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作者:文七君
來源:粥左羅(ID:fangdushe520)
轉載請聯繫授權(微信ID:zzlloveutoo)
最近,最新出爐的「2020深圳創富百人榜」上,出現了一個29歲的年輕身影——喜茶創始人聶雲宸,是百人中最年輕的一位。
聶雲宸2012年在廣東江門創立喜茶時,喜茶只是一家街邊小店,聶雲宸只是一個專科畢業的普通小夥。
8年後,喜茶全球擁有500多家門店,估值超過160億元,聶雲宸的身價也已漲至40.92億元。
前有臺灣絲襪奶茶占領市場多年,後有奈雪茶顏悅色等一路追趕,在競爭激烈的奶茶業沖出一番天地,聶雲宸有自己的一套「喜茶之道」。
這幾天,我一直在看聶雲宸的各種公開報導,注意到一個細節。
他說:我只做最大的事和最小的事。最大的事情是品牌相幹的事情,最小的事情則是細節。
我對他說的這句話頗有感觸。
從他的創業經歷來看,最小的事做好了,最大的事,其實就水到渠成了。
這不僅僅是一個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的重要思考,其實也是我們每一個職場人士都要思考的問題。
從專科畢業到身價40億
29歲的他到底憑什麼?
從專科畢業到身價40億 29歲的他到底憑什麼?
2012年5月,聶雲宸創立喜茶。
他專科畢業,沒有任何行業經驗。那時,他甚至連奶茶如何調制都不知道,光了解奶茶結構就花了很長時間。論資質,他都不能算是平平,甚至可以說是矮人一頭。
但是,英雄不問出處。只要功夫深,起點低也可以有高成績。
創業前期,聶雲宸用了半年的時間,獨自沉浸在茶的世界裡,精心研究奶茶。
他用心研究與開店有關的所有事情,一切都從零開始。他甚至會認真研究一個城市的歷史、地理、文化,把這些融入到對店面設計的理解裡。
前期開店時,包括設計Logo,構思店面的裝修風格,都是他自己在電腦上做出來的。
宣傳物料出街前,他還會親自把關,連一個錯別字,甚至是一個像素的移動都不放過。
門店消防栓上的幾個字,顧客根本不會注意到,他也要求所有門店統一好字體。
他還不厭其煩地調整配方,有時候一天要調六次。在配料上他非常嚴格,嚴格到多放了一克鹽都能嘗出來。
喜茶的二號員工小何,曾為一件非常小的事,被聶雲宸當場罵哭過。
當時聶雲宸在店裡研發新品,小安在煮茶。有一個步驟是要求先加鹽再加奶,結果小何記混了,先加了奶,被聶雲宸罵到隔壁店的人都跑來圍觀。
小何很委屈:最後不都是混在一起嗎,先加哪個有什麼區別?
但是在聶雲宸眼裡,口感卻是大不同。
他的辦公桌下,永遠擺放著一堆來不及扔的半空杯子,那些都是喜茶正在研發的新品,聶雲宸每個都要試喝個遍。
在喜茶之前,我們還處在奶茶最原始的時代。一斤奶茶粉泡一大桶,再配上成本只有幾毛錢的珍珠。那時候,在大家的心目中,奶茶是遠遠低於咖啡的街邊低配。
但是聶雲宸帶著喜茶闖了進來,顛覆了大眾對奶茶的看法。
喜茶成了第一個叫板植脂末、並且成功了的奶茶品牌。
口碑起來後,喜茶從廣東江門走向全國各地,走哪兒火哪兒。2017年喜茶在北京三里屯新開業時,顧客在現場要排3個小時,才能喝上一杯。
2018年,喜茶在廣州的一家店,一天可以賣5000杯喜茶。這個數字在行業裡絕對是第一名,沒有人可以做到,星巴克也做不到。
喜茶一時間成為全國白領的新寵。試問買了喜茶的都市青年,有幾個沒在社交網路上曬過?
願意花時間去等,敢在朋友圈曬,就是顧客對品牌最大的肯定。
把喜茶從江門小店做到行業翹楚,聶雲宸做成了「打造品牌」這件大事。
品牌成功的背後,其實靠的就是創業前期那一點一滴的死磕,專註地做好每一件小事。
「我們相信打造品牌不是一揮而就的。我們做的事情很細碎。我們花了七年的時間,也就是到現在我們才敢去說品牌。」
細節決定成敗。這塊兒比別人好一點,那塊兒比別人好一點,那些細微的差別疊加到一起,他做出的產品才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殺出出路。
不管是創業,還是做一個普通的職場人,道理都是一樣的。
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了,才能成績大事。
初入職場最大的錯誤 就是人人都想幹大事
但是遺憾的是,越來越多的職場人不屑於做小事了。
去年年底,我有個親戚,去國企工作沒半年,就被辭退了。
剛去企業時,每位員工都要去工廠車間歷練,積攢基層經驗。我這個親戚去了工廠一看,感覺工廠裡那些東西都很底層,不屑去學。
他說:我一個大學生,真想上手了還能有我幹不了的活嗎?
