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長壽是人類一直以來的美好願望。國家統計數據顯示,每100萬男性中平均有2.3位百歲老人,而每100萬女性中活過百歲的有7.8位。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人口機構多年的調查表明:
男性壽命平均比女性短5~10年,在一些國家,這種差距正逐年上升,壽命差異有可能越來越明顯。
原因何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一項研究,從基因角度給出了答案。《生命時報》(微信內搜尋「LT0385」即可關注)邀請專家,為你解讀男女的長壽基因差異。
受訪專家
浙江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教授 閔軍霞
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教授 王月丹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健康教育系教授 鈕文異
男女長壽基因有別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轉化醫學研究院閔軍霞課題組,聯合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曾毅團隊和深圳華大基因聶超團隊,收集研究了大陸2178位百歲老人(男性564名,女性1614名,平均102.7歲)的基因組數據。
研究截圖
這是全球最大的百歲老人隊列,樣本量是美國的2.7倍,比歐洲各國百歲老人樣本總和還多。
結果顯示,男女各有11個長壽基因位點,但存在顯著差異,男性主要集中在免疫與炎症反應方面,女性則是代謝通路方面。
閔軍霞表示,盡管我們已經找到了影響男女長壽的基因通路,但「男女有別」的原因尚不明確,需要進行後續的功能性分析才能最終確定。
王月丹認為,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發現,雖然具體原因有待驗證,但從數據中仍能看到一些端倪。
《2018中國統計年鑒》顯示:大陸男性第一大死亡原因是惡性腫瘤,女性首位死亡原因是心臟病。
-
上述研究發現了一種物質——色氨酸,它是免疫細胞增殖活化所需的氨基酸,若體內色氨酸減少,免疫功能就會受到抑制。
目前臨床上會使用色氨酸酶抑制劑,減少色氨酸代謝,輔助癌症抗體治療,增強機體抗腫瘤的免疫效果。
可以看出,是否容易患腫瘤、炎症性疾病,可能是影響男性壽命的因素。換句話說,擁有免疫與抗擊炎症優勢基因的男性,對腫瘤或感染性疾病的抗擊能力更強,長壽的可能性更大。
-
研究還發現,與女性長壽相關的PGC-1α,決定著機體糖類和脂類的代謝,其功能越強,人體燃燒的熱量越多,肥胖的幾率越小,高血糖和高血脂的發生風險越低,心臟病的發病率也會降低。
鈕文異補充說,女性由於要繁衍、孕育生命,對來自外界的微生物,天生擁有優於男性的抵抗能力。研究發現,當病毒入侵時,女性身體產生抗體的時間要早於男性,抗體活性也高於男性。
可見,代謝是影響女性壽命的重要原因。
壽命還受後天影響
男女壽命存在差異的原因遠不止基因一種,後天因素的影響也十分重要。
鈕文異表示,受傳統文化影響,男性承擔著更多的養家糊口重任,工作壓力比女性高,因此很多疾病的患病率要高於女性。
女性從慢性病篩查、早診早治,到用藥和疾病管理,依從性都比男性好,並且更關注健康,生活方式更合理。
而男性的不可控風險因素太多,如吸煙酗酒、不善於排解壞情緒等。
這些都可能使女性平均壽命高於男性。但在很多方面,男性也有明顯的健康優勢:
比如男性比女性的大腦大15%~20%,患認知障礙症的風險低於女性;男性骨骼和肌肉比女性強壯,骨質疏松、關節損傷的發病率更低;男性的膽比女性更「堅強」,而女性體內的激素會影響膽囊的收縮功能,更容易患膽結石。
養生保健各有重點
根據男女在基因、生理結構、生活習慣上的不同,抓住養生保健側重點,才能更好地延年益壽。綜合上述研究的結論,專家們給出以下建議:
男性多關注免疫力
人體時刻都在遭受各種病原體的侵襲,之所以沒有生病,要歸功於強大的免疫系統。但免疫力並非越高越好,過高可能導致過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通常情況下,免疫系統會處於一種平衡狀態,不需要特意增強,但濫用抗生素、抽煙酗酒、飲食不均衡、焦慮壓力等,會破壞這道天然防線。
並非所有男性都擁有強大的免疫基因,尤其是精神較差、經常感覺不舒服又沒有明確病因者,需要調節免疫力。
1. 建議多吃新鮮蔬果,少吃加工食品,戒煙戒酒。
2. 學會應對和排解壓力,保持足夠的休息時間。
3. 免疫力講究「用進廢退」,因此應為免疫力抵抗疾病留出時間,不要濫用抗生素。
女性多提升代謝力
代謝能力存在個體差異,代謝水平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緩慢下降。
尤其是女性進入更年期後,雌激素分泌量下降,代謝率降低,腹部會積累更多脂肪,因此要把提升代謝水平當成日常必修課。
1. 建議多喝水,防止血液黏稠,加速體內廢物排出。
2. 體內肌肉含量越多,消耗的熱量就越多,因此女性要多做有氧運動及力量鍛煉,既能增加能量的消耗,又能促進脂肪代謝、減輕體重。
3. 缺乏睡眠會擾亂代謝功能,因此要保證每天睡夠8小時。▲
本期編輯:徐夢蓮 本文作者:生命時報記者單祺雯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
近期熱門文章
1月是女人最危險的月份,做6件事幫她躲過一劫
一個炒菜習慣,可能正悄悄摧毀全家人的血管
短短10句話,國醫大師一輩子的「養生秘訣」
體檢報告的「結節」離癌變有多遠?教你1分鐘學會自檢
」
生命時報公眾號矩陣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010-65363786
010-65363791