是個骷髏,大片塗鴉是陳翀特意請外國藝術家噴制的。「我在比利時學習了平面設計專業。做了兩年平面設計師,2013年我媽媽想要退休了,於是我決定從商。」如果放棄媽媽幾十年來打下來的這片「江山」,陳翀心裡一定會不舍。

1988年,陳翀的媽媽從上海到盧森堡一個朋友的飯店裡打工,陳翀當時在國內,只有3歲。6年後,9歲的陳翀和外婆一起到盧森堡與媽媽團聚。彼時的盧森堡還沒有特別多外國人,政府給外國子女安排的學校都是法語學校。中學時,陳翀每天乘坐20分鐘火車去到離盧森堡最近的比利時城市上學,成為了一名小「跨境居民」。

法語成為了陳翀在盧森堡生活的主要語言,他平時跟吳邵傑的對話也都是用法語進行。而陳翀的太太因為在盧森堡出生,所以更加本地化。她不僅學會了盧森堡語,還會說法語、德語、英語、普通話、潮州話和廣東話。「盧森堡語是幼兒園階段的必學語言,德語在小學階段學,再大點兒又學習法語。我就沒有那麼厲害了,盧森堡語基本可以聽懂,但不會說。我和太太之間用法語交流,太太她們兩姐妹平時用盧森堡語交流。她是潮州人,所以潮州話、廣東話和普通話也自然而然在家庭環境下學會了。」陳翀掰著手指數著。

陳翀解釋道:「原來盧森堡語並沒有正式的語法和書面用語。近年,政府意識到國民不應該將自己的母語丟掉時,才開始有了比較正式的書寫。盧森堡語在過去就像是德語的一種方言吧。盧森堡語大部分是德語,又有一些法語成分。」

盡管9歲就離開了中國,但「中國根」始終埋在陳翀的心中。2008年陳翀從設計專業畢業後,帶著太太回到中國,花了6個月的時間遊歷大江大河。那算是他離開中國後第一次比較徹底地 「回歸」。2010年,聽說家鄉上海要舉辦世界博覽會,陳翀夫妻倆立即申請去做上海世博會盧森堡館的志願者。

在上海的很多經歷對陳翀的生活影響很大。成為設計師的夢想,也是源於兒時在上海少年宮學習畫畫所產生的濃厚興趣。來到盧森堡後,看漫畫、畫漫畫是陳翀最高興做的事。

現在陳翀的飯店經營模式已不同於他母親管理時。當他接手母親的酒吧時,就已想得非常清楚,這裡不是要耗費我大量時間的地方。「通常開餐廳的人會把大部分時間都耗在那裡,但這不是我要的。」

陳翀聘請了經理來打理瑣碎事務, 「每一個員工都知道自己的職責是什麼,所以我不需要天天守在這裡,自己只要把握好大方向就好了」,於是他有了精力去開第二家店和第三家店。

現在的年輕人想做的事情很多,陳翀也一樣。重新做回平面設計師或者進入另一個嶄新的領域不是沒有可能。在可預見的未來裡,陳翀想帶著老婆和兩個孩子回中國去住上幾年。

「雖然我來盧森堡已經24年了,但是這裡永遠都不是我的家」。「讓我的家人真正地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這是陳翀的心願。

(《華聞周刊》)
(《華聞周刊》)

吳邵傑:失去不可惜,這樣才更有機會

上世紀90年代,吳邵傑父母在去過德國、荷蘭、比利時等歐洲國家後,覺得盧森堡的發展和就業環境以及整體福利都相對較好,於是決定留下來。

跟其他老一輩的盧森堡華人一樣,吳邵傑的父母也一直都在飯店工作,服務的對象也是當地人。「盧森堡人挺愛吃中餐。最多的時候,盧森堡可能有400家中餐館。服務當地顧客的定位主要是由那時的人群構成決定的。當地顧客的消費理念不一樣。而過去在盧森堡的中國人幾乎都是開餐館的,你服務給誰呢?」吳邵傑一語中的。

在各個餐廳打零工是吳邵傑中學階段除了上學外的另外一件事。2011年,吳邵傑所在的蔬菜供應公司老板退休,交給兒子管理。正當企業發展每況愈下之時,表姐邀請吳邵傑一起合夥做餐飲。先進的餐飲理念吸引了吳邵傑,他立馬辭掉工作,並投入一部分資金加入其中。

他們一起做起了健康快餐,並取名為「Appleaday」,意為每天一個蘋果。吳邵傑找到營養學家,給漢堡、沙拉和湯的配料搭配給出建議。用現在的話說,應該就是吃出健康,吃出苗條。那時,整個盧森堡只有一家類似的健康快餐。放在現在,整個餐飲理念都是先進的。很快,「Appleaday」受到了當地人的喜歡。就連美國蘋果公司都注意到了他們。

沒做多久,吳邵傑收到了美國蘋果公司的律師函,說有侵權行為,禁止他們用「apple」這個詞。可他們的領域和logo跟美國蘋果公司沒有任何關係,最後吳邵傑贏得了繼續經營的權利。當時,充滿鬥志的吳邵傑認為3年後就可開分店了。

而在這時,因為與另一個合夥人的關係出現問題,「Appleaday」沒能繼續下去……

對此,吳邵傑並沒有覺得可惜。在他看來,沒有當時的放棄,自己就不會有新的嘗試和機會。吳邵傑現在在盧森堡郵政(POST Luxembourg)負責物流對接工作。

工作讓吳邵傑認識了物流行業,也對物流充滿了熱情和興趣。他特地報了政府開設的夜校學習相關課程。通過學習,他更加理論化地清楚了物流工作的每一步是出於什麼原因和目的。

由於這兩年與中國物流合作愈加緊密,盧森堡郵政專門成立了一個部門,請來吳邵傑負責對接。

吳邵傑也坦言,剛來盧森堡,家長忙著飯店的工作疏於對他的鞭策,所以他浪費了很多時間。中學畢業後也沒有再進一步學習。但後來的工作和生活讓他意識到自己應該多積累知識。於是他上了經濟與金融管理類夜校、還獲得了房地產從業資格證。有了這個證書,吳邵傑在盧森堡可以開房產中介、當房地產開發商,也能進行物業管理。

吳邵傑介紹說:「近幾年,盧森堡的房價飛漲。旁邊的一棟民宅去年賣出時110萬歐元,新房主大概花了40-50萬歐元徹底裝修了一番。僅一年時間就以200多萬歐元賣掉了。也有不少房主在賣房時,會考慮把一個大別墅拆分成幾個小公寓來賣。這樣獲得的利潤更大。」

此外,他發現越來越多的大企業落戶盧森堡,盧森堡的房地產正處於蓬勃發展階段,公寓樓越來越多,物業必然紅火。「物業管理將是我未來選擇的一條路。」吳紹傑如是說。

陳翀和吳邵傑都不是那種為了拼命賺錢而迷失的年輕人。他們懂得不忘初心,即使平凡也要不負理想。(陳甲妮)

盧森堡華裔年輕人職業多樣化:有想法 說幹就幹 未分類 第2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