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前兆/中國90%失智老人由親屬照護 如何正確照顧阿爾茲海默患者?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自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以來,全社會都在倡導尊老、敬老、愛老、助老。說到年老,阿爾茲海默病幾乎如影隨形。

失智症前兆/中國90%失智老人由親屬照護 如何正確照顧阿爾茲海默患者? 汪醫師產文 第1張

插圖 馮晨清

  根據統計,中國失智患者總數接近1000萬,其中因阿爾茲海默症(AD)導致癡呆的患者數已經超過600萬,中國已成為世界上AD患者最多、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預計到2050年中國失智症患者將超過2000萬。75歲以上的老人10%患有智能障礙,85歲以上的老人中1/3為失智老人。隨之而來的居家安全、長期照料等問題,給每一個家庭帶來嚴重挑戰。

  據了解,在中國90%失智老人都是由親屬在家中照護,而親屬中70%為老人配偶。可能有一天,我們家中也會面臨這樣一位老人,而當我們面對阿爾茨海默病老人時,我們該怎樣做?為此,我咨詢了泰康燕園康復醫院護理總監薛梅,學習與這樣的老人相處。

  「當發現老人記憶力下降,忘了自己有沒有吃飯,找不到回家的路時,這個時候要特別注意,老人可能有阿爾茲海默症了。」薛梅介紹說。目前,阿爾茲海默症分為早期,中期、晚期。早期時,患病老人還具有日常活動能力,可以自己穿衣吃飯,這個時候要特別注意促進他的記憶功能。由於這個時候其還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這個時候就要老人做將來需要用到的輔助器具的練習,比如助聽器、拐杖等,另外吃飯等技能也要進一步加強。中期時,老人自我能力逐漸消失,吃飯會灑出來,一個人也不能洗澡了,這時候要預防跌到風險,因為一旦跌到會對老人造成進一步的損傷,「家里的家具擺放要留意,同時地面不能濕滑,各個尖銳的地方也要有護角。」

  到了晚期,老人基本沒有了生活自理能力,要長期臥床,這個時候要當心肺炎的危險,防止褥瘡的發生,同時做一定的按摩以防止肌肉的萎縮。

  薛梅還提醒,和阿爾茲海默症老人交流要順著他說話,不要逆著他說話,同時適當轉移其注意力。「語速不能過快,指令不能太長,要給老人一定的反應時間。」薛梅還列了一些小細節讓我印象深刻:房間里不要有小碎花的壁紙,因為老人會盯著這面牆一直看,因為在他視野里這是個異常事物;問老人穿衣服應該直接問今天穿紅色還是藍色?而不是問今天穿什麼,因為給他太多選擇,會讓他茫然無措;與阿爾茨海默病老人說話時,一定要正面面對他,不要在他的背面和側面,因為老人一旦患病,會出現管狀視覺,只有面對他說話,才能讓老人有安全感,在側面和背面會嚇到他。

  通過咨詢,我還了解到,其實在阿爾茲海默症早期時,就應該將老人送去專門機構護理。薛梅說,早期的時候,老人的學習能力都很強,在機構做康復治療,有利於其記憶力、身體機能的完善,同時在機構有更多的社交和文娛活動,這些都能延緩病症的發展。

  如果在家照顧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薛梅還提醒,不要頻繁更換看護人,因為一旦老人熟悉了一個看護人,他就會有依賴,因為這樣他才有安全感。但是這也造成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看護人也會面臨更大的精神壓力,「看護人一定要注意自身健康,要休息好,有不良情緒時要有相應的心理支持。」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於建

編輯:TF016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