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檢查/心血管病偏愛這5類人群,趕緊這樣做,讓心臟病永遠找不上你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大陸現有心血管病患病人數約2.9億,死亡數占全部疾病死亡總數的40%以上,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是第一位的,除了死亡危險,心血管病的高發病率和高致殘率給社會、家庭和患者個人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心理負擔。

  心血管病容易找上這5類人群

  口味重的人

  口味偏重的人,往往會出現血液的黏稠度增加,血流變慢,加重心血管的負擔,很容易誘發動脈血管粥樣硬化。

  長期吸煙者

  煙草中的尼古丁會刺激血管劇烈收縮舒張,血管會逐漸失去彈性,變硬變窄。吸煙還會降低血液中的氧氣含量,導致缺氧狀態,造成血管的老化。

心血管疾病檢查/心血管病偏愛這5類人群,趕緊這樣做,讓心臟病永遠找不上你 汪醫師產文 第1張

  「三高」人群

  「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這三個慢性病都是心血管的高危因素,「三高」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

  缺乏運動和肥胖人群

  長期缺乏運動,會減緩血液循環,尤其是下肢,加劇血液中的物質沉淀,沉淀的物質形成斑塊、血栓,就容易發生堵塞等問題。另外,缺乏運動還會導致肥胖,肥胖加重心血管的負擔,是心血管的高危因素。

心血管疾病檢查/心血管病偏愛這5類人群,趕緊這樣做,讓心臟病永遠找不上你 汪醫師產文 第2張

  壓力大,精神長期緊張者

  與其他人比起來,工作壓力大的人出現心臟病的風險要高出23%。壓力大,精神長期緊張者,導致身體代謝異常,血液高凝狀態,加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這就是發生心肌梗死的基礎。

  你屬於這5類人群嗎?別怕,做一件事可讓心臟病永遠找不上你!

  有以上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人群不在少數,怎麼辦?別擔心,做一件事,可保證你的心血管健康,那就是有氧運動。

  什麼是有氧運動?

  汽車要想跑起來,離不開汽油。同樣,人類在運動中也要燃燒燃料,人類的「燃料」是血液和氧氣,人類的這些「燃料」都儲存在血管中的血液里。有氧運動是指人體在氧氣充分供應的情況下進行的體育鍛煉。即在運動過程中,人體吸入的氧氣與需求相等,達到生理上的平衡狀態。

  簡單來說,有氧運動是指強度低且富韻律性的運動,其運動時間較長(約30分鐘或以上),運動強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值的60%至80%)。

心血管疾病檢查/心血管病偏愛這5類人群,趕緊這樣做,讓心臟病永遠找不上你 汪醫師產文 第3張

  有氧運動為何能增強心臟功能

  有氧運動能夠增強心肺耐力。在運動時,由於肌肉收縮而需要大量能量和氧氣,需要血液不間斷的為肌肉輸送氧氣和能量,心臟的收縮次數、每次壓送出的血液量增加。以及運走肌肉中的廢物。而這持續性的需求,可提高心臟的耐力。當心耐力增加了,身體就可從事更長時間或更高強度的運動,而且較不易疲勞。可以說運動讓心臟保持年輕。

  有氧運動排行榜

  第一名、遊泳

  遊泳需克服水的阻力而非重力,肌肉和關節不易受損,能有效保護膝關節;冷水環境下遊泳熱量消耗大,屬於減肥效果顯著的運動;當配合節食時,效果更加顯著。

  適宜人群:膝關節受損;體重嚴重超標;減肥;增強體質的族群。

  第二名、慢跑

  提高睡眠質量,通過跑步,大腦的供血、供氧量可以提升20%,這樣夜晚的睡眠質量也會跟著提高;同時,血液中氧氣的攜帶量也會大大增加,預防血管硬化;提高心臟功能,長期慢跑可使安靜心率減慢、血管壁的彈性增加;解壓,慢跑可以緩解緊張和焦慮。

  適宜人群:減肥,需要緩解壓力,緩解亞健康,以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族群。

心血管疾病檢查/心血管病偏愛這5類人群,趕緊這樣做,讓心臟病永遠找不上你 汪醫師產文 第4張

  第三名、自行車

  運動優點:提高心肺功能,鍛煉下肢肌力和增強全身耐力。騎自行車對內臟器官的耐力鍛煉效果與遊泳及跑步相同。自行車還可以瘦身,是周期性的有氧運動,熱量消耗較多。對頸椎病、腰間盤突出等有很好的鍛煉和康復效果。

  適宜人群:體重嚴重超標,頸椎病和腰間盤突出的族群。

  運動時一定要做好心臟監測

  如今患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在少數,因為在疾病的早期往往沒有症狀,很多患者並不知道已患上該病。我們也經常聽到,有人在運動時猝死的新聞,對於已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來說,運動有很多講究,不能盲目的大量運動,做運動時做好心臟監護,對保護心臟健康,指導合理運動意義重大。

心血管疾病檢查/心血管病偏愛這5類人群,趕緊這樣做,讓心臟病永遠找不上你 汪醫師產文 第5張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