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從「能看病」發展為「看好病」乃至「不得病」
從「吃不飽」到「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營養」
從「小病拖、大病扛」,到分級診療、三醫聯動
成都已基本建成覆蓋城鄉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路
著力打造家門口的「15分鐘健康圈」
老百姓對「病有所醫」的期盼
正轉化為看病就醫實實在在的實惠……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漫漫的歷史長河中,70年也許只是短暫一瞬,但對於中國的衛生健康事業、中國人民的生活福祉來說,70年是一段不平凡歷程。
70年,紀錄著一個國家不斷開啟健康中國建設新局面的生動歷程。
圖/視覺中國
這份70年的衛健事業答卷
成都交得漂亮
成都建立首個區域醫聯
2015年7月,成都首個醫聯體試點「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蒲江醫聯體」建設啟動,組建了以市三醫院為牽頭,蒲江縣人民醫院為樞紐,鄉鎮公立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網底的「1+1+N+n」縱向緊密型互通式醫聯體,至2015年12月做到醫聯體蒲江縣全覆蓋。如今,蒲江縣縣域內就診率連續四年穩定在90%以上,逐步做到「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分級診療新格局。
4年後,121個醫聯體在成都遍地開花,做到三級醫院、縣級醫院、基層醫療機構的醫聯體建設全覆蓋。
4年中,成都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推進縣、鄉醫療機構綜合能力提升,方便群眾就近就醫,成都的醫聯體建設經驗獲得國務院醫改主管小組充分肯定,築起70年成都衛健事業發展的里程碑!
天府廣場愛心獻血屋
上榜「全國最美獻血屋」
2018年10月,天府廣場愛心獻血屋從全國158個獻血點中脫穎而出,被中國輸血協會評為「全國最美獻血屋」。在連續15年保持臨床用血100%來自公民自願無償獻血的成都,這個主城區占地面積最大、日開放時間最長的獻血屋,既承擔著提供優質獻血服務、宣傳無償獻血、開展志願者活動等作用,更見證了無數成都人的愛心。
這間小屋,讓陌生人的愛心相互擁抱;
熱血,在這里激情交匯;
善意,在這里默默流動。
感謝你,每一位願用熱血拯救生命的獻血者。
你們無私地奉獻給別人生的希望,
你們是人間大愛的最佳註解。
全力抗擊
全國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
2009年初,甲型H1N1流感肆虐,全球各國嚴陣以待。5月,大陸內地首例疑似病例在成都報告,疫情一觸即發!成都疾控應急隊第一時間奔赴現場, 經過縝密的病例調查、默契的部門聯動、及時的密接追蹤、嚴密的隔離觀察、專業的心理疏導,用48小時的晝夜奮戰,令病例得以快速診斷與有效救治,密切接觸者被嚴格隔離與妥善安置,沒有發生一例繼發感染,甲流狙擊在中國首戰告捷!
是盾,矗立在危險前沿,寸步不退;
是劍,向病毒出鞘亮劍,絕不姑息。
從SARS到甲型H1N1,從MERS到禽流感,
歷盡千錘百煉的疾控衛士厲兵秣馬、枕戈待旦,鑄就「衛生健康」的鋼鐵長城。
健康援助藏(區)工程啟動
自2012年起,成都市開啟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傳幫帶」工程,每年選派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500餘名,對甘孜州14個縣、阿壩州6個縣開展對口幫扶。截至目前,成都市援藏醫療衛生技術人員參與民族地區診療275.79萬人次,開展手術3.23萬例,業務培訓8.9萬人次。奔波在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薄弱地區的成都衛健工作者,為各民族同胞帶去健康和安定,並為當地留下了一支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八年忠誠風與雪,千里天路雲和月,
雲端之上奔走的成都「門巴」,在生命禁區守望使命。
那些高原上被健康援助改變的生命,
為你們唱出人間最動人的讚歌!
