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情觀察|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馬其頓」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軍情觀察|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馬其頓」 歷史 第1張

朝康熙年間,名相張廷玉之父、大學生張英有一天收到一封家書,信中說老家的人因為三尺宅基地,和鄰居起了紛爭,要張英利用影響力,疏通關係、贏得這場官司。張英讀完信後,提筆寫了回信並附詩一首: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軍情觀察|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馬其頓」 歷史 第2張

  

六尺巷

家里人看完張英回信後,不僅不與鄰居爭地基了,還主動讓出了三尺宅基地。鄰居看見後也主動讓出了三尺地基,雙方化幹戈為玉帛。這樣一來,就有了之後的六尺巷美談。

讓地雖然困難,但相比讓國名來說則不值一提。現如今,馬其頓共和國在改名問題上面臨不小的難題。

軍情觀察|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馬其頓」 歷史 第3張

馬其頓共和國

馬其頓共和國要改名「北馬其頓」了。2018年6月17日,馬其頓共和國與希臘正式簽署協議,未來馬其頓共和國將使用「北馬其頓共和國」的名稱,雙方就國名爭端問題達成一致。2019年1月11日,馬其頓共和國進行了一次歷史性的議會投票,表決通過將國名由「馬其頓共和國」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其頓共和國大使館關於馬其頓國家概況的資料介紹:馬其頓共和國,面積25713平方公里,人口209.6萬(2015年)。主要民族為馬其頓族(64.18%),阿爾巴尼亞族(25.17%),土耳其族(3.85%),吉普賽族(2.66%)和塞爾維亞族(1.78%)。官方語言為馬其頓語。居民多信奉東正教,少數信奉伊斯蘭教。

對於馬其頓共和國的人來說,由「馬其頓共和國」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其中的滋味並不好受。而對於要求馬其頓改名的希臘人來說,他們實際上也並不太願意接受。在1月13日,希臘國防部長坎梅諾斯宣布,由於對馬其頓更改國名協議持反對意見,他將辭去國防部長一職,由他主管的獨立希臘人黨將退出聯合政府。

一個國家的改名,為何同時挑動馬其頓與希臘兩國的神經,甚至導致希臘政府內部產生分裂?我們得從馬其頓共和國與希臘的歷史說起。

對於不少人來說,古代「馬其頓帝國」的名聲要比現在「馬其頓共和國」的名聲響得多。在2000多年前,在小亞細亞及希臘地區建立的馬其頓王國逐漸發展壯大,至國王腓力二世統治時期達到高峰。在腓力二世遭遇刺殺身亡後,其子繼位,他就是後來名震天下的亞歷山大大帝。亞歷山大主政後,陸續降服周邊希臘全境地區,並將馬其頓王國版圖擴展到埃及以及西亞、中亞地區。在與波斯帝國決戰並擊敗國王大流士三世之後,亞歷山大大帝建立的馬其頓帝國達到鼎盛時期,版圖涵蓋包括希臘、埃及、巴比倫、波斯的全部領土。

軍情觀察|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馬其頓」 歷史 第4張

亞歷山大在位時,馬其頓帝國鼎盛時期版圖(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在越過興都庫什山,抵達印度河流域後,亞歷山大本想更進一步,向印度進軍。熟料天不假年,在帝國達到鼎盛後不久,亞歷山大大帝因病去世。在他死後,帝國很快也隨著崩潰。

馬其頓王國滅亡後,在7世紀左右,斯拉夫人遷居馬其頓地區。10世紀下半葉至11世紀初,塞繆爾始建第一個斯拉夫人的國家。此後,拜占庭和奧斯曼帝國相繼統治馬其頓地區。1912年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結束後,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希臘軍隊占領馬其頓地區。1913年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後,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和希臘再一次瓜分馬其頓地區。地理上屬於塞爾維亞的部分稱瓦爾達爾馬其頓,屬於保加利亞的部分稱皮林馬其頓,屬於希臘的部分稱愛琴馬其頓。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瓦爾達爾馬其頓作為塞爾維亞的一部分並入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成立(1963年改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46年,鐵托將馬其頓地區從塞爾維亞分開,使其成為南斯拉夫的一個加盟共和國。

1991年9月8日,馬其頓舉行全民投票,95.26%投票者支持獨立。9月25日,馬其頓宣布與南斯拉夫聯盟和平分離。1991年11月20日,馬其頓宣布獨立,決定憲法國名為「馬其頓共和國」。

軍情觀察|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馬其頓」 歷史 第5張

希臘地圖(北部包含「馬其頓地區」)

