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營養】中國人為什麼越來越胖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

作者介紹

【科普營養】中國人為什麼越來越胖了 健康 第1張

范志紅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學博士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中國食品科技協會高級會員,北京科普作家協會理事,中國科協聘烹飪營養首席科學傳播專家等職務。

主要教學和研究方向為烹調加工對食物營養健康價值的影響、營養食品和營養食譜的設計開發、健康因素對食品選擇的影響等,主編、參編教材11本,發表論文68篇。

中國人為什麼越來越胖了

本文摘自范志紅老師新書:《范志紅:吃出健康好身材》

已授權《中國臨床營養網》發布

研究大陸歷年來的全國營養調查可以發現,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肥胖率伴隨著收入水平的上升而一路走高。40年前,大街上極少能看到肥胖者,但現在腰粗腹圓的成人甚至孩子比比皆是。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大陸2002年城鄉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22.8%和7.1%,2012年就已經躍升到30.1%和11.9%。兒童肥胖更是已經成為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

【科普營養】中國人為什麼越來越胖了 健康 第2張

(圖片來源:網路)

伴隨著肥胖率的上升,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在日益上升,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煩惱和沉重的負擔。

中國人變胖了,是因為飲食中攝入碳水化合物的量變多,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變高了嗎?是不是擺脫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模式,我們就能整體變瘦呢?還是讓數據來說話吧。

表4-5 1982—2012年全國營養調查:部分食物類別的一日攝入量

單位:克/日

【科普營養】中國人為什麼越來越胖了 健康 第3張

數據來源:①王隴德主編,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之一:2002綜合報告,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②國家衛生計生委疾病預防控制局編著,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從表4-5中可以看到,1982—2012年的30年中,大陸居民每日平均攝入的動植物烹調用油大幅度上升,魚肉蛋等蛋白質食物的攝入量也大幅度上升,精制糖以外的碳水化合物食品(米面、雜糧、薯類)的攝入量一路走低。雖然一日攝入的總能量並未增加,甚至還略有下降,但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不斷下降,從1982年的72.9%降到2012年的55%;同時,脂肪供能比從1982年的17.4%上升到2012年的32.9%(表4-6)。

表4-6 1982—2012年全國營養調查:一日能量攝入和營養素的供能比

【科普營養】中國人為什麼越來越胖了 健康 第4張

數據來源:①王隴德主編,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之一:2002綜合報告,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②國家衛生計生委疾病預防控制局編著,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人們都感受到,現在吃飯的碗越來越小,人們的飯量也普遍比幾十年前下降了。按照碳水化合物越多越容易發胖的理論,人們好像是該越來越瘦的。但事實上,中國人的肥胖率上升速度已經令世界矚目,肥胖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為什麼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降低了,脂肪供能比也已經遠離「低脂肪」,總能量也沒有提高,甚至還有所下降,人卻更胖了?

這里有幾個可能的重要原因。

第一,體力活動量大幅度下降。40年前,交通基本靠走,工作和家務基本靠手。體力活動極大地消耗了人們從食物中攝取的能量,並保持肌肉的力量。攝入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提供的能量因為體力活動而被消耗掉,不會引起血糖的過度升高。如今,人們出門就開車或坐車,吃完飯就坐在電腦前或者坐著玩手機、看電視、看碟,這種生活狀態極大地降低了能量消耗,也難以維持強健的肌肉,如果不刻意健身,則一方面能量過剩,另一方面胰島素敏感性下降,使人容易發胖。

第二,居民碳水化合物食物的來源發生了巨大變化。從表4-5中可以看到,30年前,居民膳食中超過20%的碳水化合物來源是雜糧、薯類、豆類等低血糖指數食物,但隨著經濟發展,這些食物的平均攝入量日漸降低,只剩下精白米和精白面,以及由精白米和精白面製作的各種主食和點心等。而且,如今的精白米和精白面粉已經不是30年前的狀態,而是比從前更精、更白。

30多年前,標準大米出米率92%,標準面粉出粉率81%,而現在的大米出米率已經降到80%甚至更低,面粉出粉率則降低到70%甚至更低。「雪花粉」、麥芯粉、特精粉等占據了市場主流,其中的維生素含量越來越低,礦物質越來越少,膳食纖維越來越少,製作出的食物的血糖指數越來越高,這種狀況非常不利於肥胖的預防。

第三,居民的烹調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從表4-5中可以看到,30年來,大陸居民烹調用油的攝入量大幅度上升。例如,一盤200克的油麥菜,本來蔬菜中的能量僅34千卡,但加入60克油後,菜葉能夠吸入和卷入約40克油,這盤菜的能量就變成了394千卡!這還沒有算上盤子上的餘油。人們在吃主食的時候,也不滿足於米飯和饅頭,還要吃加了大量油脂制成的酥餅、千層餅、燒餅、油條、炒飯、炸糕、紅油小面等,又額外攝入了大量的能量。

多加油的確能改善口感,但它僅僅增加了脂肪含量和食物的能量,並沒有增加食物中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含量,實際上降低了食物的營養素密度。

後兩個原因加在一起,造成飲食中的營養素密度大幅度下降。也就是說,攝入同樣的能量時,所得到的微量營養素和保健成分越來越少。缺乏多種微量營養素和保健成分本身,也會增加患各種慢性病的風險。

膳食纖維攝入量大幅度減少,人們攝入更多由精白澱粉、糖、鹽、大量油脂制成的食物,這些食物的口感日益變得精、細、軟、脆、酥,咀嚼性下降,飽感也越來越低。

許多人以為自己如今吃到了更多的魚肉蛋類,但調查表明,20年來飲食中的蛋白質供能比幾乎沒有上升。大眾日常吃的快餐、小吃、點心大都是澱粉+油脂的組合,其中的蛋白質含量並不高,如紅油涼粉(涼皮)、油條、炸糕、油糕、麻團、油潑面、沒有多少菜的肥肉丁炸醬面、餅乾、曲奇、鍋巴、薯片、薩其馬……還有飲料中的奶茶。

這種飲食結構帶來的不僅是體重上升,而且是「虛胖」狀態,即肌肉量不足、體脂率過高、體能低下,也是多吃一點就容易發胖的狀態。這種狀態正是最容易患上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狀態。

所以,中國人整體發胖,不能讓碳水化合物來「背鍋」,這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本文摘自范志紅老師的新書《范志紅:吃出健康好身材》——當代「懶癌患者」減肥必備指南,也可直接點擊下方鏈接購買!

《范志紅吃出健康好身材》

搭配《范志紅28天減肥記錄》使用

超值附贈一日三餐減肥營養食譜,讓你瘦得有理有據!


《中國臨床營養網》編輯部

【科普營養】中國人為什麼越來越胖了 健康 第5張

本站動態欄:

截止到2019年 8 月 16 號上午 8:00 時,本平台關注人數為:224183。更多信息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


【科普營養】中國人為什麼越來越胖了 健康 第6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