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減肥門診/糖尿病到底是什麼病?怎麼防治最好?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病因

  1、遺傳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顯的遺傳異質性。糖尿病存在家族發病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臨床上至少有60種以上的遺傳綜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個DNA位點參與發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點多態性關係最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發現多種明確的基因突變,如胰島素基因、胰島素受體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線粒體基因等。

  2、環境因素

  進食過多,體力活動減少導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環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遺傳易感性的個體容易發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統異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薩奇病毒,風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後導致自身免疫反應,破壞胰島素β細胞。

台中減肥門診/糖尿病到底是什麼病?怎麼防治最好? 未分類 第1張

  危害

  糖尿病的危害都有什麼呢?糖尿病對身體危害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危害心、腦、腎、血管、神經、皮膚等的危害,那麼下面就由專家為我們詳細介紹一下糖尿病的危害。

  1、對心腦血管的危害:心腦血管並發症是糖尿病致命性並發症,這是糖尿病的危害。

  2、對腎臟的危害:由於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腎小球微循環濾過壓異常升高,促進糖尿腎病發生和發展。早期表現為蛋白尿、浮腫,晚期發生腎功能衰竭,是Ⅱ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這也是糖尿病的危害。

  3、對周圍血管的危害: 主要以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為主,糖尿病患者由於血糖升高,可引起周圍血管病變,導致局部組織對損傷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和血流灌註不足,在外界因素損傷局部組織或局部感染時較一般人更容易發生局部組織潰瘍,這種危險最常見的部位就是足部,故稱為糖尿病足。

  4、對神經的危害: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並發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和致殘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神經病變以周圍神經病變和植物神經病變最常見,這是糖尿病的危害之一。

  防治

  糖尿病有效的防治方法

  1、預防糖尿病,首先生活要有規律,飲食也一樣:不暴飲暴食,吃飯要細嚼慢咽,多吃蔬菜,盡可能不在短時間內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這樣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時間內快速上升,對保護胰腺功能有幫助。

  2、防治糖尿病要注意防止感染性疾病,性生活要有規律,不要吃過量的抗生素。有些病毒感染和過量抗生素會誘發糖尿病。

  3、防治糖尿病藥多加鍛煉身體,少熬夜。

  4、糖尿病人糖類攝入,糖尿病人不能吃糖是指日常飲食不能直接食用蔗糖和葡萄糖,果糖是可以吃的,果糖的分解不需要胰島素的參與。但是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與葡萄糖,請患者慎食蜂蜜。

台中減肥門診/糖尿病到底是什麼病?怎麼防治最好? 未分類 第2張

  飲食

  糖尿病的健康飲食

  三宜

  五谷雜糧,如莜麥面、蕎麥面、燕麥面、玉米面等富含維生素B、多種微量元素及食物纖維的主食,長期食用可降低血糖、血脂;

  豆類及豆制品,豆類食品富含蛋白質、無機鹽和維生素,且豆油含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膽固醇及甘油三酯;

  苦瓜、凍幹桑葉、洋蔥、香菇、柚子、南瓜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如能長期服用一些植物活性硒,則降血糖和預防並發症的效果會更好。

  三不宜

  不宜吃各種糖、蜜餞、水果罐頭、汽水、果汁、果醬、冰淇淋、甜餅乾、甜麵包及糖制糕點等,因為這些食品含糖很高,食用易出現高血糖;

  不宜吃含高膽固醇的食物及動物脂肪,如動物的腦、肝、心、肺、腰、蛋黃、肥肉、黃油、豬牛羊油等,這些食物易使血脂升高,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

  不宜飲酒,酒精能使血糖發生波動,空腹大量飲酒時,可發生嚴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蓋低血糖的表現,不易發現,非常危險。

  糖尿病人甜食不能沾,可長期服用蜂膠,因為蜂膠不含糖,只是有點腥澀味;阿斯巴甜可用來增加甜味。

  怎麼預防糖尿病?