由於馬其頓王國領土包括現今希臘、馬其頓共和國以及巴爾幹半島的其他地區,因此希臘與馬其頓共和國雙方都宣稱繼承了這段「光榮」歷史。希臘對馬其頓共和國國名中的「馬其頓」表示不滿,一來是因為希臘北部本身就有叫「馬其頓的地區」,而馬其頓共和國的名字會讓希臘認為馬其頓共和國可能對希臘馬其頓地區領土產生訴求;二是因為上文提到現今馬其頓的國民是由斯拉夫人遷居形成,並且國民主要信仰東正教,與來自希臘人的古代馬其頓王國截然不同,且馬其頓駐加拿大大使GyordanVeselinov也曾表示:「我們跟產生腓力和亞歷山大大帝的北希臘人沒什麼關係。我們是斯拉夫人,我們的語言接近保加利亞」。因此,對於來自異地卻繼承「馬其頓」身份的斯拉夫人,希臘人自然不願意接受。因為希臘的反對,1993年,馬其頓只能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臨時名稱加入聯合國。即便加入了聯合國,希臘依然阻撓馬其頓加入歐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近年來,由於政局不穩、社會動蕩,馬其頓多次發生大規模遊行示威,及針對警察局的嚴重暴恐襲擊,至今仍是歐洲最貧困國家之一。因此,馬其頓加入歐盟北約之心可謂迫切。由於希臘在入歐及加盟北約中擁有一票否決權,為了「爭取在最短時間加入北約和歐盟」,馬其頓外長NicolaDemetrov在與北約高級官員會面時表示,為消解希臘在馬其頓加入北約上的反對意見,馬其頓終於決定更換國名,新國名將接受全民公投。

2018年初,希臘、馬其頓兩國政府在討價還價後「各退一步」:希臘方面放棄一直堅持的、要馬其頓改國名為「上馬其頓共和國」主張;馬其頓方面則同意改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軍情觀察|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馬其頓」 歷史 第6張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

6月,兩國達成協議,以馬其頓更改國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作為希臘同意其加入歐盟和北約的條件。根據雙方協議,馬其頓不尋求對希臘北部同名省份的領土和希臘古代遺產提出要求。9月30日馬其頓就更名進行公投,盡管91%的有效票數支持更改國名,但投票率卻只有可憐的37%,遠低於公投最低有效標準(50%),迫使馬其頓政府謀求國會修憲更改過名。直到2019年的1月11日,馬其頓共和國議會投票表決通過,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宣布:將「馬其頓共和國」將改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議會表決通過後,該協議將交由總統簽署。然而,馬其頓總統伊萬諾夫形容此協議「具破壞性、不值得以及不可接受」,表示不會簽署該協議。到時,該協議將被退回到議會進行二次投票,再獲通過後總統必須簽署。之後,馬其頓將就該協議舉行全民公投。如果公投結果支持更改國名,馬其頓議會將舉行相關憲法修正案的投票表決。當馬其頓必須進行的流程全部結束後,希臘議會才會就這一協議進行投票表決。

然而這個決定在兩國國內卻引起不小的反對聲音。兩國反對黨和部分民眾指責協議「出賣」本國利益。馬其頓民族主義者們也持反對態度,在馬其頓東部城市斯蒂普發起了抗議活動。馬其頓反對派民族團結黨的主管人米克科斯奇對參加抗議活動的兩千名群眾說道:「他們(政府)利用馬其頓人民追求達到歐洲標準,做到真正的繁榮、穩定和安全的強烈願望,推出了一條違背國家和民族利益的政策。」

軍情觀察|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馬其頓」 歷史 第7張

馬其頓人抗議遊行

希臘右翼政黨獨立希臘人黨主管人、國防部長帕諾斯·坎梅諾斯也不支持這一協議,反對馬方國名中包含「馬其頓」字樣。他公開稱這份協議為「賣國協議」,多次威脅辭職。在議會表決通過後,坎梅諾斯與13日宣布辭職,他說,他主管的右翼政黨獨立希臘人黨退出執政聯盟,另外6名同屬獨立希臘人黨的部長也將辭職。

更名雖然對雙方都有利,執行起來卻困難重重。由於更改國名涉及馬其頓修憲,要讓多數民眾參與公投,並得到反對派的支持,可以說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對於馬其頓共和國來說,為了能盡早加入「歐盟」這個大家庭,恐怕更需要政府與國民一道「上下而求索」。

(消息來源:東方網原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