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前兆/浙江失智失能老人生存現狀調查:重壓之下你不懂他傷悲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2019-05-27 11:29 | 浙江老年報 | 記者 曹漫

失智症前兆/浙江失智失能老人生存現狀調查:重壓之下你不懂他傷悲 汪醫師產文 第1張

  「我現在不敢生病,怕自己病倒了,不能好好照顧老伴,給兩個女兒增加負擔。」87歲的李成松一聲嘆息。

  為照顧失智老伴

  沒睡過一場好覺

  退休前,李成松和老伴是杭州某大學的教師。一路走來,日子還算和美。變化發生在2014年,老伴偶爾會忘記帶鑰匙,買菜後忘了拿菜回家,情緒也變得焦慮。

  這樣的事情發生得多了,李成松領著老伴去醫院,醫生說她有認知障礙症。老伴突發腦溢血後,肢體需要康復,再加上原有的認知障礙症,兩個女兒四處跑養老院,最後把他們送往臨平的一家養老院,進行康復和護理。

  2016年6月,老伴被醫院確診為失智症。漸漸地,她的失智症狀越來越嚴重,晚上常常起來找東西,懷疑被別人拿走了,還跑到走廊和陽台上晃蕩。「她一有動靜,我就得跟著起來,看著她。我的睡眠支離破碎,還出現了神經衰弱。」李成松說。

  看到父親睡不好吃不香,母親每況愈下,女兒想給他們請個保姆。但他們住的養老機構房間是一室一廳,保姆沒地方住。當時,這家養老機構的2至4樓是護理院,李成松也嘗試著把老伴放到護理院,自己單獨住。但他很快發現,這樣要承擔的費用比以前多出不少,而且服務也不太滿意。「畢竟隔著幾層樓,照顧也不方便,老伴出現什麼情況,護工通知我才知道,不太放心。」

  期盼一對一專業照護

  思前想後,兩個女兒建議父母搬回家,並給他們找個住家保姆。

  在李成松看來,保姆的餐食和衛生,跟養老院沒法比。最重要的是,保姆並不懂失智症病人的所急所需。「老伴對陌生人服務比較抗拒,像個人清潔方面的事情,她不太肯讓保姆做,而這大多要靠我和女兒。」李成松說。

  從繁瑣的家務中脫身出來,李成松盡量把老伴的一天安排得滿滿的,聽歌、讀報、做數獨等,帶著老伴去買東西,參與社會活動。「雖然,她對這些不太有反應,可我仍舊堅持,為的就是讓她的病情發展得慢一點。」

  為了照顧母親,李成松的大女兒提早處於半退休的狀態,小女兒也不時來家里幫忙。

  近四五年,李成松沒出遊過,整天圍著老伴轉。「我總是擔心,保姆辭職了怎麼辦;女兒忙不過來,找誰幫忙;我要是病了,誰來照料……」精神一直處於重壓之下的李成松覺得,最理想的狀態是找到一個專業護理保姆,老伴得到一對一的專業照護。可他知道,現階段,這其實很難。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