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12月9日,第五屆中國工業大獎在人民大會堂發布,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高紀凡捧著這個被譽為「工業奧斯卡」的獎牌,感慨萬千。從民營企業到上市公司,再到國家名片,天合光能深感改革開放給中國能源發展帶來的巨大發展動能。高紀凡引領中國光伏企業開啟了參與制定國際標準的先河, 92項光伏行業標準打上中國烙印;從1.0到3.0,他引領全球能源物聯網開拓創新,賦能產業。
用太陽能造福人類
1985年,高紀凡考上吉林大學量子化學碩士研究生,被時任吉林大學校長的著名化學家唐敖慶收為門下弟子。回鄉參加暑期社會調查時,高紀凡發現,中小企業普遍缺技術缺人才。碩士畢業後,他毅然放棄去美國伯克利大學讀博士的機會,走上創業之路。「中國不缺寫書做學問的人,缺的是創新型企業家。」
創業之初,高紀凡以敏銳的市場眼光,開發出8個填補國內空白、替代進口的化工新產品;又不惜重金,把新材料引入常州。1997年,高紀凡從《京都議定書》及美國克林頓政府「百萬太陽能屋頂計劃」中,預見到太陽能產業無可估量的市場前景和社會效應,創建天合光能,並將光伏作為自己畢生奮鬥的事業。創業初期,天合光能負責建設西藏太陽能電站,為無電地區的人們帶去光明。高紀凡回憶道:「當西藏的孩子們看到電燈,看到電視的時候,那個欣喜的眼神讓我終生難忘。我看到了太陽能對老百姓的巨大作用,便由此鐵了心要把一生獻給太陽能。」
20世紀初,德國曾出台一系列鼓勵光伏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帶動全球光伏需求大幅增加。當時大陸光伏產業主要集中於中遊的組件領域,屬於勞力密集型產業,技術含量並不高。隨著越來越多新公司、新資本湧入,行業產能逐漸過剩,價格戰頻發,企業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加之歐美國家出台「雙反」,從2009年開始,國內光伏行業逐漸出現經營困難。
逆風而行,高紀凡沒有輕言放棄,積極布局海外,在「雙反」挑戰下加快做到國際化。目前,天合光能已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地設立2GW的生產基地。智能化光伏產品Trinasmart獲得德國萊茵TüV頒發的IEC 61215/61730證書,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得萊茵TüV認證的「智能組件」。截至去年底,天合光能光伏組件累計出貨量全球領先。天合光能先後在瑞士蘇黎世、美國加州聖何塞和新加坡設立歐洲、美洲和亞太中東區域總部,並在東京、馬德里、米蘭、雪梨、北京和上海等地設立辦事處,業務足跡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打造世界級創新平台
惟創新者強。創新驅動一直是天合光能企業發展的核心戰略。從全球技術的領先者,到全球標準的制定者,高紀凡對技術創新和產品品質有著超乎尋常的重視。「天合光能的研發投入每年超過8億元。」高紀凡說,公司集聚一大批全球優秀人才,在日本、德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均設有海外研發機構。
「2010年,我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建立光伏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高紀凡說,「在擴產能上控制節奏,在研發上加大力度。堅持科技創新才能不受制於人。」記者了解到,天合光能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全球首家獲得UL頒發的客戶測試數據計劃(CTDP)證書的實驗室,也是光伏行業最早獲得TüV萊茵TMP目擊實驗室資質的實驗室。
電池轉化效率是光伏企業最具競爭力的指標,天合光能不斷突破極限。前不久,經第三方權威機構JET獨立測試,天合光能以23.5%的光電轉換效率創造大面積N型單晶矽電池的世界紀錄,將自己兩年前創造的同項世界紀錄提高0.56個百分點。至此,天合光能在光電轉換率、組件總功率這兩項核心指標上,接連刷新世界紀錄,一路領跑。憑借強大的創新與技術研發實力,在專利申請量、專利授權量等硬性指標方面遙遙領先,連續18次創造或刷新光電轉換效率和組件輸出功率的世界紀錄。截至11月底,公司累計申請專利1515件,擁有有效專利873件,發明專利擁有量行業領先。最近,天合光能入選胡潤百富發布的知識產權競爭力百強,作為唯一入選的光伏企業,與海爾、華為、格力、吉利、京東方、美的、阿里巴巴等一同登榜。
今年8月,天合光能新能源物聯網產業創新中心成立,共有華為、阿里、IBM、牛津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等16家國內外共建單位,12位國內外專家教授加盟創新中心專家委員會。高紀凡表示,創新中心將充分整合科技研發優勢,聚焦光伏發電、儲能、能源管控和雲平台技術,在全球能源變革中搶占創新制高點。
跨入能源物聯網3.0時代
在蟬聯出貨量全球第一後,曾有媒體將一個尖銳的問題拋給高紀凡:「光伏行業過去一直有個現象,不少企業幹到‘第一’後往往兩三年就會松下來。所以你現在幹到‘第一’了,你怎麼看?」高紀凡的回答是:「我們要忘了這個‘第一’,走到一個更加大的領域去。」
從「打造光伏發電設備製造的堅實基礎」的天合1.0時代,到「全球領先的太陽能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天合2.0時代。這個更大的領域就是天合的3.0時代——智慧能源及能源物聯網,高紀凡的目標是成為「全球能源物聯網的引領者」,推動由「造、發、儲、配、售」全鏈條產業模式向「發、儲、配、用、雲」創新和成果輸出轉型。
走進天合光能和阿里雲工業大腦共建的智能車間,打開手機,溫度、壓力、測距、速度……在車間里密布著的上千個傳感器,正一刻不停地將所有數據收集上傳至阿里雲數據庫。上億條數據做到在線實時分析,得出最佳生產模型。截至目前,阿里雲計算平台已經讓天合光能這一試點車間的A品率由40%提升至47.3%,做到數百萬的降本增值。大數據與雲計算作為工業新的生產力,讓太陽能更加智慧。
「能源物聯網有3萬億元的市場規模,這對天合光能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發展機遇。」高紀凡稱,轉型已初見成效。去年,天合光能合肥新站區物聯網+智慧能源項目成功入選國家能源局首批試點示範項目;今年9月,天合光能又與常州高新區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打造天合太陽城智慧園區,建設7個分布式微能源網,構建一體化解決方案。近期,天合光能為法國首座、歐洲最大太陽能漂浮電站供應組件,建成後可保障當地4700戶家庭用電,每年可減少1.1萬餘噸二氧化碳排放。
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讓天合光能站上更大舞台。10月18日,高紀凡出席「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和國際能源變革論壇,並與有關國家能源部長交流。「以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成本快速下降,發展中國家在新能源體系建設方面具有後發優勢。」對做到彎道超車這個夢想,高紀凡信心滿滿。
用物聯網思維打造全新的陽光部落,天合光能重啟「百萬光伏屋頂計劃」。自去年起,天合光能推出全球首個家用光伏品牌——天合富家,中國的家用光伏市場由此進入品牌化發展。高紀凡說,要讓每一座建築都變成一個太陽能發電站,讓千家萬戶不僅能用上綠色環保能源,而且還有看得見的投資回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高紀凡深感,改革開放給中國和世界發展帶來巨大影響。「過去20年,我們將中國光伏行業發展到世界領先地位,與光同行,天合光能將伴隨新一輪改革開放步伐,通過新能源技術和數位技術的協同發展,將大陸的新能源事業推向新高度。」
本報記者 蔡 煒 唐 穎
本報通訊員 張 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