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將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原標題:深圳將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

年輕的深圳未雨綢繆「養老」問題。昨天從新一期政府公報獲悉,新近出台的《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從精簡行政審批手續、加強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等多方面提出具體舉措,以進一步促進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簡化審批流程優化辦理手續

深圳雖然是座年輕的城市,但養老卻非遙不可及的話題。據統計,截至去年底,深圳常住人口中約有90萬老年人,加上來深與子女生活的老人不斷增加,老年人實際數量超過百萬。

為應對可能加快到來的「銀發浪潮」,深圳將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在養老機構設立許可方面簡化審批流程和優化辦理手續,例如:對建築面積在5000平方米以下的養老機構免予環評;養老機構內部設置診所、衛生所(室)、醫務室、護理站的,實行備案管理;對於符合消防、食品等相關安全標準要求但因不動產登記、土地規劃等行政手續問題不能通過消防審驗、食品安全許可的養老機構(含街道敬老院),由所在區民政部門會同區消防、食藥監管等有關部門報區政府集中研究處置措施,採取「一事一議」的方式,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優化審驗手續。

《若干措施》同時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並規定,政府投資建設和購置的養老設施、新建居民區按規定配建並移交給民政部門的養老設施、國有單位培訓療養機構等改建的養老設施,均可實施公建民營。

形成「中心城區10—15分鐘、外圍城區20—25分鐘」養老服務網路

一邊是日益旺盛的養老需求,一邊是養老床位「一床難求」,如何破解這一難題?《若干措施》提出根據全市老年人口的數量、身體評估情況和實際服務需求,對現有養老設施用地進行優化調整、土地整備和確權登記,分區域明確設施規劃和發展策略。

據此,深圳機構養老床位、社區托養床位將按8.5∶1.5設置,重點發展面向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料護理服務,提高老年人醫療、康復護理、臨終關懷等機構的比例,並在「十三五」期間全市新增機構養老床位3000張以上;到「十三五」期末每個區至少建成一傢俱有代表性、示範性的區級社會福利中心或養老機構;到2035年,全市養老床位總數達到11.3萬張以上,護理型床位占機構養老床位總數的75%,即約7.2萬張。

「中心城區10—15分鐘、外圍城區20—25分鐘」——這是《若干措施》對到2020年深圳全面形成布局合理、均衡發展、滿足需要、功能完善、精準高效養老服務網路的具體描述。為達成這個目標,新建居住(小)區要嚴格落實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不少於750平方米的建築規模要求,並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居住(小)區無養老服務設施或現有設施沒有達到規劃和建設指標要求的,應通過購置、置換的方式配建養老服務設施。

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無論是居家養老還是入住養老機構,很多失能老人都需要長期護理,每個月護理費、床位費、夥食費加起來,都是不小的經濟負擔。對此,《若干措施》提出,按國家和廣東省的規定,逐步擴大老年人常用藥品和醫療康復項目的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將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衛生機構按規定納入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定點範圍。同時,研究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形成多元化的保險籌資模式,推動解決失能人員基本生活照料和相關醫療護理等所需費用問題。

為培養專業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深圳將完善人才培養、就業、職稱等支持政策,鼓勵對養老護理工作從業人員給予補貼;支持和指導高等院校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技工學校發展老年服務與管理相關專業或課程;建設養老護理實訓基地,鼓勵建立「校企合作」「校院合作」等人才培養機制;鼓勵養老機構引入境內外先進的行業管理技術和經驗,探索建立養老服務業職業經理人制度等。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