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發作/總愛鬧脾氣?醫生:可能是患上了這種憂鬱症,請及時就診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19歲的年輕的小劉,他因肋骨骨折後開始出現各種軀體的不適,頭暈頭痛、胸悶胸痛、心慌心悸氣促等,並逐漸開始出現一系列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精力不濟等抑鬱綜合征表現。開始變得不自信,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出現了想要結束自己生命的念頭,曾經拿著刀想要割自己的手腕,也想過爬上窗台往下想跳,經常和父母吵架,摔東西。對此,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崔亞男就小劉的情況診斷為激越型抑鬱症。

  崔亞男說,很多人可能認為抑鬱症就是單純的不高興、情緒低。然而,有些抑鬱症患者在情緒低落的背景下煩躁易怒,芝麻小的事可大發雷霆,一切都看不順眼。容易和人發生矛盾,造成人際關係的衝突,主要特點是—暴躁易怒、情緒低落、敏感多疑。

  他們無法正常的感受到周邊親人的關愛,大多會對於自身和他人表現出極為強烈的不滿,周邊的人往往會生活的格外辛苦。這個時候,不要單純的認為是「鬧脾氣」。當「脾氣」超過一定的程度,持續時間過長,不符合患者一貫的行為方式,常理無法解釋時,應考慮激越型抑鬱可能,這個時候就需要到專業的精神心理專科就診。

  崔亞男表示,如果一旦符合了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標準中的抑鬱症的診斷標準,那發病過程一定是經歷了以下階段:首先,三大核心症狀是最主要的臨床表現,其次則是七個伴隨症狀。

  三個核心症狀表現為心情低落、興趣和愉快感喪失、易疲勞,這個三個症狀必須完全符合,而伴隨症狀至少七個症狀里面伴隨出現四個症狀表現為:注意力下降、自我評價差、自責自罪感、對前途的悲觀厭世、自殺自傷的行為和意念、睡眠障礙和食欲下降。但前提是低落的心境幾乎每天一樣,且一般不隨環境而改變,但在一天內科顯示出特徵性的晝夜差異。

憂鬱症發作/總愛鬧脾氣?醫生:可能是患上了這種憂鬱症,請及時就診 汪醫師產文 第1張

  此種狀態至少持續兩周,總體來說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抑鬱心境程度,心境好比天氣,比如天氣的陰天與晴天,從輕度心境不良則類似「陰天」烏雲密布的感覺,這種心境是恒定不變的,不會隨著身邊發生的任何一件高興的事情而改變,表現出心情的沉重、生活興趣的下降、鬱鬱寡歡或是悶悶不樂,有很多病人則會在這樣的心境下出現心煩、緊張和軀體不適的感覺。

  2、悲觀厭世的程度,則讓抑鬱病人的情緒變得更加的痛苦與絕望,感到生無可戀並產生強烈的自殺念頭並有可能實施自殺行為。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消極自殺的意念只是疾病而帶來的行為,並非病人本人想去真正的自殺。

  3、軀體的不適感,同樣在抑鬱病人身上表現出痛苦的體驗,如食欲下降、睡眠節律的改變、性功能低下等生物學症狀,伴隨的頭痛、心悸、軀體不適感這樣的感覺同時也是抑鬱症的伴隨症狀。起初的早醒到後期的入睡困難,這種循環往復的睡眠障礙也許正是在閱讀此文章您的痛苦。但這是症狀,而不適你本身的問題,遇到此類問題及時就醫是最好的方法。

  4、喪失興趣對於熱愛工作的人來說,是一件難以接受的痛苦,體驗不出過往的愉快,看到昔日好友熱情的接觸,自己竟然感到無從是好,像泄了氣的皮球,精神極度崩潰和找不到出口。

  5、自我評價過低,自尊心受到傷害,感到前途一片灰暗伴有自責、無勇敢、無價值感等一系列曾經未曾體驗過低傷痛。在這樣的低自尊狀態下,逐漸感到自己有顯著而持久的記憶力下降,工作能力和行為力的減弱並伴有焦慮和緊張感。

憂鬱症發作/總愛鬧脾氣?醫生:可能是患上了這種憂鬱症,請及時就診 汪醫師產文 第2張

  這時,激越型抑鬱的表現則突出的明顯:如晝重夜輕的情緒表現,易受小事煩擾而發脾氣,伴有典型的焦慮、緊張和軀體不適感。激越型病人常會因為無法找到內心的緊張、抑鬱的因素而顯得手足無措,坐立不安。

  曾有文章這樣描述激越型抑鬱:輕者搓掌頓足,徘徊踱步,重者無法靜坐,不停走來走去,扯抓頭髮、皮膚、衣物或其他物品。病人在這樣的焦慮表現下顯得片刻不得安定,多伴有心悸、口幹、手腳出汗、消化不良等胃腸功能紊亂的症狀。

  崔亞男解釋說,激越型抑鬱症的核心則是內心壓抑、情緒低落的背景下表現出高焦慮狀態。但總體來說,激越型抑鬱症並不ICD-10診斷標準中的診斷名詞,這只是抑鬱症的臨床症狀表現形式。當有了抑鬱或是抑鬱症的時候,正確科學的了解自己的情緒是最關鍵的基礎,同時有規律的進行體育鍛煉(每周2-3次)有助於改善心情、緩解症狀。

  目前,正念減壓心理療法備受大眾追捧,此種療法在心理治療師的指導下可以自我練習,不對自己的情緒、想法、病痛等身心現象做價值判斷,指示純粹的覺察它們;對自己當下的各種身心狀況保持耐心並提高內心與情緒的統一,接受自己不不完美,這也是一種自我心理治療的放鬆。

  同時,需要的是好尋求幫助,不要默默承受,要知道抑鬱其實是生命中不能自我承受之痛。情緒的改善需要循序漸進的接納,要知道你的痛苦體驗其實都是抑鬱症這種疾病而造成的,並不是你的錯。我們要帶著這樣抑鬱感受參與更加有益的活動和工作中,將自己的工作學會「減法」對待,也就是減負!要知道負重前行雖然是一種正能量,但適當放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是一種力量的開始。

憂鬱症發作/總愛鬧脾氣?醫生:可能是患上了這種憂鬱症,請及時就診 汪醫師產文 第3張

  崔亞男建議,為自己買一個自己非常喜歡的筆記薄,記下你「心情日記」,把每個時間節點出現的負性情緒記錄下來,找到影響情緒的靶點,澄清和面對自己對事件的負性認知(想法),這種負性認知(想法)只會加重我們壞的情緒,所以我們要把負性認知(想法)找出了。

  最後,就是要努力的去識別典型的抑鬱觀念。要知道抑鬱症的前期表現只是抑鬱,在沒有達到抑鬱症診斷標準之前,請不要給自己貼上那個連自己都不了解的疾病。使用理性的思維方式來挑戰自己的觀念,這些才是建立新的行為模式,面對挫折與失敗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清風計劃##青雲計劃##超能健康團#

  指導醫生: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崔亞男

  (通訊員 田乃偉)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