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文/May編輯/MBA智庫琉琉
01
購物帳號被封900年
到底為什麼?
最近,姚女士向媒體求助,自己的購物帳號突然被平臺封號了。
而且是「限制下單永久」,封停時間為「2999年1月1日」!
到底是為什麼呢?
平臺給出的違規原因是:濫用購買商品、申請退款、發起投訴等權利,損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妨害了平臺運營秩序。
姚女士一頭霧水,自己一直是正常消費,只是最近買過幾次水果,因為有壞果所以申請了退款,怎麼就違規了呢?
況且連解釋的權利都不給,直接封號了,姚女士很氣憤,於是她和記者一起找到了平臺。
沒想到劇情出現了神反轉!
在平臺工作人員面前,當面對證,大家才明白是怎麼回事。
起初,姚女士在網上購買了蘋果,確實有一半是壞果,按照流程提示,她把壞果照片拍下來發給商家,不久就順利拿到了60%的退款。
沒想到,一張爛蘋果圖這麼好用,她頓時生出一條「生財之道」。
後來,姚女士陸續在不同商家下單,每單都是10斤左右的蘋果,收到後再用之前的爛蘋果圖申請退款,延續幾次都成功了。
這根本就是違規行為啊!記者又聯繫了其中一個被投訴退款的商家,對方表示:
「這根本就不是我們的圖片,和我們的產品是有差異的。」
雖然很氣憤,但是因為商家不想和客戶產生更多的糾紛,只能自己認虧賠錢了。畢竟一條差評對於商家而言,損失遠比一箱蘋果大得多。
在記者的再三追問下,姚女士才承認「一圖多用騙退款」的情況屬實。
「賊喊捉賊」也就罷了,把戲被戳穿時,姚女士不但絲毫沒感到羞愧,還反問平臺:「那我剩下的訂單怎麼辦?」
連評論區都被這樣的反應震動了:
如此操作,自作自受,還有臉找記者也是真不顧面子的人了;
這種人,帳號活該被封,這是詐騙;
太惡劣了。
平臺也耐心表示,雖然帳號已經封了,但是已購買的十幾斤蘋果會如期發貨,只是想要騙退,肯定是不可能了。
其實這樣的人在社會上很常見。他們永遠以自我利益為中心,忽視社會秩序,沒有底線的縱容自己的錯誤,只是為了讓別人為自己的不合理要求買單。
其實這樣的巨嬰並不是特例。
美國的心理學家 Jeffrey Arnett 就曾提出過「初現成年」的理論。所謂「初現成年」就是說很多人雖然生理年齡已經到達18歲甚至20幾歲,但心智仍然停留在兒童階段。不願意承擔責任,出現問題責任永遠是別人的。
如果只是生活上遇到這樣的巨嬰,還能選擇避而不理。但可怕的是,職場上的巨嬰也不少,而且他們很有可能就是你身邊的同事。
02
注意!
前方有一大波巨嬰襲來
在職場上經常能聽到這樣一句話:「我不想做現在的工作,但也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
經常把這種話掛在嘴邊的,就是典型的「職場巨嬰」。有的人愛以自我為中心,每天把「自由」掛在嘴邊,但工作上辦事拖拉也是他,遇到問題還是一級甩鍋俠……
曾有HR朋友給我總結過「職場巨嬰」的幾個特點:
①遇到問題,只想找人幫忙。
HR朋友曾經遇見過一個愛投訴的實習生小K。小K剛入職不久就去找HR告狀,說部門同事自私,只顧個人的利益。
這可把HR嚇壞了。深入部門一核實才發現,原來是因為小K太愛找別人幫忙了,把所有人都搞怕了,最後對於她的「求助」,只能選擇避而不見了。
「有一次讓我教她Excel,耽誤了我一上午時間,明明都是最基本的功能啊!」
「有個PPT拖了很久都沒給我,問她要,她卻來反問我沒給她模板。」
「上個月的項目,有一個數據她算錯了,搞得全組加班一通宵。最後她還說自己經驗不足嘛,大家要是提前幫她多檢查幾遍就好了。」
明明上網查查就知道的事情,一定要問別人。如果別人沒有及時幫忙解決,錯就是對方的。
自己的要求一旦沒被滿足,就要去「鬧」,以為將小事化大,就能引起所有人的關註。
了解實際情況後,HR當然沒有站在小K這一邊。這更引起了小K的不滿。「我以為問題反映到HR,就能給我妥善解決呢。」 初入職場,凡是都要做「伸手黨」,後來實習期結束,小K當然沒有被錄用。
圖蟲創意
在矽谷,奈飛(Netflix)公司的企業文化非常流行。奈飛的招聘準則第一條就是「隻招成年人」。這裡的「成年人」是指心智成熟,可以獨立在職場完成任務的人。
人在職場的根本就是知道自己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每個人都能做到高度自律,才能跟隨企業實現從0到1再到N的目標。
②被批評就是「針對我」。
還有一種巨嬰,從來聽不得別人對他的意見和批評。Kitty在廣告公司工作兩年了,是部門裡典型的「玻璃心」。
自己搞錯了資訊,客戶發現了,在開會時指出,她卻認為是甲方絲毫沒給她留面子;項目進度慢了,領導批評她幾句,她卻在背後和同事吐槽說領導在針對她。
其實也知道是自己的錯,但別人指出來時,都覺得是別人在針對她。
③我很努力了,所以問題不在我。
小陳在部門有個外號,就是「推鍋俠」。作為新媒體小編,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起標題。連起了幾個標題,總編都不滿意。
小陳就開始抱怨:
我已經對標了好多爆文了;
那個誰誰怎麼態度這麼差,她不能好好和我說嗎;
我不是寫文章就好了嗎,怎麼還要起標題?
