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文/ 賀泓源 周圓緣
「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但黎明真的會來嗎?」當談到低迷票房狀況時,有上市院線公司中層顯得沮喪。
事實上,他的擔心不無道理。據燈塔數據顯示,4月8日至4月14日,內地票房總額5.6億元,創今年春節檔以來的最低值。
不過,行業終於迎來轉折。4月12日,漫威超級英雄電影《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下稱《復聯4》)正式開啟在華預售,票房一路飆升。燈塔數據顯示,截至4月15日記者發稿,《復聯4》首映日預售達9584萬元,點映及預售票房2.86億元,前一數字已創歷史新高。
飆漲票房背後,是膨脹的影院與票價。4月15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草根調研中發現,北京地區某影院《復聯4》首映最高票價350元,上海也出現了 464元高價,此前,更有傳聞稱,黃牛票價達到2000元。
高票價下,影院也在做著選擇。4月15日中午,美團數據顯示,在4月24日,南京新街口國際影城(德基廣場IMAX店)本來上映《復聯4》為每天59場,6個小時之後,場次上升到每天72場。
大好形勢下,風險暗藏。同日下午,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以「復聯電影票/復聯四電影票」(關鍵詞「復聯4」並無結果)為關鍵詞搜尋發現,在閒魚平台轉售《復聯4》電影票頗具商機。在記者調查的70個賣家中,51個賣家轉手價均低於購入價,其中虧損最多的賣家以500元購入4張票,150元轉手售出。「淘寶搶票還花了我150。」一位低價轉手電影票的北京大學生稱。
「第一天的預售說明不了什麼,關鍵看後面走勢,說資本市場有反應也太誇張,行業萎靡太久,需要好消息提振,這讓《復聯4》顯得重要。市場還是缺好片子。」一家院線上市公司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
「甩賣」 高價票
薩諾斯(《復聯4》主角之一)一個響指會發生什麼?他絕對想不到的是,電影票價被動跳水。
《復聯4》漲價的消息歷歷在耳,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調查卻發現,市場在做著選擇。70個在閒魚平台上轉售《復聯4》電影票的賣家中,只有10家的轉手價格高於購入價,9個賣家原價轉手電影票,剩下的51個賣家轉手價格都低於購入價。提價最高的,在上海,原價332元購入的兩張電影票,以1088元出售。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前,這兩張電影票仍未售出。低價轉手的賣家各有原因,加班、買錯時間、和朋友重復購等均是因素。
同時,在美團2019年全國票房排名前30的影城中,記者選取了8家進行調查。這些影院《復聯4》每日排片場次從10場到72場不等,而在《復聯4》前4天上映的《如影隨心》,最高日排片場次只有8場。8家影城中,均以4月24日0點的首映場票價最高,票價最低52.4元,在南京新街口國際影城(德基廣場IMAX店)。票價最高464元,在上海百麗宮影城(環貿iapm店)。
另外,記者通過對15位觀影觀眾調研發現,其中13人表示會買IMAX廳的電影票,原因主要是觀影體驗好,再加上這次《復聯4》的IMAX要多出26%畫面內容,2人表示會選擇普通3D電影票,「IMAX的價格太高了,覺得沒有必要。」
喧嘩的輿論與現實的落差,誰製造了這一切?前述高管認為,業內確實期待著一部大片,影市低迷太久。
國家電影局數據顯示,2019年除夕至大年初六7天長假期間,全國電影票房為58.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藝恩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檔觀影人次為1.3 億,同比下滑10.5%,較2018春節檔減少1500萬人次,平均票價為44.8元,同比大幅增長12.8%,場均人次為45人,同比下滑27.4%,上座率為35.5%,同比下滑25.1%。
另據藝恩數據,今年第13周總票房9.62億元,雖較第11周提高近 4 億元。但比起 2018 年涵蓋清明檔期的一周,總票房卻下降了1億左右。「近期電影沒什麼看頭」漸成業內共識。
與票房同步退潮的,是公司業績。2018年年報顯示,橫店影視營收為27.24億元,同比增長8.22%,淨利3.21億元,同比下降2.98%,值得一提的是,橫店影視扣非淨利潤為2.49億元,同比下降11.5%;金逸影視營收20.10億元,同比下降8.24%,淨利潤1.58億元,同比下降25.29%。業績預告顯示,萬達電影營收141.01億元,同比增長6.59%,淨利12.93億元,同比下降14.72%;文投控股營收14.79億元,同比下降11.51%,淨利潤2500萬元,同比下降93.34%。
「我們都在黑暗中等待黎明。」多位上市公司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
各尋出路
對於低迷業績的原因,業內已取得共識。
4月15日,前述院線高管再次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強調,「片子不行」是行業最大問題。「影片質量增長嚴重落後於觀眾品味成長及電影院數量增長。」
此前,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也表示,票房寒冬首要原因還是觀眾觀影水平的提高。「電影一般是兩年到三年的生產周期,在立項的時候,做的是兩年後的產品。」
另一大原因,是影院的過剩。據拓普電影智庫數據統計,2015年至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從441億元至566億(不含服務費), 同比增長28.34%,影院數量從6494家激增至10462家,同比增長61.10%,影院數量增長幅度遠遠超過了票房的增長幅度。
與此同時,2018年度銀幕總數突破6萬塊,單銀幕票房產出持續下降。以金逸影視為例,財報顯示,其單銀幕票房接近130萬元,同比下降20.7% ,這一數據高於全國平均水平41.51% 。
這種情況下,各家路徑也在陸續分化。以業績相對企穩的橫店影視為例,其依舊聚焦主業。橫店影視在年報中稱,將加快全國戰略布局,積極推進「影院綜合體」建設。年報還顯示,橫店影視2018 年新開影院 52 家, 關停2家影院,其中,關停影院均處於華東區域。同時,橫店影視做到非票收入 6.9 億元,非票收入占比 25.33%。
「橫店、萬達之類影院規模很大,廣告收入等都比較高,相對來說,小規模的院線在寒冬下轉型就更困難。」前述院線中層稱。
另有公司的做法是,對院線業務再定位。「像我們目前的選擇是,院線業務盡量不虧損,並以此撬動影視資源和融資,等行情好了再投院線。」該公司中層道。
對於這一邏輯,前述院線高管並不認同,他表示,就算在寒冬下,院線業務本身依舊可以賺錢,關鍵在於精細化管理,「投院線的專業門檻確實越來越高。」
龍頭萬達電影又是另一番邏輯。2月27日,萬達電影收購萬達影視95.77%股權獲批,重組之後,萬達電影成為涵蓋影視投資、製作、發行、放映的影視全產業鏈公司。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跋扈狂的《復聯4》:高價票蒙受「甩賣」 低迷院線等待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