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國麟診所/圖解糖尿病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據2017國際糖尿病聯盟網站(IDF)數據可能,全球約有4.25億人患有糖尿病,8.8%的20-79歲成人患有糖尿病,而大陸也是一個糖尿病患者大國。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幫你認識糖尿病。

  1.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是因胰島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2.糖尿病分型:

  (1) 1型糖尿病 (胰島素分泌缺陷)

  A.免疫介導性 B.特發性

  (2) 2型糖尿病 (胰島素作用缺陷)

  (3)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

  (4) 妊娠糖尿病(GDM)

汪國麟診所/圖解糖尿病 汪醫師產文 第1張

  3.要了解糖尿病,首先要認識一下胰腺和胰島素。

  胰腺是一個兼有內、外分泌功能的腺體,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變化都與生命息息相關。

  胰腺位於腹上區和左季肋區。胃和腹膜後面約平第一腰椎椎體處,橫臥於腹後壁,為一長條狀腺體。

汪國麟診所/圖解糖尿病 汪醫師產文 第2張

  胰腺的位置與形態

汪國麟診所/圖解糖尿病 汪醫師產文 第3張

  胰腺的位置與形態

  胰島素

  胰島素的產生:由胰腺中的胰島β細胞合成,分泌入血。

汪國麟診所/圖解糖尿病 汪醫師產文 第4張

  胰島素的分泌特點

  胰島β細胞中儲備胰島素約200U,每天分泌約40U。

  空腹時,血漿胰島素濃度是5~15μU/mL。進餐後血漿胰島素水平可增加5~10倍

汪國麟診所/圖解糖尿病 汪醫師產文 第5張

  接下來我們進入重點了,既然說糖尿病,我們也知道說的都是血糖過高(高血糖),那麼到底什麼是血糖呢,繼續往下看~

  4.什麼是血糖?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血糖的升高及血糖的調節

汪國麟診所/圖解糖尿病 汪醫師產文 第6張

  血糖的調節

  血糖的來源和去路

  血糖的來源:(1)內源性:肝臟儲存的糖原以及蛋白質、脂肪等非糖物質的轉化成血糖。

  (2)外源性:主要由食物產生,食物通過口腔經胃腸道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吸收入血成血糖。

  血糖的去路:(1)通過身體的活動、學習、工作等來進行消耗;

  (2)合成的肝糖原(運動供能)和肌糖原

  (3)轉化成脂肪、組織結構等。

  胰島素降糖的過程:如下圖

汪國麟診所/圖解糖尿病 汪醫師產文 第7張

  正常人的血糖濃度及調節

汪國麟診所/圖解糖尿病 汪醫師產文 第8張

  糖尿病人的血糖濃度及調節失常

汪國麟診所/圖解糖尿病 汪醫師產文 第9張

  血糖的來源主要是食物轉化的血糖升高,血糖就會升高;

  其次,血糖的去路(消耗為主)減少,則血糖也會升高。

  綜上所述

  正常的人:因為胰島素的分泌和作用是正常的,進食、肝糖原分解產生的葡萄糖被代謝利用,血糖不會升高。

  糖尿病人:因為胰島素的分泌、作用出現缺陷,進食、肝糖原分解產生的葡萄糖不能正常代謝利用,血糖就會出現升高。

  為什麼會出現胰島素分泌或作用缺陷?

  5.糖尿病病因

  1型糖尿病:由於:

  (1)遺傳因素

  (2)環境因素

  (3)自身免疫

  損傷了胰島β細胞,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引起糖尿病

  2型糖尿病

  由於:

  (1)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

  (2)胰島素抵抗和β細胞功能缺陷

  (3)胰島α細胞功能異常和胰高血素樣肽-1分泌缺陷, 引起胰腺受損、身體組織細胞胰島素受體敏感性下降、胰島素作用減弱,導致糖尿病。

汪國麟診所/圖解糖尿病 汪醫師產文 第10張

  糖尿病病因

  6.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1)糖尿病高危人群:

  1)空腹血糖和餐後兩小時血糖正常的人群:年齡大於40歲,

  2)家族史,肥胖,吸煙,高血壓血脂異常等。

  (2)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6.1~7.0mmol/L;

  餐後兩小時:7.8~11.1mmol/L;

  (3)臨床糖尿病:

  空腹血糖:≥7.0mmol/L;

  隨機血糖:≥11.1mmol/L;

  糖負荷後兩小時: ≥11.1mmol/L

  7.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不害怕,害怕的時並發症。

  因為血糖升高對我們的生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所以我們大多數人都不以為然,但是真正讓我們害怕的是後期的並發症:腦病(腦中風)、腎病、下肢血管病變(糖尿病足,嚴重可能需要截肢),腎衰,糖尿病眼底病變(視物模糊、視力減退、眼前黑影、雙眼視野縮小、甚至失明等)

汪國麟診所/圖解糖尿病 汪醫師產文 第11張

  糖尿病危害

  心血管病——心臟病

汪國麟診所/圖解糖尿病 汪醫師產文 第12張

  下篇我們繼續乾貨分享-糖尿病的營養治療,學會預防,學會自己干預!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