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骨頭是人體的支架,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機體也在不斷的耗損,特別是到了一定階段就會出現骨質疏松的問題,所謂骨質疏松就是骨頭脆性增加且不夠結實,因為骨質疏松的發展較為緩慢而容易被人忽視,稍不注意可能引發嚴重骨折的情況。
骨質流失之時便是骨質疏松產生之時
小張的母親在家中不小心滑倒並出現骨折症狀,住院檢查後確診小張的母親有骨質疏松的問題,雖然經過治療後母親的病情逐漸恢復,但是小張本人卻擔心自己以後也會有骨質疏松的毛病,小張的閨蜜就安慰小張:「不用太擔心的,骨質疏松是老年人的毛病,我們還年輕,老了再預防也不遲的!」閨蜜的話真的沒錯嗎?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會認為骨質疏松離自己很遙遠,甚至把骨質疏松等同於老年病,但其實骨質疏松可以發生在任何一個年齡層,只不過老年人是骨質疏松高發群體而已。
實際上人從出生開始骨密度含量就在不斷變化,直到三十歲以前骨量都是增加的狀態,一般在三十到三十五歲之間達到骨量的峰值,然後在三十五歲以後體內激素減少以及缺乏運動等都會導致骨量流失,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質流失的速度也不斷的加快,此時骨質疏松也會引發骨痛、駝背等症狀,嚴重時可致骨折。
五十歲再預防骨質疏松有效嗎?太遲了
閨蜜和小張提出的「骨質疏松老了再預防也不遲」這個說法究竟正不正確?對此大陸老年學學會骨質疏松委員會的主任劉忠厚教授就解釋20歲開始預防骨質疏松都顯得有些晚了。劉教授指出人到二十歲時骨量沉積就達到了最高骨量的九成,而到三十歲的時候基本可以達到骨量的最高點,此時骨量的積累也會逐漸暫停,也就是說二十歲或者三十歲前儲備的骨量越多那麼後期骨質疏松或骨折的概率就會降低,因此預防骨質疏松更應該從青少年做起,因此預防骨質疏松,別說50歲,20歲開始都晚了。
女性進入更年期便就踏上骨質疏松之路
骨質疏松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骨質疏松是五十歲以上人群最為常見的慢性疾病,其中女性骨質疏松患病率在20.7%而男性在14.4%,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的問題最為突出。
教授研究發現骨質疏松兩大類,包括女性五十歲絕經後出現的絕經後骨質疏松以及女性62歲或男性72歲以後出現的老年性骨質疏松。女性步入更年期後患骨質疏松的風險會明顯提高,因為雌激素可以保護女性的骨骼健康,但是女性絕經後體內雌激素驟減就會加速骨量的流失並使骨骼缺乏保護,這就導致中年女性更容易出現骨質疏松的問題。
運動、飲食和藥物,對抗骨質疏松三大療法
一、運動:
運動是最為常見的預防骨質疏松的方法,有效的運動可以刺激骨骼生長並增強肌肉力量,減少骨骼的受力的同時也可以延緩骨骼老化的速度,同時也建議大家多多曬太陽以促進維生素D合成和鈣的吸收。需要注意的是大家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並長期堅持,而骨質疏松症狀嚴重的情況下就不適宜進行運動。
二、飲食:
多吃雞蛋、牛奶以及肉皮類等富含彈性蛋白與膠原蛋白的食物,另外鉀元素可以促進骨骼的生長,因此不妨多吃香蕉、橙子等鉀含量高的食物,而深海魚、動物內臟等食物可以補充維生素D也是預防骨質疏松的首選。
三、藥物:
對於某些骨質疏松症狀嚴重的患者來說,嚴格的按照醫囑要求服用鈣片或者維生素D制劑是減緩骨質疏松進程的有效手段,同時也需要定期去醫院檢查骨密度。
骨質疏松引發痛苦的同時也會降低生活質量,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因此一定要重視骨質疏松的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質流失的速度也不斷的加快,此時骨質疏松也會引發骨痛、駝背等症狀,嚴重時可致骨折。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