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企業一般有兩套帳,由於企業不少經濟業務沒有取得原始憑證或取得的是不合規憑證,按照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是沒法做入到向外報送的帳中去的,也就是沒法做入外帳中去,否則,一經查出,雖然業務真實,但照樣要處罰。因此,這些沒法做到外帳中去的業務,就只能做到內帳中去了,內帳是企業真實的帳,但很多業務又沒有憑證作為支撐。可以說,企業有時真的是不得不保留二套帳,也就是所謂的外帳和內帳。當然,也不排除企業故意造假,為了避稅,在外帳中故意少計收入或多記成本,比如民營企業大都有一部分現金收入,他們就不把這部分計入外帳。
今天在這里給大家說外帳和內帳,不是教大家去財務造假,而是講述企業的真實帳務情況,這是書本中沒有告訴也不可能告訴大家的,但在現實中卻是普通存在的。在實際操作中,有一個很簡單做到內帳外帳的方法:先做外帳,外帳憑證列印兩份,其中一份做內帳附件,這樣查內帳就很簡單容易找到原始憑證了。
一般而言,外帳要比內帳簡單些,只要根據原始發票做,控制好稅金這塊就行了。而內帳則相對比較複雜,一方面要準確記錄處理經濟業務,月底核算產品成本。另一方面還要管理好往來帳,與庫房,採購部,銷售部月月對帳,如有不對之處還要找出原因。看到這里,請不用急,先學好外帳,再學內好內帳,再學內帳,由淺到深,由易到難。
做外帳、內帳的企業的一個大概流程:內帳核算是正著做的,就是根據平時的經濟業務一步步的做,到月底核算成本,結轉損益,算出利潤。而外帳核算是倒著做的,先要確定所得稅,所得稅每季度交一次,但每個月都要確定好利潤,這樣季度利潤才好控制。然後再算出多少成本,其實外帳核算關鍵是要計算出成本數。因為收入是確定的,利潤也是事先確定好的,期間費用也是根據全月有票的費用算出的,這樣出多少成本就成了重中之重。其公式: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
再解釋下每項,利潤是先確定好的,營業收入就是根據當月你開出了多少票,也就是稅控機里的銷售額。營業稅金及附加就是你交的教育稅附加和城建稅{城建稅+教育稅=(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10%},這樣就差營業成本是未知的了。比如說,你這月利潤想要控制在20萬元,你的收入是100萬元,營業稅金是2萬元,期間費用30萬元。營業成本=100-20-2-30=48萬元。營業成本又是由什麼構成的呢?營業成本就是你當月銷售出庫的產成品成本,產成品成本是由生產成本歸集的,生產成本是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間接費用構成的,而直接人工和間接費用又能得到,這樣就能確定本月要出多少材料成本了。營業成本=產成品=生產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間接費用(製造費用)。還引用上述例子,營業成本是48萬元,人工費是10萬元,製造費用(燃料,電費,折舊等)10萬元,本月要出的材料=48-10-10=28萬元。工業企業主要是以材料成本來控制利潤,而商業更多的是用期間費用來控制利潤。
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計算出來的毛利率不能大大低於同行業公司的平均值,否則,稅務部門就會找上門來查個究竟,因此,要合理地確實多少收入做入外帳,按照同行業毛利率情況,對上述計算的營業成本進行調整,這樣,做出來的帳比較客觀,往往逃過了稅務局的法眼。否則,稅務部門很容易懷疑企業存在大量的體外收入和體外資金。
接下來就要控制增值稅了,這個也是外帳的重點,先要了解本行業的稅負,如果行業的稅負最低是3個點(所交的稅除以銷售額*100%),就不能低於這個最低值,否則稅務局會來找麻煩的。如何查銷售額呢?就是你本月開出的所有票,打開稅控機,里面有本月銷售額和稅額,比如本月銷售額為100萬元,那本月增值稅額就是17萬元,本月要交3個點的增值稅,那就是3萬元。這樣本月要抵扣的進項稅就是17-3=14萬元,你就找本月購買的材料的增值稅專用票湊夠14萬元進項稅錄入總帳即可。
好了,說了大概的月末核算方法,現在說錄入憑證,其實也就是分為這三大部分,一是收入的確認,就是你本月實際開了多少發票,開了發票就確認收入,不開不確認。二是材料採購,就是你本月購買材料收到的普通票,還有要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票做入總帳。三是費用這塊了,這沒什麼太多要說的,就是見到發票做帳即可。這是財務總帳的大概方法,供應鏈也就是庫房這塊,外帳的操作也相對比較簡單,也是倒著做,先做產成品出庫,這塊就是根據你實際開出的發票做出庫,做完出庫,跟著做入庫,保持零庫存。然後就是採購入庫,就是你總帳入的那些材料。之後是材料出庫,就是在總帳上算出的材料出庫金額,出夠了就行了,多點少點沒關係,用在產品調節。這就是供應鏈的基本操作,怎麼樣,聽懂了嗎?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企業為了偷逃國家稅款而私自設立兩套帳簿是非常錯誤的,這將直接導致國家稅款的流失,因此危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