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中伏天高溫悶熱
且雨水多,易挾濕
暑濕之氣乘虛而入
最易使人心氣虧耗
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
身體的各種異常也將呈現
如腹瀉嘔吐、食欲不佳、濕疹高發
關節酸疼等……
暑濕侵體,問題多多
暑為夏天特有的氣候特點,容易和濕氣結合,侵襲人體,令人渾身乏力,脾胃虛弱,再加上吹空調,造成濕寒交加,導致肩頸酸痛、關節風濕、肌肉僵硬等。
什麼是暑濕?
在我們自然界中,風、寒、暑、濕、 燥、火這些都是大自然正常的氣候特點,但當我們人體在一些特定的環境中時,六氣就轉換成致病因素變成六淫,侵襲人體導致人體生病。比如暑氣和濕氣最喜歡合作起來侵犯人體,在人體自身的免疫功能下降的時候,我們感受到的這種病邪之感就把它稱為暑濕。
暑濕如何除?
實際上在暑濕作用人體的時候,一定是有兩種邪氣,一個是暑一個是濕,侵犯人體的時候,有暑重於濕或者濕重於暑的一個特點。那麼在如何治療暑濕的時候,第一,就要區分到底是暑重還是濕重,辯症用藥,防暑降溫,改變外部暑濕環境,有利於除掉自身內部的一個暑濕特點;第二,緩解外部的因素以後,祛除自身內部的暑濕侵襲,根據暑重、濕重可以施用不同的藥膳或者是不同的保養方法,可以有芳香化濕、苦寒降暑、辛溫除濕。
艾灸
中醫認為「濕氣通於脾」,健脾祛濕是三伏養生的重點。三伏期間一定要堅持按摩、艾灸,可化濕健脾、和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哦。
推薦按摩艾灸三大主穴位:豐隆穴、足三里、脾俞穴
豐隆穴屬於胃經,又聯絡脾經,能調治脾和胃兩大臟腑,有很好的除濕祛痰的效果。
民間常說:「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有生發胃氣、燥化脾濕的功效。
脾俞穴有利濕升清、健脾和胃、益氣壯陽的功效。
四豆湯
赤小豆
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磷、鈣、鐵,維生素B1、B2,能健脾利濕,散血,解毒。
黑 豆
性平、味甘;歸脾、腎經;具有消腫下氣、潤肺燥熱、活血利水、祛風除痹、補血安神、明目健脾、補腎益陰、解毒的作用。
扁豆
健脾胃,清暑濕。用於脾胃虛弱、暑濕泄瀉、白帶。
綠豆
綠豆中的多種維生素、鈣、磷、鐵等礦物質都比粳米多,營養豐富,有清熱解毒、養血安神等作用,尤其適合夏季實用。
甘草
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夏日食豆勝食肉。因為禽畜肉含的營養成分如蛋白質、脂肪等,豆類都有,且為植物蛋白質、植物脂肪,且比起禽畜肉類還多了植物纖維,同時還易於人體吸收。而甘草乃有調和百藥之功,合而為湯,則消暑而不寒涼,利水而不傷骨。
中伏養生注意事項
宜吃苦味食物
偏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
中伏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欲,不僅讓濕熱之邪對您敬而遠之,還可預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
益氣養陰的食物不可少
中伏時節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
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
中伏吃面
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中伏吃面也是一件很有講究的事。
據說,中伏吃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熱面」。這樣有利於通過排汗以祛除人體內滯留的潮氣和暑氣,也是中醫養生里提倡的「以熱制熱」法。
防治情緒中暑
要調整起居,保證充足的睡眠,中午應午睡0.5~1個小時,因睡眠與情緒和免疫力密切相關,睡眠不足則抵抗力差。
來源:河南中醫三附院,以上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非商業用途,僅供科普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