  控制肥胖是預防糖尿病的關鍵

  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很多,如糖尿病家族史、不良的飲食習慣、體力活動減少、肥胖、大量飲酒、精神緊張等.。

  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很多,如糖尿病家族史、不良的飲食習慣、體力活動減少、肥胖、大量飲酒、精神緊張等,都可能與糖尿病的發病有關。積極開展糖尿病預防,讓全民了解糖尿病的誘發因素,提高群眾的自覺防治意識,及時控制發病因素,可大大降低糖尿病特別是2型糖尿病的發病。

台中減肥門診/糖尿病到底是什麼病?怎麼防治最好? 未分類 第3張

  預防措施:

  (1)防止和糾正肥胖。

  (2)避免高脂肪飲食。

  (3)飲食要保證合理體重及工作、生活的需要。食物成分合理,碳水化合物以非精制、富含可溶性維生素為好,占食物總熱量的50%~65%,脂肪占食物總熱量的15%~20%(多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比例大於1.5),蛋白質占食物總熱量的10%~15%。多吃蔬菜。

  (4)增加體力活動,參加體育鍛煉。

  (5)避免或少用對糖代謝不利的藥物。

  (6)積極發現和治療高血壓、高血脂和冠心病。

  (7)戒除煙酒等不良習慣。

  (8)對中老年人定期進行健康查體,除常規空腹血糖外,應重視餐後2小時血糖測定。

  糖尿病預防的三道防線

  糖尿病的預防,應構築三道「防線」,在醫學上稱之為三級預防。如果「防線」布設、構築得及時、合理和牢固,大部分糖尿病是有可能預防或控制的。這三道「防線」是:

  一級預防樹立正確的進食觀並採取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發生率。糖尿病是一種非傳染性疾病,其發生雖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但起關鍵作用的還是後天的生活和環境因素。現已知道,熱量過度攝入、肥胖、缺少運動是發病的重要因素。低糖、低鹽、低脂、高纖維、高維生素,是預防糖尿病的最佳飲食配伍。對體重進行定期監測,將體重長期維持在正常水平是至關重要的。體重增加時,應及時限制飲食,增加運動量,使其盡早回落至正常。要使運動成為生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終生的習慣。運動不但可消耗多餘的熱量和維持肌肉量,而且能提高充實感和欣快感。當然運動要講究科學和藝術,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照顧興趣、結伴進行,以易於獲得效果和便於堅持。要戒煙和少飲酒,並杜絕一切不良生活習慣。雙親中患有糖尿病而本人又肥胖多食、血糖偏高、缺乏運動的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預防。

  二級預防定期檢測血糖,以盡早發現無症狀性糖尿病。應該將血糖測定列為中老年人常規的體檢項目,即使是健康者,仍要定期測定。凡有糖尿病的蛛絲馬跡,如皮膚感覺異常、性功能減退、視力不佳、多尿、白內障等,更要及時去測定血糖,以盡早診斷,爭取早期治療的寶貴時間。要綜合調動飲食、運動、藥物等手段,將血糖長期平穩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空腹血糖宜在每升6.11毫摩爾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宜在每升9.44毫摩爾以下,反映慢性血糖水平的指標——糖化血紅蛋白應在7.0%以下。還要定期測定血脂、血壓、心電圖,這些都是血糖控制的間接指標。

  三級預防目的是預防或延緩糖尿病慢性合併症的發生和發展,減少傷殘和死亡率。糖尿病人很容易並發其他慢性病,且易因並發症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對糖尿病慢性合併症加強監測,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糖尿病,常可預防並發症的發生,使病人能長期過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糖尿病目前還是一種終生性疾病,尚無根治辦法。因此應積極行動起來,規範自己的生活。生活方式科學,這是最重要、也是最牢固的一條防線。如果你已經是一個糖尿病人,也不必悲觀。只要長期有效控制,是可以防止和延緩糖尿病慢性合併症的發生或發展的。當然,如果進入了慢性並發症期,那就需要百倍警惕,延緩慢性並發症的惡化。

  
關注微信公眾號tnbtb88(糖尿病同伴),進群學控糖技能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您想找尋逆齡密碼的答案嗎? 跟著汪國麟醫師這樣抗老化就對了! 您想知道自己是否陷入肥胖糖尿病危機呢?找斷糖專家汪國麟醫師教你如何平息體內的代謝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