成都全城急救羊水栓塞高齡產婦
2017年9月25日,一位41歲成都產婦在分娩時突發羊水栓塞,面對死亡率高達80%的緊急狀況,3分鐘內,醫院迅速組成搶救隊伍,區市兩級產急辦專家相繼奔赴支援。12小時內,在來自全市多家醫療機構的40多名專家的緊張搶救,血液中心、交管部門鼎力支持下,終於將產婦從死亡線上搶救回來。高效運轉的產兒科急救體系、醫護人員救死扶傷的責任和擔當,彰顯了城市的大愛和溫度。
當危險,裹脅兩條生命呼嘯而來,
母嬰安全守衛者的職責天平,容不得剎那搖擺。
在爭分奪秒的生命賽場背後,是一張密實的「保護網」,
而初心,是一切為了婦女兒童的健康。
中國首個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落戶玉林
成立於2000年的武侯區玉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原國家衛生部與加拿大國際發展署合作的醫療改革項目背景下,設計出的「中國首個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范本。它探索了防治結合和分級診療的服務模式、提供了社區衛生服務技術規範研發實踐平台,為探索中國社區衛生的發展模式和引領社區衛生發展上提供了一個實踐的樣板。
為了每個居民健康,你們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為了國家醫療衛生事業,你們一邊築起「網底」的支撐力量,一邊邁開大步勇於探索,在你們的智慧與汗水中,誕生了基層醫療機構的全國范本,為無數中國家庭打開了社區衛生服務的一扇窗。
1964年,市二醫院成功搶救
全身90%特大面積燙傷患者
1964年7月,市肉聯廠工人霍德明不慎跌入沸騰的膠鍋,致全身90%特大面積燙傷和呼吸道灼傷,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搶救如此嚴重的燒傷似乎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然而在全省乃至全國的支持下,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醫護人員22天不分晝夜的搶救和精心護理,霍德明奇跡般地蘇醒並康復,為中國醫療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開啟成都乃至四川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新時代。
當一代又一代的醫生,推動著醫學向前進步,
而這妙手的源頭活水,正是醫者的仁心。
70年,成都醫療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為市民托住安居樂業的底氣;
70年,全市學科建設齊頭並進,
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
向為醫療衛生事業奉獻了青春與激情的全市衛健工作者,致敬!
梁益建榮獲「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
2016年,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醫生梁益建榮獲「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他親自主刀挽救上千個極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用妙手和仁心打開一個個被折疊的人生。70年來,無數和梁益建一樣的「明星醫護」在成都誕生:獲「中國醫師獎」的市二醫院醫生肖宗位、第42屆南丁格爾獎得主都江堰市人民醫院護士楊秋;跪地急救10分鐘的龍泉驛區醫護夫婦李青霖和遊長江…他們是建設全面體現 新髮展理念城市的精神打底,是城市精神的最佳詮釋。
大醫精誠,匯聚正能量的光芒;
高山仰止,「明星醫護」們帶來榜樣的力量。
為這座城市培育起尊醫、珍醫、助醫的土壤。
讓我們可以期待,未來有更優質、更豐富的醫療服務,
來到我們身邊。
中醫藥文化傳播「成都路徑」
上升為國家經驗
國醫大師石學敏工作室落戶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網紅非洲醫生迪亞拉新都開診執業、「名醫館」「中醫館」「中醫角」遍地花開、2019世警會上中醫藥「圈粉」各國運動員……持續提升的中醫服務水平助力成都中醫走向世界,每年吸引1000餘名國際友人來成都學習中醫藥文化、推廣中醫藥文化。成都還在全國率先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進幼兒園活動等,強力營造「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濃厚氛圍。
中醫藥是一種情結,蘊含著人類共同的人文關懷和生命價值;
它傳達一個信息,向全世界展示中華古國的文明;
它架起一座橋梁,承載著中西方文化的溝通。
這是一份中國饋贈給全世界人民的禮物,
讓世界認識中國,讓中外民心相通。
2019年,全面實施健康成都行動
2019年,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成都全面實施健康成都行動,全市22萬衛生健康工作者將勠力同心,抓實抓好十五大工作任務,以建成西部醫學中心為目標,全力實施衛生健康規劃提速、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提能、中醫中藥發展傳承、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五大行動」,加快建設「健康成都」,努力做到人人享有、公平可及的高質量衛生健康服務,做到2030年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水平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的奮鬥目標。
「杜鵑滴血換春歸」,衛健工作者的拼搏,為成都人民提供了堅實的健康保障。
「健康成都」正在成為令這座城市驕傲的新名片。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加快推動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2030健康中國藍圖,我們仍任重道遠。
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
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
一句「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道出世人對成都的肯定、喜愛和依戀
圖/視覺中國
在宜居成都這塊金字招牌上,「健康」的內涵歷久彌新。早在1993年,成都市就在全國率先榮獲「國家衛生城市」稱號。在連續保持這一榮譽二十餘年之後,2018年成都又入選全國首批38個「健康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之一,是入選的唯一一座人口過千萬的特大型城市,並獲得「健康中國年度標誌城市」桂冠。
新中國成立70年間
成都用無數細節盡力詮釋「健康城市」的理念
用5個關鍵詞
病有所醫
老有所養
婦幼安康
生態宜居
協同發展
成就了1633萬成都人的
安全感、成就感、歸屬感
來源 | 成都商報
成都發布編輯 | 孟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