有的時候,始終沒有合適的標題,小陳乾脆說,我不發了,發別人的吧……
每到月底復盤KPI的時候,她總是最低的那個。但是說到自己的表現時,小陳總是以「我已經很努力了」開始,但重點還是「責任在別人」。工作能力三流,但甩鍋水平超一流,這樣的巨嬰還沒在職場上還沒學會承擔責任。
03
熊孩子從7樓潑墨水
樓下全遭殃
其實大部分的巨嬰,與家庭教育有不可分割的聯繫,或許從小來自家庭的寵溺太多,就失去了長大的能力。
最近,「熊孩子從樓上潑墨水」的視訊火了。
圖:@宇兄宇弟
畫面裡,一個7歲的孩子放學後,將墨水從自家陽臺往下潑,覺得很好玩。
結果就是,從6樓到1樓的住戶全都跟著遭殃,晾在陽臺上的衣服都被濺上了墨汁,外牆也遭到了污染。直到鄰居找上門來,家長才知道孩子闖了多大的禍。
可家長接下來的做法,真是讓人點讚。
他們第一時間,帶著孩子下樓認錯。
「將被墨汁染色的衣物拿回家與兒子一起手洗」;
「無法洗乾淨的就買新的賠給鄰居,手都搓紅了」;
「有的洗不乾淨,就買來差不多的進行賠償」。
看到自己把人家的衣服弄得那麼臟,孩子頓時慌了,也知道自己錯了。
關於小區的外牆清洗,家長也請來專業人士,並讓兒子陪同。站在大太陽底下,讓孩子看著自己的錯誤給別人造成了多大的麻煩。
「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自己該承擔起責任。」
家長還特別說明了一下,「不是不讓孩子擦,這活孩子確實幹不了。」
有位網友的評論十分中肯:最好的教育不是打罵,而是讓孩子體驗後果。
試想,如果家長一味在孩子的錯誤上顧左右而言他,後果將會是怎樣?
一味地縱容,給孩子的短處辯護,讓他誤以為犯點錯也沒什麼。等他長大後,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在職場,都能學會為自己言行負責。
而這對家長沒有因為孩子年紀小,就幫他開脫責任。相反,他們讓孩子全程都參與了處理過程,讓他知道自己的錯誤要自己承擔。
家長正確的教育是阻斷社會巨嬰的關鍵一步。從小為孩子引導正確的三觀,才能將巨嬰扼殺在搖籃裡。
04
巨嬰:「我弱我有理」
會有人疑惑,這樣的巨嬰為什麼能夠生存?
因為在社會的縫隙中,永遠有人在縱容這種現象。來自原生家庭的溺愛,或是社會小團體的姑息。身邊的巨嬰,他們的底層邏輯無非就是:「我弱我有理,你強你活該」。
總結巨嬰的心態,大致有以下幾條:
①自我意識狹窄
通常情況下,巨嬰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極度的自私可以無視社會秩序甚至是法律,而且無法預知自己的言行對他人可能造成什麼影響。一旦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就會自覺認為錯都是別人的。
②人身依附性強
很多人長期沉浸在家庭的寵溺中,父母與孩子從小就沒能建立起良性的關係,而一味成為孩子實現私欲的工具。即便是成年之後,在經濟等方面上還依賴於家庭。
這樣的人,在他的根本意識裡,就只有「別人幫我」這一個選項。即便是到了職場,也覺得「對你來說得心應手的事,你憑什麼不幫我」是理所應當的。
③無法建立正確的人際關係
在人際和社會層面,巨嬰們通常有過剩的占有欲。有時候甚至為了操控而操控,毫無原則和邊界。分不清工作夥伴和朋友的邊界,或者把所謂的「自由」簡單化,以為隨心所欲,不受拘束就是自由。
從小單一化的鼓勵教育,過度的「以自我為中心」,都會讓他們忽視如何與他人建立正確的人際關係。
適當放手吧,否則所有巨嬰們現在沒走過的路,也都會在未來成為他們必將踩的坑。
-THE END-
●作者:阿何有話說特約作者May。媒體從業者,主業秀恩愛,副業寫文章。念過往而不戀過往, 望未來而不惘未來。本文首發於公眾號阿何有話說(ID:aheshiwo),MBA智庫(mbalib)經授權發布本文,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MBA智庫好文精選: ●一個人的洞察力,決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央視主持歐陽夏丹直播帶貨6100萬:「悶聲做大事」的人,最容易成事 ●李佳琦「十五歲請退出我的直播間」:跨越年齡段的欲望,正在毀掉你的人生 ●「先搞起來,你就已經超越了90%的人」:執行力,才是一個人最了不起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