於是,他在實習期間對工作挑三揀四,隻願意幹那些看起來風光的事。操作機器,他不認真學。師傅講注意事項,他從來不記。
不到倆月,師傅就再也不願意帶他幹活了。
跟他一起入職的實習生裡,肯學的人就會被師傅看在眼裡,把他們推薦到靠譜的辦公室崗位上。
而不肯學的他,沒有師傅推薦,「工作浮躁」的壞口碑立馬在單位內部傳開,導致好幾個崗位都不肯要他。
HR找他談話,直接勸退了。
本來歡天喜地應聘來的國企工作,不到半年就泡了湯。
我親戚的這個毛病,現在越來越成為職場人士的通病。
人人都覺得自己要做大事,沒有人想著去做小事。
我曾經與一位國內排名前三大學研究生畢業的姑娘共事過。那時候我們剛入職,需要每天不停地接電話,網上填表,做申報材料,印發通知,更新報表,全都是非常瑣碎的事務性工作。
說實話,當時這份工作不需要特別的能力。只要踏踏實實地做,沒有人做不好。
但是我這個同事,以前在象牙塔裡研究國際政治的,在課堂上揮斥方遒慣了,就非常抵觸做這些事務性工作。
她總是拖拖拉拉地辦事,也從不認真檢查自己手頭的工作。
結果,她犯了一次大錯。
在一次局級領導辦公會議上,她把兩位領導的材料裝訂錯了,也沒有檢查就順著往下分發,導致當天所有人的會議材料全部發錯。
就因為她的失誤,我們整個公司都被上級單位通報批評。
從此所有人都知道了:這姑娘做事不靠譜。
本來學歷最高的她,入職時被領導寄予厚望,她也以為自己可以在這個大平臺施展抱負,卻沒想到:因為這次失誤,自己在單位失去了所有機會。
本來那麼點兒事,都能捅出那麼大的簍子。以後誰還敢分配重要工作?
重要會議不敢讓她當負責人,年度重要項目也只能安排她打打下手。
連小事都做不好的員工,在職場得不到任何做大事的機會。
巧的是,我們當時有位同事小馮,跟她正好形成了對比。
小馮普通大學畢業,本來資質平平,並不受領導器重。
但他在工作上認真細致,每次整理材料都多番檢查,一個標點符號一個錯別字都不放過。開會時,他也盡職盡責,事無巨細,努力為每位參會的人解決所有問題。
後來他被我們當時參會的一位領導看中,被推薦到了上級單位做助理。如今,他已經當上了業務部門負責人。
作家劉索拉說: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社會有了那種當兵就要當拿破侖的意識。
看多了成功人士的輝煌成績,越來越多的人只想瞻仰星空,忘了要腳踏實地。
殊不知,瞻仰星空的能耐,其實都來源於腳踏實地做成的點滴小事。
做好一件件小事,才能培養出做大事的能力,才能贏得做大事的機遇。
「誰跟我談戰略,我就開除誰」
馬雲曾在公開場合上多次提過:進入公司前三年,不要講戰略、定位、思考、改革……先做個好員工,踏踏實實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他說:誰跟我談戰略,我就開除誰。
華為也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有個北大畢業的新員工,剛入職就非常認真地給任正非寫了一封「萬言書」,談自己對華為經營戰略的看法和建議。
任正非批復: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議送醫院治療;如果沒病,建議辭退。
為什麼大佬們如此無情?
因為他們非常明白一個道理:很多職場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眼高手低的階段。
每個在暑假做過兼職的大學生,都恍惚以為自己有了銷售經驗。每個學生會的優秀幹部,都以為自己洞悉了管理之道。每個雅思拿了高分的留學生,都以為自己能和當地人談笑風生。
職場中真正的現實是什麼?
現實是,你一定會被分派很多你不願意做的瑣碎小事,你一定會感到自己不受重視,你一定會遇到很多鬱悶委屈、懷才不遇的時刻。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職場上的蘑菇定律:
蘑菇的孢子必須落在泥土裡,吸收淤泥與潮濕,才能成長。長在陰暗的角落裡,長期沒有陽光,沒有肥料,自生自滅。只有長到足夠高時,才開始被人關註。
每個職場人,其實都需要經歷一段蘑菇期。
能不能成長,就取決於我們有沒有做好每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像蘑菇孢子一樣潛滋暗長。
沒有人能一夜之間變強。每一個強者背後,都堆積著蘑菇孢子一般不曾被矚目的努力。
所有的成績,都是靠一朝一夕做小事做出來的。
哪有什麼一夜成名,不過都是百煉成鋼。
最怕你胸懷鴻鵠之志
卻手無縛雞之力
大家都聽過一句話: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後面還有一句話:一個連士兵都當不好的人,很難當一個好將軍。
職場上,一個連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很難做好大事。
說到底,什麼是職場中真正的大事?
馬雲說:其實真正的大事,就是無數次平凡、重復、單調、枯燥地做同一件事,把小事做成大事。
積跬步,方能至千里。
很多時候,平庸或者優秀,都潛藏於我們日常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小小行動裡。
當你踏踏實實做好眼前的小事時,你的才華才配得上野心,能力才撐得起欲望,大機會才會不請自來。
最怕的是,你胸懷鴻鵠之志,卻手無縛雞之力。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本文來源:公眾號@粥左羅。粥左羅,90後,畢業5年持續進化,從店員到創業者,《學會寫作》作者,學員超過10萬人的寫作課講師,8000人成長社群發起人,堅信成長即財富,堅信優質內容能給你向上生長的力量。關註公眾號@粥左羅,菜單欄查看50篇必讀好文。
關於e資本
【e資本】是《證券時報》旗下的新媒體——專註於資本市場,聚焦資本人物、報導資本事件、講述資本故事、剖析資本運作案例,資本風雲,盡在e資本。
更多精彩,敬請期待
睿智的你,在看點這裡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