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系列丨不問道旁死人而問牛喘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大漢系列丨不問道旁死人而問牛喘 歷史 第1張

大漢系列丨不問道旁死人而問牛喘 歷史 第2張

大漢系列丨不問道旁死人而問牛喘 歷史 第3張

身為一國丞相,眼見百姓因爭鬥而有死有傷卻視而不見,卻見大牛氣喘而遣人詢問,這難道不是明顯的「瀆職」嗎?

說起來,漢初名相陳平和周勃也幹過這種「糊塗事兒」。

想當年,漢文帝劉恒剛剛從呂後手中拿回皇權後,對於功勞最大的周勃和陳平,給予封賞,最終定周勃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新朝初立,文帝對國家軍政情況的掌握很是重視。

一次,文帝問周勃:「右丞相,你可知全國一年內的訴訟案件有多少?」

身居高位的周勃怎麼會了解這麼詳細的事情呢?一聽 當時就愣了,半晌後才支支吾吾地回答說:「臣,不知……」

文帝又問:「那全國一年的錢糧收支又有多少?」

很顯然,周勃依然不知,一時之間慚愧地臉色通紅,汗流浹背:「臣,不知……」

文帝轉而問陳平:「左丞相可知?」

陳平答道:「臣不知。」然而,「臣不知」這三個字陳平答得可謂是心安理得,理所當然。

還沒等文帝說話,陳平繼續說道:「陛下詢問的這些事都有專人負責:關於刑獄,廷尉肯定知道;關於錢糧收支,應該問治粟內史。」

文帝不解,說道:「按照左丞相所說,每項具體政務都有主管的官員,那麼你們宰相的職責是什麼呢?」

陳平不慌不忙地回道:「宰相,對上輔佐皇帝,燮理陰陽,順應四時;對下撫育萬物,讓黎民得到休養生息;對外賓服四夷,鎮撫諸侯;對內親附百姓,令文武百官各司其職。這些才是宰相的職責哪!」

聽完陳平的這番話,文帝自是滿心欣慰。

到這兒,我們應該猜到了丙吉「問牛不問人」的緣由。

大漢系列丨不問道旁死人而問牛喘 歷史 第3張

那麼,對於他人的質疑,丙吉是如何說的呢?

「百姓鬥毆死人,有長安令、京兆尹管,我只負責一年一次檢查他們的政績優劣,上奏皇上或賞或罰而已。宰相不過問小事,但春日未熱,牛喘氣吐舌,恐季節失調,又有什麼災害,好預先防備,這才是三公要管的大事,因此過問。”

此言一出,丙吉在朝中的聲望更是大漲。如若說此前的丙吉身居相位有倚靠關係的嫌疑,那麼如今就不用再懷疑丙吉治國理政的才能和智慧。乾隆皇帝更是在唐代著名畫家韓混的《五牛圖》畫上題詩:

一牛絡首四牛間,弘景高情想像間。

舐虼詎唯誇曲肖,要因問喘識民艱。

其中後兩句便是以引用「丙吉問喘」的典故,來體現一國宰相對民間百姓的關心。

相比之下,對於「宰相(丞相)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如果說周勃是滿心糊塗,那麼陳平和丙吉便是真明白。

大局觀才是身為一國丞相該有的,而非僅僅是著眼於朝堂糾葛或個人榮辱。客觀的看待和果斷的決策必不可少,然而,個人認為,再多的途徑終究都是方法論,只有當我們真正心懷天下而不那麼在意個人的時候,世界自然在你心里,所謂的大局觀也必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而這一點,無論是修身齊家,或是治國平天下,都有裨益。

大漢系列丨不問道旁死人而問牛喘 歷史 第3張

晚年時,丙吉患了重病,漢宣帝親自來慰問,更是憂心地詢問道:「先生百年之後,誰可以代替您執政呢?」

謙虛的丙吉起初並沒有直接回答宣帝,在宣帝多番追問之下,丙吉才說道:

「西河郡太守杜延年精通法度,了解國家舊日的典章制度,以前做九卿十餘年,現在郡里治理得很好。

廷尉於定國執行法令嚴謹公正,天下人認為自己不會受到冤屈。

太仆陳萬年對後母都很孝順,敦厚純樸。這三個人才能都在我之上,皇上可以考察。」

丙吉為宣帝推薦了杜延年、於定國和陳萬年三人,而事後也證明了丙吉的識人之能。除了杜延年因年老多病,辭謝了禦史大夫的官職外,於定國和陳萬年最後都勝任了禦史大夫一職。

甘露三年,即丙吉死後第4年,漢宣帝在麒麟閣為十一功臣畫像,丙吉位居第六。

——♞——


責 編 @ 朱亭折扇

編 輯 @ 靈 山

【聞古知新說明】

●原創文字,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大漢系列丨不問道旁死人而問牛喘 歷史 第6張

歡迎個人轉發、擴散。

公號轉載請後台留言聯繫我們。

關注請長按二維碼

本公號文章系列

上古 / 春秋 / 戰國 / 百家 / 成語 / 楚漢

公號導航欄可提取全系列文章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