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金融政策手段總結與分析。1、定向解決中小銀行流動性問題,包括與中小銀行成為交易對手方、通過金融工具定向救助問題銀行的流動性,預計這種模式會延續到大型非銀金融機構。這種效果最有效,因為傳統的流動性傳導機制正在改變。2、總量政策上對銀行體系流動性給予保障,營造有利的貨幣環境。3、金融監管部門多次發聲安撫市場,增加市場信息的透明度。
金融政策的目標在哪里?和市場交流時,經常被問:政策現在持續平穩市場,當初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我們的理解是金融政策現在是有約束條件的,有雙重目標,所以未來的金融政策、包括貨幣政策都是「下有底、上有頂」的:1、金融政策核心現在是「穩經濟」,金融不能拖累經濟,這是金融政策的「下有底」。2、同時政策要降低金融系統性風險,這是金融政策的「上有頂」。
政策效果評估:整體市場會比較平穩。政策這次總體是高效、有效和積極面對的。總量政策上對銀行體系流動性給予保障,加上定向給中小金融機構流動性,所以我們預計整個趨勢是平穩的。同時,新的市場運行機制會逐漸形成,傳導是緩慢、持續、不可逆的:最終,銀行的分級體系會逐漸形成。
投資建議:「估值分化」和「防禦」。1、中長期看,風險利差擴大會帶來估值分化。無風險收益率未來是穩中有降,打破剛兌利於優質股權類資產估值提升;風險利差上升,對於基本面波動大股票,產生估值壓制。2、短期,對經濟有不確定性,建議防禦。外部不確定大,包商的影響是不可逆的,增加了經濟和市場的不確定性。5月初以來,我們一直強調防禦,從防禦角度推薦銀行股,推薦防禦組合:工行、建行和農行;以及優質資產:招行和寧波。
”利差分化的形成機制”見我們的深度報告《「包商銀行」對權益市場影響:風險利差「緩慢」拉大》。
風險提示事件:經濟下滑超預期。金融監管超預期。
>戴志鋒、鄧美君:專題!包商銀行,政策是如何積極應對的?效果會怎樣?201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