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異種移植是指將某一動物的器官、組織或細胞「嫁接」到另一物種體內並保持其生理功能,以幫助後者存活。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在中國制定了異種移植臨床研究規範《長沙宣言》,規定了聯合國所有成員國開展異種移植臨床研究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必須具備的生物安全基本條件。
本屆研討會期間,各國專家不僅將聚焦實體器官異種移植、細胞和組織異種移植、轉基因豬和設備、臨床試驗和微生物檢測的最新進展,還將對異種移植臨床試驗基本要求進行重新審視並作重要性排序,對關於盡量減少異種移植風險的世界衛生組織備忘錄進行總結和修訂。
「異種移植技術一直在進步,現在主要的難點在於排斥性的反應,因為人的免疫系統會識別動物的抗原而產生抗體,發生免疫反應。雖然目前我們可以使用免疫抑制劑解決這一難點,但最終的解決方案仍需要對供體進行基因修飾。」國際異種移植協會主席Leo Buhler說。
Leo Buhler說,把豬的心臟移植到靈長類動物身上並存活6個月,這樣的技術突破讓人欣慰,目前這種技術可應用於急症,如急性的心衰或肝腎功能衰竭。「現階段我們的目標是讓患者至少先多存活幾周直至找到適合的人類器官進行移植,同時希望盡力減小細胞和組織異種移植的排斥反應。」
世界衛生組織代表Jose Nunez說:「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異種移植領域,未來我們必須繼續推動其發展。異種移植是一個可以徹底改變移植界的重要機會,這個機會對病人來說至關重要,世界衛生組織將全力支持異種移植的研究。」
主持培育醫用供體豬的中國科學家、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細胞移植與基因治療研究所所長王維表示,全球有大量患者在等待異種移植的供體,在中國就有這樣的一千萬個I型糖尿病患者。希望通過此次會議,制定一個使大量患者可以接受、符合倫理、有效且安全的異種移植治療臨床研究規範。
本屆研討會由世界衛生組織召集,中南大學、國際移植協會承辦,國際異種移植協會、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協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