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新京報怒批張雲雷,是追星的熱鬧和藝術的落寞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12月4日,新京報在其官方媒體號發表文章《聽相聲揮舞熒光棒?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將矛頭直指德雲社青年相聲演員張雲雷,整篇文章從批判偶像IP的流量經濟,到批判《探清水河》的改良,從傳統相聲演員到觀眾,從藝術創造到相聲的教育意義,洋洋灑灑看似旁征博引

怎麼看新京報怒批張雲雷,是追星的熱鬧和藝術的落寞

《新京報》的觀點是,一群年輕人拿著熒光棒或者拿著手機在台下揮舞就不是弘揚傳統文化。

那麼《新京報》心中的傳統文化是怎麼樣的呢?難道是一群老大爺拄著拐杖,端著保溫杯杯里泡著枸杞紅棗,手里盤著串或者捏著核桃。鼓一次掌要吸三回氧,這才是傳承傳統藝術?

傳統文化的傳承,其實還是需要年輕人喜歡才能傳承下去,不然,傳統文化就會成為死文化。

怎麼看新京報怒批張雲雷,是追星的熱鬧和藝術的落寞

傳統文化不是故步自封,自娛自樂的文化。傳統文化不是一小撮人喜歡品玩大多數人看不懂,看到了就頭大敬而遠之。

具體到相聲來說,有些人愛好者喜歡的相聲演員,是那些犄角旮旯一直沒人知道的藝術家。

他們生而無名死而無名,除了被幾個愛好者喜歡,吃飯都得靠救濟,這種藝術難道才傳統?

傳統不等於守舊,傳統也不等於要墨守成規不能創新。

傳統藝術也需要有新的視角新的血液加入,需要與時俱進才會長新。

如果郭德綱說《西征夢》時,還說慈禧太后打洋人的故事,大約沒有幾個年輕人有代入感了,更別說喜歡。

所以,傳統藝術需要發展,也需要有頭羊,有領軍人物,先富帶後富。

怎麼看新京報怒批張雲雷,是追星的熱鬧和藝術的落寞

如果一門藝術沒有偶像或者領軍人物,那麼這門藝術很可能就死了。

京劇正因為有了梅蘭芳等巨擘所以才湧現了無數藝術精品。

相聲在新世紀的復興也是因為郭德綱的崛起,使得很多年輕人願意加入相聲這個隊伍,把相聲當成自己的終身事業,甚至連大學博士都放棄自己的專業,轉行來研究用什麼公式能讓人發笑。

這其實是好事,說明這門藝術活了。後繼有人

傳統藝術尤其是表演性藝術必然是要有角的,而角能贏得年輕人的喜歡,是這門藝術能夠發展下去的一個必要條件。

張雲雷雖然走的是相聲里不多見的偶像路線,但是,他傳統藝術的基本功很紮實,十幾歲就已經登台表演。有十多年的舞台表演經驗,太平歌詞等小曲小調更是他的看家本事。

人家是靠真本事一點一點上來的,今日的爆紅也是厚積薄發的必然結果,和小鮮肉刷臉走紅有本質區別。

《新京報》說他,表演時台下粉絲揮舞熒光棒。

很正常啊。

歌星唱歌粉絲在台下就可以揮舞熒光棒,難道說相聲的粉絲就不能揮舞了,這叫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而且張雲雷粉絲揮舞熒光棒,也是在他返場唱小曲小調時,正經說相聲的時候,粉絲們也沒有揮舞,人家粉絲挺懂事啊。

而且張雲雷的粉絲通過他學會了,《鎖麟囊》等傳統戲曲。這難道不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嗎?

怎麼看新京報怒批張雲雷,是追星的熱鬧和藝術的落寞

照《新京報》的觀點,人家揮舞個熒光棒就數典忘祖了就陳腐了,教授們在象牙塔里研究過去窯子里唱什麼,然後斷定《探清水河》就是窯調才叫高雅,這才是傳統文化嗎?

有人瘋狂喜歡的藝術不叫藝術,叫藝術的落寞,難道只有沒人喜歡,沒人搭理的藝術才叫藝術嗎?

《新京報》的觀點也挺奇葩的。

================

文:薛白袍

歡迎點讚,歡迎討論,謝謝關注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