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澎湃新聞
「現在看來,回國,學醫,參軍,入黨,這四條路的正確選擇才讓我能真正做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所以,我慶幸自己的選擇,也永遠感激黨和國家,感謝部隊這個大家庭對我的教育培養。」
昨天,97歲高齡的中科院院士、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在自己的院士退休儀式上動情地說。
吳孟超被譽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他開創了中國肝臟外科多項手術紀錄,奠定了中國肝臟外科的理論基礎。他還是手術台上年齡最大的醫生,即使進入耄耋之年,也保持每年200台左右,一周總有七八台手術。
年輕時,吳孟超曾喊出「將中國肝癌大國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的豪言壯語。然而一晃一個甲子過去了,現在全世界55%的肝癌病例仍在中國。對於當下的肝癌防治,吳孟超曾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提到了環境的重要作用,而對於未來的肝癌研究,他認為T細胞研究突破,可能攻克腫瘤。
從醫數十年,吳孟超也看到醫患關係的變化,這位九旬老人直言,政府應該從提高醫生待遇、健全老百姓醫保的角度,來緩解醫患矛盾。
澎湃新聞:您年輕時曾喊出「將中國肝癌大國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的豪言壯語,現在離攻克肝癌這一目標還有多遠?
吳孟超:目前大陸肝癌的治療水平在國際上是領先的,但是仍然存在個大問題,全國對肝癌的治療規範已經出台,但是沒有人執行、監督、管理。各個醫院還是各有各的招。如果碰到內科就做介入,碰到化療科就做化療,應該是成立多學科團隊,大家一起討論,病人是先做手術,再做介入還是放療。現在,連個縣醫院都有肝膽外科,碰到好醫生就治好了,碰到差醫生就倒霉了。
這是我門診的兩個病例,一個病人去年8月發現肝癌有5公分,在外地做了兩次介入後,現在肝癌已經在原來的地方復發,長大到十幾公分。還有一個病人,30年前有過肝炎。這個人愛喝酒,每天喝一瓶,體檢時發現有一公分的肝囊腫,還有點肝硬化,外地診斷為肝癌,要他做介入。病人不放心,來我這里檢查下來各項指標正常,超聲也正常。我讓他停止飲酒,繼續觀察。你看,這個誤診有多嚴重。
過去,人們都認為肝癌的主要原因是肝炎,但是乙肝疫苗出現後,肝癌發病率並沒有降低。有些人打了疫苗,還是會感染。很多人得了肝炎自己都不知道,也不會去查。現在看來,肝癌的發生有很多因素,空氣污染、飲水污染、食品污染,這些都與肝癌發病率相關,其中生活、飲食的因素是最主要的。
比如,一個雞本來要養半年,現在一個月就長大,都是激素催出來的,蔬菜必須要用水泡,因為土壤污染得厲害。人的肝臟就像一個大工場,所有這些食物經過胃消化後傳到肝臟,改造成各種蛋白質,肝臟可以解毒,但是吃的毒素太多了,肝臟解不了,就對身體有害。你看現在的脂肪肝、小胖子那麼多。所以,我們對肝癌的防控也要有新的認識。
澎湃新聞:您對未來肝癌的研究趨勢有什麼看法?
吳孟超:現在的治療方法有很多,除了手術外,還有化療、介入、消融、放療、生物治療等6種方法。外科手術只能切除癌細胞,不可能完全消除癌細胞。癌症還需要自身的免疫力來戰勝。
每個人有一億個細胞,其中各種細胞都有,包括癌細胞。癌細胞的特點是無限制、無止境地增生,損害正常的臟器功能。癌細胞起不起作用就看人體的免疫力,免疫力強大,癌細胞就不能增殖,免疫力降低,癌細胞就會冒出來,生癌症。
就跟國家一樣,軍隊強大了,局部地區亂了也起不了作用。T細胞就像軍隊一樣,提高人體免疫力,保衛著我們的健康。癌細胞在血液里流動,哪里薄弱就在哪里坐窩,所以很容易復發。現在很熱門的生物治療,就是把T細胞拿出來培養、擴大,再回輸到患者體內,增加患者的免疫力,成為癌細胞真正的狙擊手。我相信今後這方面會有突破,可能攻克腫瘤。
澎湃新聞:現在醫患矛盾越演越烈,傷害醫生的事件不時發生,很多醫生也感到很苦悶,您想對醫生說什麼?
吳孟超:現在的醫患矛盾這麼嚴重,醫生本身也有責任。有的對病人愛理不理,態度不好,沒有好好給病人看病、檢查。另一方面,病人的問題,對醫生缺乏信任,總覺得治不好。尤其是社會上的醫鬧,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第三,政府要管理好,制度要建立好。為什麼國外也有醫患矛盾,但是卻搞不起來呢?因為政府在醫療上的管理很好。衛生部曾出台過一個規定,要求所有醫生在手術前跟患者簽「不拿紅包」的協議,我對此很不滿,簽字是對醫生莫大的侮辱。再說,紅包都是私下交易,簽字這種形式主義就能遏制紅包嗎?政府應該從提高醫生待遇、健全老百姓醫保的角度,來緩解醫患矛盾。
每晚十點
這是一份可以枕著入眠的身心讀物
人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